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學科視野的科舉學研究

科舉哲學:哲學視野的科舉研究3.1 科舉文化學的形上學基礎7.2 科舉文化學的方法論基礎7.3

基本概況

書 名:多學科視野的科舉學研究——大規模考試視角
出版社:雲南出版集團、雲南人民出版社
作 者:馮用軍 著
版本:2010-10-01 第1版
印刷:2010-10-01 第1次印刷
開 本:32開
字 數:20萬
頁 數:二百九一頁
ISBN:978-7-222-06845-2
定價:29元
封面:

內容摘要

本書立足於我國古代科舉豐富歷史經驗與運行實踐,指向我國現代高考、國家公務員考試等國家級大規模考試的複雜改革與發展實際,致力於從理論分析和實踐探索兩個維度,遵循“以史為據、論從史出、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研究原則,從多學科視角對我國封建時代處於社會軸心地位的科舉進行全方位系統審視,分別從歷史學、哲學、政治學、社會學、文化學、法學、詞頻學、評價學等角度深入探討科舉本身及其衍生功能與社會價值,特別是科舉能夠在中國歷史上自隋605年創立起存續1300年的獨特經驗,以及清政府1905年遽廢科舉的深刻教訓對當代高考、國考等國家級大規模考試“存廢之爭”的啟示,並進而探索“文理之爭”、“統一與自主之爭”、“改革與廢止之爭”背景下我國國家級大規模考試改革與發展的未來走向問題。本書可作為高等教育學、教育史、高等教育史專業及考試學、科舉學、評價學方向研究生的教學用書或相關研究者參考用書。本書對於教育、歷史、社會、政治、哲學、法學、文化、評價、計量等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和愛好者也有一定借鑑價值。

目錄

序 劉海峰
引 論
第1章 科舉史學:從科舉史到科舉學史
1.1 狀元文化與科舉制度的濫觴
1.2 中國科舉制度的歷史演化
1.3 中國科舉制度對外國的影響
1.4 新科舉學的發展必將經歷三個階段
第2章 元科舉學:跨學科科舉研究導論
2.1 元科舉學的研究範疇
2.2 元科舉學研究方法論
第3章 科舉哲學:哲學視野的科舉研究
3.1 科舉的哲學基礎
3.2 科舉的哲學功能
3.3 哲學對科舉的影響
3.4 科舉哲學的現代啟示
第4章 科舉政治學:科舉功能的政治意蘊
4.1 科舉的政治功能概述
4.2 科舉控制社會衝突的政治功能
4.3 科舉考試與社會一致性
第5章 科舉社會學:社會視界的科舉考試
5.1 科舉考試與社會分層
5.2 科舉考試與社會流動
5.3 科舉文化與社會互動
第6章 科舉法學:從科舉立法到高考立法
6.1 問題與緣起
6.2 科舉時代的考試立法回顧
6.3 科舉立法與中國高考立法
6.4 中國考試立法的問題與建議
第7章 科舉文化學:科舉文化的學科建構
7.1 科舉文化學的形上學基礎
7.2 科舉文化學的方法論基礎
7.3 科舉文化學的知識論基礎
7.4 科舉文化學的價值論基礎
第8章 科舉詞頻學:1999年科舉研究的計量
8.1 詞頻引證計量方法
8.2 詞頻引證計量分析的基本程式
8.3 詞頻引證計量分析在新科學學研究中的套用
8.4 基本結論與不足
第9章 科舉評價學:千年科考終結及其啟示
9.1 千年科舉——中國“第一大發明”
9.2 千年科舉——標準事件的斷代詮釋
9.3 千年科舉——一朝遽廢的弔詭原因
9.4 千年科舉——永續啟示當代考選社會
余 論
後 記

同行評價

該書集作者八年研究考試和科舉的心得體會,是繼現代科舉學創始人劉海峰教授《科舉學導論》(2005,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之後的第二本專門研究科舉現象及其運行規律的著作,是科舉學從領域研究轉向學科建設的重要著作。
該書打破傳統單一學科研究科舉的窠臼,從多學科視野來探析科舉的方方面面,力圖從更宏大的視角來剖析科舉的“功過是非”,從而為當代國家級大規模考試如高考、國考、漢考、托考、雅考等破解“改革瓶頸”和“發展困境”提供了新思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