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解析度

多解析度所屬現代詞,指的是用於記錄數據的最小度量單位。可以分為光譜解析度、空間解析度、亮度解析度、時態解析度四種。

概念

解析度是用於記錄數據的最小度量單位。廣義上一般用來描述在顯示設備上所能夠顯示的點 的數量(行、列),或在影像中一個像元點所表示的面積。

介紹

在描述遙感數據時,存在四種類型的解析度:光譜解析度空間解析度亮度解析度時態 解析度。它們的含義絕然不同。
光譜解析度是指感測器所能記錄的電磁反射波譜中某一特定的波長範圍值。例如,美國陸地 資源衛星的專題製圖儀(TM)第一波段所記錄的是地物反射的可見光中波長為0.45~0.52微 米波段的亮度值。波長範圍值越寬,則光譜解析度越粗糙;反之越精細。
空間解析度是指感測器所能分辨的最小的目標大小,或指影像中一個像元點所表示的地面面 積。空間解析度越高,則目標和面積值越小。例如,空間解析度為79米的影像要比空間分辨 率為10米的影像粗糙。大比例尺和小比例尺的概念也是指空間解析度。大比例尺就是指空間 解析度高(影像中一個像元點所表示的面積較小)的影像,例如空間解析度為10米或20米的SP OT影像; 小比例尺影像如AVHRR數據,影像中一個像元點表示地面的1.1公里)。空間解析度 也可以用瞬時視場描述。
亮度解析度又稱亮度閾值,是指在一個波段中所記錄的代表地物反射電磁波的強度(表現為 亮度或灰度)的所有可能的數值。在影像中表現為影像的灰度級。例如,在位元組長度為8位的 檔案中像元點亮度值可以分為256級,則可代表地物亮度的數值可以從0~255中的某一值。而 位元組長度為7位的檔案中像元點亮度值只能分為128級,亮度閾值為0~127。
時態解析度是指對同一地區進行重複觀察的頻率。例如,是每16天還是每3天重複一次。
由於數字地球表示了地球體的各種要素,必然涉及多解析度的信息表達,以達到對不同尺度的 目標賦予相應的表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