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橙套袋

夏橙套袋

③套袋前修剪。 ②選育果袋。 ③套袋時間。

介紹

夏橙套袋技術夏橙套袋技術
夏橙是重要的淡季水果,採用套袋栽培技術,效益非常顯著。每667平方米夏橙按一般中等產果2000—2500公斤,套袋成本為700-850元(14000-17500個袋),但由於套袋夏橙果實外觀美、肉質好、安全、衛生符合無公害、綠色食品標準,售價比不套袋果高1—2元/公斤,畝產按2500公斤計,毛利為2500—5000元,其中純利為1625—4125元。
因而,近年來套袋栽培面積不斷擴大,如湖南省江永縣2009年套育果紙袋面積約300公頃,較前3年增加5~10倍,預計2010年可增至1000公頃。然而,部分套袋夏橙園僵果率達80%以上,裂果率達40%以上,不正常落果率達30%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3個百分點以上。為了又好又快地推廣夏橙套袋技術,現將其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廈橙套袋的優點

1、 防止多種病菌和害蟲的危害。
2、 減少噴藥(農藥)次數,避免農藥與果實接觸,降低農藥殘留量。
3、 果實膜質保持完好,果皮油胞細嫩,外表光潔,著色早、均勻、呈橙紅色,風味香濃,酸甜度適中可口,具夏橙獨特風味。
4、 減少花斑果、防止日灼果、霜凍果、裂果和返青果。
5、 耐儲藏,可延長貨架期,既可提早上市,也可推遲收采期。

夏橙套袋栽培技術

選地種植

①選生境。根據我國柑橘區劃的氣溫指標,大面積種植夏橙要求≥10℃的年積溫必須在5400℃以上,年平均氣溫在17.5℃以上,1月份平均氣溫在7℃以上,極端最低氣溫在-3℃以上。
②選地塊。要求坡度在25度以下,儘量選擇南坡和東坡;土層厚度0.6米以上,土質疏鬆,土壤含有機質1.5%以上,pH值5.5~6.5;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
③選水源。水源要求無污染。

選擇種苗

①選擇良種。可選綜合性狀優良的奧靈達、阿爾及利亞、卡特夏橙及果肉顏色特別(橙紅色)的路得紅夏橙等。
②選砧木。已感染柑橘裂皮病和碎葉病的區域或品種(系),不能用枳和枳橙做砧木。
③選優質苗木。苗木質量應符合GB/T9659的有關規定,且無植物檢疫對象、根系良好。提倡種植脫毒容器苗、大苗、壯苗。

合理修剪

①夏季修剪。對花量過大的夏橙樹,應除去無效花枝、3葉以內弱春梢,減少全株1/3~2/3的花量。對多花枝的春秋梢,3梢以上的保留2梢。成年結果樹夏梢全部抹除。
②日常修剪。控制樹高,修剪開“天窗”。疏除病、蟲、枯、弱、過密枝等。有計畫地抹除無用嫩梢,控制枝梢萌發時間、數量、長度,清除晚秋梢。
③套袋前修剪。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結束後,分2~3次疏果,以樹定產或按葉果比50~80∶1定產;疏除影響套袋操作的枝葉,果實旁不留枝樁。

科學套袋

①套袋前噴藥。套袋前輪換噴藥2~3次,最後一次噴藥後2~3天內完成套袋。
②選育果袋。選用雙層或單層育果紙袋,紙袋寬、長為18~20厘米×22~25厘米,捆扎絲為24號的鍍鋅鐵絲或其他無腐蝕扎絲,紙袋顏色里黑外淺,透光性適中,透氣性好,柔軟度適中,抗張強度好,撕裂指數高,吸水性低,有害物質含量低,有註冊商標。冬季最低溫度可能低於-3℃的年份或區域,應選用雙層育果紙袋。
③套袋時間。全程套袋的適期是7月中旬至8月中旬,“防凍保黃”套袋適期在10月底至11月底。
④規範套袋技術。將紙袋上端4~5厘米浸在水中泡20~30分鐘至濕潤柔軟,然後用手將袋撐開,使果實懸在袋內中央,果柄置於袋口縱向開口基部,將袋口左右橫向摺疊收緊,鐵絲彎成“V”形夾住袋口;或將果柄長(含部分果枝)約3厘米置入上端袋口內,以果柄為軸心,從袋口中央向兩側分別折緊合攏,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將綑紮絲纏繞果柄1圈扎牢袋口。禁止藥液未乾、雨天、非“淨果”套袋,防止果實緊貼紙袋、撕出鐵絲、綑紮絲繚繞成“環扎”果柄或將果枝、葉片、小枝等套入袋內,以及袋口綑紮(夾)過緊過松、袋口成嗽叭狀,弱樹、缺水樹不宜套袋。
⑤套袋後管理。套紙袋結束10~15天后,給果園噴霧農藥“清園”;及時更換破損育果袋;採收時解袋與采果一併進行;適時回收、整理、消毒、儲存育果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