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三更

夜半三更

解釋:指深夜時光。 出處: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三折:“這船上是什麼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示例:這樣大事,~來此看他做甚么?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十義記·付記嬰孩》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深夜 近義詞:半夜三更

基本信息

釋義

夜半三更夜半三更

指半夜十一時至翌晨一時。《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子夜變歌一》:“三更開門去,始知子夜變。”唐崔顥《七夕詞》詩:“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2.指三更更鼓。郭沫若《高漸離》第四幕:“懷貞夫人倚門而立者有間,室外有打三更之聲。”

更:量詞。夜間計時的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宋書·律曆志中》:“到十五日四更二唱醜初始蝕,到四唱蝕既。”唐王度《古鏡記》:“至一更,聽之,言笑自然。”清黃景仁《點絳唇·春宵》詞:“細雨三更,簾外春陰卷。”

按現代計時觀念,過了夜裡12點,新的一天又將開始。

古代計時制

戌時黃昏一更一鼓甲夜19-21點

亥時人定二更二鼓乙夜21-23點

子時夜半三更三鼓丙夜23-1點

丑時雞鳴四更四鼓丁夜1-3點

寅時平旦五更五鼓戊夜3-5點

子時——夜半三更又稱午夜,過了午夜,則進入下半夜。

對聯

三更半夜三更半

八月中秋八月中

據說是才子金聖歎的名對,相傳上聯是一老僧所出,金未能對出.直到金聖歎入獄後,在行刑前一個中秋觸景生情方才對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