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帕瑞麗

夏帕瑞麗

1929年,夏帕瑞麗開設運動服裝店。 在夏帕瑞麗迅速崛起的同時,也威脅到同時期的設計師夏奈爾的時尚地位。 超現實主義畫家達里為她設計了許多印花圖案,使夏帕瑞麗的每件服裝像一幅現代藝術品。

品牌介紹:

艾爾薩·夏帕瑞麗(ElsaSchiaparelli)1890年9月10日生於義大利羅馬的名門之家,父親是一個出色的東方語言學家和古幣收藏家。家境殷實的夏帕瑞麗從小就展現出良好的藝術天分,在羅馬大學研讀哲學課程期間曾出版過詩歌集。一戰前,她廣泛遊歷美國、突尼西亞及歐洲各國,廣學博覽。1917年,夏帕瑞麗在倫敦結婚,後於1921年遷居美國紐約。在女兒瑪麗亞出生後不久,丈夫拋棄了她們,夏帕瑞麗帶著女兒返回歐洲,期間曾做過古玩生意。到巴黎後結識後現代藝術之父馬歇爾·杜尚(MarcelDuchamp)和超現實藝術家曼·雷(ManRay)等,並開始為朋友設計衣服。憑藉良好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趣味,她設計的毛線衫極受歡迎,服裝大師波烈鼓勵她開創自己的設計事業。
艾爾薩夏帕瑞麗艾爾薩夏帕瑞麗
1927年夏帕瑞麗推出自己的針織服裝系列並迅速引起轟動,一件在領線下飾有兒童塗鴉式的蝴蝶結的視錯覺黑白套衫(TrompL’oeil)被《VOGUE》雜誌評價為“藝術傑作”。伴隨著發布會的成功,她在當時巴黎最時尚的和平街開設自己的服裝設計沙龍。第二年她推出運動系列,包括泳裝、滑雪服等。1929年,夏帕瑞麗開設運動服裝店。在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上,她為西班牙女選手利利德·阿爾瓦雷斯(LilideAlvarez)設計的短裙褲震驚了全世界。
1931年,她開始設計晚裝系列。1934年,夏帕瑞麗搬到凡都姆宮開設高級時裝店,這是供少數特權階層的時髦店。同年,又在倫敦格羅夫納街36號開設豪華服裝店。在夏帕瑞麗迅速崛起的同時,也威脅到同時期的設計師夏奈爾的時尚地位。不久,兩位女設計家之爭竟衍化為相互敵視。她們的矛盾,主要是不同的設計思想和觀念的撞擊。夏帕瑞麗認為時尚即意味著新奇,所以她一貫主張新奇刺激的設計,“衣不驚人誓不休”。她在時裝中大膽採用罌粟紅、紫羅蘭、猩紅等猶如野獸派畫作般強烈、鮮艷的色彩,尤其是使她聲名大振的粉紅色,被譽為“驚人的粉紅”,法國輿論界認為她具有馬蒂斯的風格。
夏帕瑞麗卓絕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得益於她青年時期的藝術素養和週遊各地的旅行生活。北非土族人的色彩、美洲暴發戶的狂放都激發她的時裝構想。她將巴爾幹人服裝上的大貼袋用於茄克衫,把東方的原始味印花布用於時裝,不僅是以粉紅震撼了時裝界,而且在她設計的許多裝飾性細部都出乎意外叫人耳目一新,她設計的西服翻領形狀有茶匙形、雞心形、三角形等等;女式拎背包在打開時伴有音樂聲或飾有發出閃爍磷光的裝飾物;塗著指甲油的手套;鞋形的女帽;裝有辦公桌抽屜式口袋的外套;蜻蜓形的圍巾等等……不過夏帕瑞麗的設計並非獵奇,她奇而不失高雅,怪而不落俗套。她改變了三十年代顧客的形象,亦滿足了人們重新對奢華的渴望以及求變的心理。
然而夏帕瑞麗的事業之所以能穩步向前,並不是單單是以"新奇、古怪"取悅世人,主要在於她的設計十分重視服裝的舒適性、合體性。她的設計靈感常常來自建築,她說,人的形體在服裝設計中是絕不能忽視的,它必須猶如建築物的框架,不管線條、細節多么有趣,都必須同人體這個"框架"有機聯繫起來。人體必須得到更多的注意,服裝才能獲得活力。一旦人體與精緻的紋樣發生衝突,她會毫不猶豫地捨棄後者。出於對服裝造型線的重視,她絕不容許多餘的東西干擾服裝的整體風格,她常說,進行服裝設計應有如同建築、雕塑般的"空間感"和"立體感"。她對服裝造型的理解,如同一位雕塑家,而她對色彩的感受,則又像一位現代畫家。
上世紀三十年代後期,夏帕瑞麗將時裝的重點從腰臀部移到了肩部,強調肩部的平直挺括,讓女裝加寬墊肩,同時收小了臀部。這是她從倫敦近衛軍制服上得到的靈感。美國時裝雜誌稱這種男性化的墊肩女裝,是夏帕瑞麗"最具想像力的創造"。這種夸張肩部的男子氣女裝,流行持續了相當久的一段時間,成為二次大戰前女裝的主要趨向。
在服裝面料方面,她要求十分嚴格,所以她經常參與面料的設計,尤其是對印花花樣的設計更是獨具慧眼,別出心裁。她常常把超現實主義、未來主義畫家們的畫、非洲黑人的圖騰、紋身的紋樣,各種抽象圖案,甚至骷髏、骨骼作為面料裝飾印在花布上。她還戲謔地把報刊上有關她的文章剪貼成圖案,印在她設計的圍巾、襯衣和沙灘便裝上。超現實主義畫家達里為她設計了許多印花圖案,使夏帕瑞麗的每件服裝像一幅現代藝術品。別具一格、出奇制勝的構思,始終是夏帕瑞麗的創作指導思想。她創造性地將拉鏈用到時裝上,當時儘管拉鏈已問世多年,但早期拉鏈的粗糙和笨拙,被認為是"大兵"們用的東西,當夏帕瑞麗裝有拉鏈的時裝、沙灘裝首次問世時,人們驚嘆不已,報界稱她"閃電般地扣完了所有衣裳"。不管拉鏈對貴婦淑女多么陌生新奇,但終於征服了她們。她還是第一個把化纖織物帶入高級時裝界的設計師。
ShockingShocking
1937年推出“Shocking”(震驚)香水,香水瓶是一個女人身體模型,由藝術家雷奧諾·汾尼(LéonorFini)根據女演員MaeWest(瑪耶·威斯特)的身體模型設計而成。第二年推出“Sleeping”香水,瓶身造型是一根燃燒的蠟燭。三十年代,夏帕瑞麗的公司年利潤已達一億二千萬法郎,擁有二十六個工廠和二千多名雇員,她的知名度和企業的上升速度,令人咋舌。
1938年2月,推出“馬戲團”系列,其中包括一款著名的“TearsDress”,是與超現實主義畫家達里合作。
二戰前夕,她已成為巴黎時裝界最受歡迎的設計師,作品被廣泛複製流傳。在她的工作室里,有六百個雇員為她加工服裝和接受定貨,雖然這還不算是巴黎最大的工作室,但在當時影響卻是最大的。三十年代巴黎高級時裝界,擁有一大批傑出的設計家,如維奧內、阿麗克斯、朗萬、路易斯·布朗傑、帕杜、莫利內克斯等,但是1933年之前,夏奈爾在眾多設計師中獨占鰲頭,直至夏帕瑞麗出現後才打破了她一統天下的局面,從此她們變成了不友好的競爭對手。夏奈爾從不直呼其名,管她叫"那個義大利人",說夏帕瑞麗是個"會做衣裳的畫家",這種揶揄倒恰恰成了對夏帕瑞麗的正確評價,她的藝術家的修養加上義大利人的熱情,給當時高級時裝界盛行的功能主義,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溪流,她使服裝更具有藝術性,更具有現代藝術的魅力。如同夏奈爾風靡二十年代那樣,夏帕瑞麗風靡了整個三十年代。
上世紀的三十年代,西方社會面臨全球性金融危機,經濟蕭條,世界又籠罩在新的戰爭陰影里,生活變得十分乏味。夏帕瑞麗新奇、詼諧的設計或許是對世界經濟恐慌的一種嘲弄。當然,給予她的設計的直接影響,乃是當時異常活躍的現代文藝思潮、社會思潮。當時,西方現代各流派畫家雲集巴黎,巴黎的酒吧、咖啡廳里常常是藝術家才華橫溢的天地,藝術沙龍里的奇談怪論對夏帕瑞麗的影響頗大。當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榮格的"集體潛意識",貝爾的形式主義都引起藝術思維的躁動,新時代的新觀念給傳統意識形態劇烈衝擊。在美術領域裡,自立體派、野獸派以後,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又一次衝破傳統的審美觀,如達達派的馬塞爾·杜尚送到美國獨立沙龍的《小便池》,這類作品不正是對傳統的嘲弄嗎?畫家達里赫赫有名的超現實主義大師,他畫的物體輪廓和形狀都不符合常態的,給人帶來一種偏執狂亂的思維方式,不也是對西方現實的絕大的戲謔嗎?在這些新藝術流派運動的背後就是普遍的社會不安、戰爭狂熱。在這樣一個躁動不安,扭曲多變的世界中,夏帕瑞麗的藝術天賦使她特別鍾愛前衛藝術,她和這些藝術家們都保持著深厚的友誼。賈圖為她畫效果圖和設計晚裝圖案。達里和她過往甚密,常為她設計刺繡花樣和印花圖案,這使服裝更具有趣味性。達里的名作"抽屜里的城市"、"抽屜里的米洛維納斯"正是從夏帕瑞麗的古怪抽屜式口袋得到啟示。她的畫家朋友還有凡·童根,希魯勃格等。和前衛藝術家的友誼,是夏帕瑞麗生活中的重要內容。把設計當做一種藝術,而不是職業,從音樂,繪畫,詩歌中尋找靈感,並大膽用在自己的作品中,震驚了30年代的時裝界。
二戰爆發後,法國淪陷,夏帕瑞麗移居美國。戰後她回到巴黎重振時裝業,1945年再次推出新的服裝系列——自然扁圓形、波浪狀衣擺的黑色禮服。這時的她已無力恢復戰前的輝煌,隨著迪奧“新風貌”的推出,徹底宣告了戰前時尚的滅亡。在夏奈爾復出的1954年,她關閉了自己的時裝店,僅在品牌下的香水、化妝品、針織品、圍巾的生產線擔任指導工作。結束時裝設計生涯時,她寫了自傳——“ShockingLife”(《令人震驚的生活》),後在突尼西亞和巴黎兩地安享晚年。
1973年11月13日,83歲的ElsaSchiaparelli在巴黎逝世。
1977年,她的時裝屋重開業。不過一直沒有哪位設計師能延續她的“驚人”風格,這也讓我們對這個留下無限驚喜的品牌多了一份期待。
三十年代的時裝大師夏帕瑞麗,曾給那個時代帶來朝氣、俏皮、優美的服飾,留給人們的是耐人尋味的記憶,她創造了富有藝術趣味的服裝,突破了高級時裝的種種限制,重新創造出優美曲線造型的女裝。最偉大的創造是她的設計思想,它那流星般的閃爍曾照亮這個時期,也留下了服裝史上難忘的一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