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藥企行賄門

2010年8月,默克、葛蘭素史克、輝瑞、百時美施貴寶、阿斯利康、禮來等製藥巨頭都被美國相關部門列為是否觸犯反海外賄賂法(FCPA)的調查之列。海外賄賂行為開始進入美國政府視線。

事件概述

行賄門賄門
國家藥監局前副局長張敬禮被雙規後,美國強生公司涉嫌行賄的疑雲還未散去,更大一輪的製藥巨頭行賄調查已經展開。2010年8月,默克、葛蘭素史克、輝瑞、百時美施貴寶、阿斯利康、禮來等製藥巨頭都被美國相關部門列為是否觸犯反海外賄賂法(FCPA)的調查之列。外資藥企在逐步實現角色的蛻變,海外賄賂行為開始進入美國政府視線。

被查藥企

美國默克公司美國默克公司
2010年8月6日,默克公司發布2010年二季報,其中披露:“公司收到了美國法務部和證券交易委員會的來信,要求提供公司在其他國家的運營資料,以調查是否觸犯反海外賄賂法(FCPA)。”
2010年2月,輝瑞主動向美國法務部和證交會提供了其在非美市場上的一些不當款項信息;2010年4月,葛蘭素史克承認接受了美國法務部刑事欺詐科和證交會的調查。
默克、葛蘭素史克、輝瑞、百時美施貴寶、阿斯利康、禮來等六家公司2009年利潤之和超過526億美元,相比2008年均有顯著提升。世界範圍內經濟恢復對這些企業形成了利好。

常規調查

強生公司強生公司
FCPA法於1977年制定,1988年修訂,旨在限制美國公司利用個人賄賂國外政府官員的行為,並對在美上市公司的財會制度做出了相關規定。美國著名的“水門事件”促成了這一法律的制定。FCPA調查是美國法務部和證交會的常規檢查,不僅是製藥行業,其他如微軟、通用等都接受過調查。
這一輪針對製藥企業的調查始於2010年4月,上述幾大公司都收到了調查通知。對這些企業海外市場的調查重點放在中國、巴西、德國、希臘、義大利、波蘭、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不過除葛蘭素史克和默克之外,其他企業均未正式公告接受調查的事實。
與此次調查相關的一位律師表示:“只要跨國製藥公司在擁有國有醫療機構的國家中開展業務,那么其業務都會涉及與政府官員打交道,無論是獲準建設藥廠、獲取生產許可、進行臨床試驗、進口藥品,還是銷售藥品。”
2010年5月被雙規的藥監局前副局長張敬禮,據稱就為強生公司進口醫療器械的審批提供了便利。
在銷售環節,灰色地帶尤為明顯。如國內普遍存在的學術推廣、培訓活動,在美國也同樣泛濫。輝瑞今年4月披露,在6個月時間內向4500位私人執業醫生支付了3500萬美元,用於培訓和發展,以及新藥的行銷。這種支出在美國是合法的。
某跨國藥企人士表示:“醫生對新藥的研究無非通過專業媒體或者學術會議來了解。尤其是一些高端新藥的推介,面對面的交流更是必須的。”對於此類開支,各公司都有明確的規定,但超出必要範圍的費用卻無法判斷。“國內製藥業的遊戲規則就是這樣,我們也不可能改變。”
目前,多家駐華外資藥企表示,尚未接收到總部關於反腐敗調查的檔案。

中國市場

中國醫改市場中國醫改市場
中國成為美法務部調查重點市場之一,不是沒有原因的。新一輪醫改讓外資藥企興奮,基本藥物目錄、醫保目錄無不是外企進入中國藥品主流銷售市場的機會。默克已有5個品種進入國家醫保,諾華和輝瑞也各有斬獲,並在積極爭取地方醫保目錄增補的機會。擁有高價專利藥的禮來等則尋求價格談判的渠道。
全球最大的醫藥信息商IMSHealth的報告指出,2009年中國通過醫院銷售的藥品金額達356億美元,僅次於美國,成為全球藥品銷售的第二大國,年增長率達27%。
而麥肯錫預測到2014年,中國在醫療保健方面的開支總額將達到5210億美元,2016年達到6590億美元。龐大的需求量,是外資藥企進入中國唯一理由。
2010年年初,默克的舒降之主動降價52%,以適應基本藥物的定價要求。默克公司高級副總裁馮納璽也承認,雖然進入基本藥物銷量上漲,但“降價對公司的利潤水平有負面作用”。不過這種打拚市場的姿態令同行關注。無獨有偶,葛蘭素史克在2010年年初宣布,將大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的藥品售價降至西方水平的三分之二以下。
經濟危機後,西方市場陷入停滯,藥品銷售增速顯著下滑。另外,各大藥企的原研藥遭遇專利到期的困境,導致企業業績增長乏力。兩大因素促使企業轉向開發中國家。
默克公司2010年二季報顯示,公司當季收入113.5億美元,同比上漲近一倍,但淨利潤卻僅為7.5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48%。同樣,葛蘭素史克公司今年二季度收入接近去年同期,淨利潤卻從去年的22.7億美元下滑到今年的虧損4.53億。
利潤率的降低已成為長期趨勢,而更深的泥潭還在前面。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很多國家都採取凍結藥價的態度,如深陷債務危機的希臘就要求高價藥降價,最高降幅達27%。這有可能造成歐盟整體的藥品降價。”
早在2010年4月,德國已宣布計畫減少處方藥物支出。其他國家,包括西班牙等國也已採取新的限制措施。在歐盟以外,土耳其也在盡力推動大型製藥廠主動降價。在全球一片降價聲的背景下,中國“風景這邊獨好”。8500億的投入保證了全國90%以上人口的醫保覆蓋,這個市場的誘惑力讓外資藥企無法抵擋。  

灰色地帶

藥企行賄藥企行賄
對於一些藥品銷售中的 灰色地帶,上述藥企人士表示:“外企一般比較注意這方面。”不過,2009年9月,輝瑞因不正當行銷被罰創紀錄23億美元;2010年1月,強生被曝曾支付了數千萬美元的回扣,讓養老院向患者推銷的強生抗精神分裂症藥物。外企在國外頻現賄賂門,卻是事實。
很多問題只是在國內被掩蓋了。業內人士介紹:“很多新藥在四期臨床過程中,實際已經大範圍銷售,而藥企仍然會以科研費、服務費等名義給開藥醫生提成。外資製藥企業在這些不易被人察覺的環節中手段很多。”
此前曾有舉報稱,某外資藥品在河南省人民醫院進行四期臨床時,“每拉到一個用藥病人,醫生提成500元”。這筆支出的名義是研究費,其開支列入臨床實驗的成本之中,較為隱蔽。
另外,大量超出實際需要的出國“學術交流”、奢侈招待也是藥企常用的方法。儘管有企業表示公司內部會對類似會議的接待有自己標準,但無法界定其必要性和具體限額。
對於這些行為的調查取證,單靠美國法務部和證交會可能勢單力薄。目前,中方尚未對這一系列反賄賂調查作出回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