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蘿西·坎菲爾德·費希爾

多蘿西·坎菲爾德·費希爾(Dorothy Canfield Fisher)(1879-1958年),美國作家。她的大部分小說反映的是她在中西部和佛蒙特州的生活。多蘿西 坎菲爾德出生在堪薩斯州的勞倫斯(Lawrence),父親是俄亥俄州立大學校長,也是著名的教育家。1899年,她從俄亥俄州立大學畢業。後來又在索邦大學學習,1905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

基本信息

1907年,多蘿西·坎菲爾德嫁給約翰·雷德伍德·費希爾(John Redwood Fisher),夫婦二人住在坎菲爾德家位於佛蒙特州阿靈頓附近的一處古老農莊。她的早期作品使用的是婚前姓。1912-13年冬,她與丈夫一起在羅馬度過,開始對瑪麗亞·蒙台梭利博士(Maria Montessori)的教育理論感興趣,為此撰寫了《蒙台梭利女士》(The Montessori Mother)(1913年)等教育方面的著作。

一戰期間,費希爾夫婦在法國呆了三年。費希爾是開救護車的司機,費希爾夫人則照顧失明的戰士。她後來為難民兒童創辦了一個康復之家。在這段時間,她創作了短篇故事集《法國家火》(Home Fires in France)(1918年)。1921年,費希爾夫人將喬凡尼·巴比尼(Giovanni Papini)所著的《耶穌生平》(Life of Christ)從義大利文翻譯成英文。從1926年俱樂部成立到1951年,她一直是每月一書俱樂部編委會的成員。

其他作品包括:

小說——《格倫希爾德》(Grunhild)(1907年)、《松鼠籠子》(The Squirrel Cage)(1912年)、《滿溢之杯》(The Brimming Cup)(1921年)、《深流》(The Deepening Stream)(1930年)、《風乾木》(Seasoned Timber)(1939年)。

短篇故事—《希爾伯洛人》(Hillsboro People)(1915年)、《正方形》(Four-Square)(1947年)、《收穫故事》(A Harvest of Stories)(1956年)。

兒童文學作品—《保羅 里維爾和民兵》(Paul Revere and the Minute Men)(1950年)、《所有人的美好世界》(A Fair World for All)(1952年)。

非小說類—《為何停止學習?》(Why Stop Learning?)(1927年)、《年輕人》(Our Young Folks)(1943年)、《佛蒙特傳統》(Vermonttradition)(1953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