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蘊文

1954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任民盟江蘇省蘇州市委顧問。 1978年,他偕夫人回吳江,看到家鄉巨變欣喜萬分。 1984年,他從北方交大機械系退休。

(1897~1985) 蘆墟鎮人,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文史地部。畢業後,先後在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浙江省立第二中學當教員,擔任吳江縣視學。民國16年(1927年),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改稱蘇州中學,夏蘊文受聘為高中部語文教師。抗日戰爭爆發後,他隨學校遷上海,返回黎里,後又赴蘇州中學任教,一直到退休。他教學精益求精,教學之餘著書立說,著有《中國小說史》。他多產供銷被評為優秀教師,1960年出席蘇州市文教群英會。1954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任民盟江蘇省蘇州市委顧問。他是江蘇省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政協江蘇省第四屆委員會委員。1972年退休。1985年病逝蘇州。 鈕澤全(1902~1985) 松陵鎮人。從吳江中學畢業後,考入唐山交通大學,後轉入上海交通大學,豈國13年(1924年)畢業。翌年,參加護送孫中山靈柩至滄州。23~26年,在平綏鐵路南口機車廠任廠長。當日軍進犯北平時,他率領工廠員工將設備撤到山西省大同。為了雉資金,他又赴南京。此時,日軍侵略氣焰囂張,交通中斷。鈕澤全不能回廠,便留在南方。26年冬,日軍飛機在滬寧線上轟炸,蘇州火車站正線上一台機車被炸毀,致使全線不能通車。他主動請求處理現場,乘車至滸關站,再步行到蘇州站,在沒有大型起重設備的情況下,用氣焊割斷機車的遙連桿,再將機車吊起來,使車站通車。抗日戰爭期間,鈕澤全跟隨鐵道部撤往桂林,又到西北築公路。解放前夕,鈕澤全手中掌握全上海的交通器材,國民黨上海警備司令部湯恩伯兩次命令他攜帶器材赴香港。他頂住威逼利誘,將器材完整地交給人民政府,受到上海市軍管會領導的表揚。38年夏,鈕澤全應聘北方交通大學任教授,先後擔任機車車輛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教務長。“文化大革命”中,鈕澤全受到不公正待遇。1969年,下放到焦枝鐵路工地勞動,雖身患糖尿病,仍認真工作。幾年後,鈕澤全返回北京為非洲留學生翻譯教材,還編纂了鐵路常用縮寫辭彙。1978年,他偕夫人回吳江,看到家鄉巨變欣喜萬分。他提出開發小城鎮、在太湖地區設沿湖風景區、建造環湖鐵路等許多有見地的建議。1984年,他從北方交大機械系退休。翌年,被腳踏車撞傷逝世。他的骨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