夜深[宋代周弼詩作]

夜深[宋代周弼詩作]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周弼,詩人,這是一首即事成詠的小詩,描寫詩人雪夜讀書的情景。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夜深

虛堂人靜不聞更,獨坐書床對夜燈。

門外不知春雪霽,半峰殘月一溪冰。

作品譯文

我獨坐書床,挑燈夜讀,在這安靜的夜裡連打更聲都沒有聽到。門外,不知什麼時候,春雪已經停了。遠望天空,一彎殘月掛在半山;近看門前,一灣流水悄然成冰。

作品鑑賞

這是一首即事成詠的小詩,描寫詩人雪夜讀書的情景。題目用“夜深”而不用“夜讀”,可知其側重點不在於寫讀書,而在於寫讀至夜深時分周圍環境給予自己的感受,這種感受,實際上又從側面表現了專心夜讀的意趣。

一二兩句,首先從室內氛圍寫起,然後點出讀書人。“虛堂”、“人靜”、“不聞更”,都是“獨坐書床對夜燈”的讀書人的感覺。按正常的順序,應是“獨坐書床對夜燈,虛堂人靜不聞更”。現在倒過來,先寫感覺,後寫感覺的主體,正是為了突出夜深人靜的環境氛圍。詩人獨坐書床,燈下苦讀,不知不覺已到深夜,竟連更聲也沒有聽到。短短兩句,緊扣題目,把深夜室內的景象給寫盡了。三四兩句,詩人宕開詩境,轉換空間,由室內而“門外”,妙在避實就虛,另闢新境。門外,不知什麼時候,春雪已經停了。遠望天空,一彎殘月掛在半山;近看門前,一溪流水悄然成冰。這一切都是在詩人夜讀時不知不覺中發生的,暗示時間的推移,夜讀已久。“不知”二字,如實地寫出詩人久讀後起身開門四望的瞬間感受,也透露了詩人夜讀後安恬自得的心情。

周詩寫的是寧靜安適的心境。一、二句寫詩人獨坐燈下苦讀,不覺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變化襯託了詩人夜讀時的投入和專注。

作者簡介

周弼,宋代詩人。汝陽人,詩、畫,善墨竹。見《宋詩紀事、圖繪寶鑑補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