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裂皮病

柑橘裂皮病

柑橘裂皮病是由柑橘裂皮病類病毒引起的重要柑橘病害之一。裂皮病可侵染柑橘類植物的許多種和品種,病狀反應有很大差異。其中大多數砧木品種如酸桔、紅桔、甜橙、酸橙、粗檸檬等均無可見病狀。以枳、枳橙和黎檬作砧的柑橘植株則病狀明顯,受害嚴重。帶病苗木在苗期無病狀表現,田間植株出現樹皮開裂所需的時間一般是在定植後4~8年。

為害症狀

柑橘裂皮病 柑橘裂皮病

受害植株砧木部樹皮縱向開裂,部分樹皮剝落,植株矮化,新梢少,開花多,著果少,後部分枝梢枯死。蘭普來檬和枳受感染後4~6個月,其新梢上會出現長形黃斑,病斑部樹皮縱向開裂。香櫞受感染後3~6個月葉脈向後彎曲,葉片背面主脈、側脈木栓化開裂。柑橘被該病毒的弱毒系感染時,僅砧木植株矮化,無裂皮症狀。

其指示植物有亞利桑娜861香櫞和爪哇三七。經皮組織嫁接接種後2~3個月,在香櫞葉片背面主、側脈上產生暗褐色網路症狀;在爪哇三七上為葉片直立,中脈壞死症狀。

病毒病原

病原為一種類病毒,它沒有蛋白質衣殼,是游離的低分子核酸,並具有高度的穩定性,把類病毒汁液放在110℃下保持10~15分鐘,仍不喪失侵染力,受病汁液污染的嫁接刀或修枝剪上也能保持幾個月的感染性。

傳播途徑

裂皮病病株和隱症帶毒植株是該病害的侵染源。此病除通過苗木和接穗的調運傳播外,受病原污染的工具和手等與健株韌皮部接觸也可傳播。

發病條件

寄主的感病性是決定裂皮病發生的主要因素,枳、枳橙、蘭普來檬和一些其他檸檬以及某些香櫞選系感病後表現出明顯的病狀;甜橙、寬皮柑橘和柚等感病後不顯病狀,成為隱症帶毒植株。用酸橙、酸橘、紅橘和枸頭橙作砧木的比較抗病。

裂皮病在某些植物上症狀表現比較快速,可作為鑑定的指示植物,如在蘭普來檬和香椽的葉片上3~6個月即表現症狀。前者新梢出現長形黃斑,樹皮縱向開裂,後者葉片向後彎曲,在葉背面葉中脈木栓化壞死開裂。在矮牽牛、爪哇三七和土三七上6~8周即表現症狀,病狀為中脈壞死和開裂,葉片直立和捲縮,同時生長受抑制。

防治方法

①培育無病苗木。母樹用伊特洛格香櫞亞利桑那86l品系作指示植物進行鑑定,證明無病者方可采穗繁殖,亦可通過莖尖嫁接方法脫毒培育無毒植株。

②嫁接刀或修枝剪等工具,可用1%次氯酸鈉液或10%漂白粉水溶液10倍液消毒,將工具浸入消毒液或用布蘸後擦洗刀刃部1~2秒鐘,再用清水沖洗擦乾使用。

③實行植物檢疫,防止擴散。

地理分布

在我國的四川、重慶、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廣東、廣西、雲南、福建、台灣等省(直轄市、自治區)均有發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