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制時

2005年義大利夏時制期間節約用電6.2億千瓦時。 據1986年發表的科研文章顯示,當時,我國實行夏時制一年可節約7.54億度電,占全國照明電量的8%。 1992年後,我國暫停了夏時制的實施。

簡介

夏時制,美國稱為daylight Saving Time簡稱DST,起源於20世紀初,它的基本思想就是在天亮較早的夏天,通過調節(適用區域內)全社會的生活時間,將人們的時間概念人為地提前一個小時,促使人們早睡早起,把更多的活動放在有太陽的時間進行。從而達到節約夜間的照明用電。目前全世界有100個以上的國家每年要實行夏時制。夏時制可以節省照明用能源,已是不爭的事實。統計數據表明,實施“節能時”期間,每天美國的用電量平均可減少1%,每天可節省1萬桶石油。紐西蘭每天的用電量平均可減少3.5%。俄羅斯每年可節約20億千瓦時的用電量。2005年義大利夏時制期間節約用電6.2億千瓦時。法國僅照明一項就即節約4%的能源,可供一座百萬人口的城市使用1年。據1986年發表的科研文章顯示,當時,我國實行夏時制一年可節約7.54億度電,占全國照明電量的8%。20年來,隨著我國電力設施的高速發展,不僅僅是城市照明用電和家庭用電在大幅增加,我國農村的生活用電也在大幅度地提高。可以相信,夏時制(DST)在我國的重新實行,必將為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節電效果。

我國採用歷史

1986年至1991年在我國大陸地區曾經實行過夏時制。具體的方式是:每年4月中旬的第一個星期日凌晨2時整(台北時間),將時間提前至3時整(北京,夏令時),到9月中旬的第一個星期日凌晨2時整(北京夏令時),再將時間調後一個小時至凌晨1點整(台北時間)。(1986年夏時制的起點是5月4日)。1992年後,我國暫停了夏時制的實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