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民主:薛涌美國社會觀察筆記

作 者:薛涌 著 ,鳳凰出版社2012-03-01出版發現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壞民主:薛涌美國社會觀察筆記壞民主:薛涌美國社會觀察筆記

《壞民主:薛涌美國社會觀察筆記》作者薛涌,和林達一起被列為第三代把美國介紹給中國的學者。《壞民主:薛涌美國社會觀察筆記》分為六個篇章,分別從政治、經濟、新聞媒體、公民生活等幾個方面,更加全面、立體化的闡釋美國民主生活。

作者說,自己在美國生活了十六年,頭疼的事情很多,憤怒的事情很多,搞笑的事情也很多。民主裡面有貪污腐敗,有二奶,有苛捐雜稅,有繁文縟節,有莫名其妙的法規章程。民主社會有句名言:“沒有新聞就是好新聞”。可惜的是,民主社會的媒體偏偏又新聞量最大,仿佛是高分貝的噪音,吵得你神經崩潰。但是,也恰恰是民主社會,能讓這些不中聽的聲音以最大的音量發出來。民主並不是什麼好東西,它只是我們迄今為止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一種制度。

作者簡介

薛涌,與林達並稱為第三代把美國介紹給中國的學者,198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後赴美獲耶魯大學歷史博士,現在美國任教。作者曾為《紐約時報》《聯合早報》《南方周末》《新京報》等海內外報刊撰寫評論文章,被認為是中文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曾出版過作品有《直話直說的政治》《右翼帝國的生成》《仇富》《草根才是主流》《中國不能永遠為世界打工》等書。

目錄

序 當民主是壞東西的時候

第一章 我能睡你的床,為什麼不能搶你的官?

占領華爾街

AIG高管吐出獎金

AIG高管的辭職信

華爾街的高管是如何鬼迷心竅

參議員要高管自殺

從政治破產到社會分裂

挑戰歐巴馬:共和黨陷入經典難局

金里奇真離奇

奢侈品是個什麼政治標記

羅姆尼能否改變美國的極端主義政治

亞利桑那槍擊的政治衝擊

寫暢銷書寫成了總統

美國需要宮廷藝術家嗎?

歐巴馬的政治實習

歐巴馬向天皇鞠躬的是非在哪裡

歐巴馬怎么推動環保

第一夫人該到哪裡度假

歐巴馬的學貸改革對中國的啟示

我能睡你的床,為什麼不能搶你的官?

債務遊戲玩不得

債務上限:亂政之惡法

憲法第十四修正案是否能解決債務危機

政府關門是什麼政治?

貪污六萬五千美元判十年?

共和黨在國會山的勤儉秀

民主黨快成了路易十四黨

沃爾瑪圍攻紐約,購物背後的政治文化

芬蘭問題,美國問題,與中國問題

標普給美國降級

第二章 性如何領導著政治?

權與色

性如何領導著政治?

政治與人性

卡恩到底強姦了沒有

從卡恩案看美國的強勢小民文化

法國女人真比美國女人更性感嗎?

美國參議員的“二奶”風波

美國政治中的“二奶規則”

桑福德夫人:與眾不同的政治配偶

性醜聞中的草根與精英

第三章 美國人為什麼喜歡納稅?

美國人為什麼喜歡納稅?

土地供應如何影響房價

美國的房子買得起了

在美國怎么傍大款

對世界最大的企業說不

25萬美元能界定富人嗎

兩房之後的美國房市難局

美國環保事業的“土地財政”

數字中的貧富

美國的貧富分化是否到了臨界點

西方真窮

睏乏與智商

小販之國

有多少美國人不納稅

在美國你為什麼不能圈自家的地

中國人成為美國首福

2015是製造業的分水嶺嗎?

美國製造業究竟是衰落還是革命

美國汽車業的式微3000

美國國債還靠得住嗎?

美國破產了嗎?

凱恩斯錯了嗎?

什麼是正確的凱恩斯主義?

第四章 車位最小化 ,城市最大化

波士頓的中國城要給誰住?

在波士頓建個大學宿舍要扯多少皮

車位最小化 ,城市最大化

和汽車去戰鬥

鬼城底特律

看底特律如何減肥

底特律會反彈嗎

我是怎么製造了城市擁堵

對城市擁堵必須有科學的評價體系

華盛頓和北京比高低

基層社區的公共權利

居民要掌握自己的生態權

開放社會的馬拉松

美國的災難演習

美國的偷豬業

美國的管道工

人正在學會與自然共處

“陋習”如何成了文明

第五章 美國白領的工作與生活

放眼世界看剩女

男人終結了嗎?

公交紳士俱樂部

美國的免費購物明星

職場中的女性與母性

世界需要母親的淡定

健身狂人的新年遺產

美國的醫生與醫改

美國的網管

美國高科技白領的工作與生活

警長之死

自殺警長煩亂的身後事

從馬拉松年齡到退休年齡

老齡化中的馬拉松革命

誰為我的馬拉松埋單

西方在打造敬老文明

幹部到美國掛職應先讀預科

第六章 美國媒體怎么討論社會新聞

對言論自由不可不認真

華盛頓郵報的沙龍門

華盛頓的公車醜聞

美國媒體怎么討論社會新聞

如何建造理性的網路空間

世界最聰明的地方.

微博類的東西不是那么好玩的.

為了文明要對百度繩之以法

隱私值多少錢

在美國乘公車

中國人在美國接吻也要被逮捕

前言

序 當民主是壞東西的時候

本書的名字,出自邱吉爾的一句名言:“除了那些被一次次地嘗試過的政府形式之外,民主是最壞的政府形式。”這是邱吉爾1947年11月11日對英國下院講的。他領導英國抗擊希特勒,最終獲得了勝利,本應該成為捍衛民主的英雄。但是,在戰後的選舉中,他竟然失去了權力。據說,他聽到自己敗選的訊息時正在洗澡,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他們有權把我踢開。這是民主!”

這一故事成為佳話的重要原因在於,邱吉爾深陷絞心的政治挫敗,面對“不知感激”的選民,明明擁有所有的理由來怨恨。但是,他卻以幽默和智慧戰勝了內心的挫折感,避免了自我膨脹的陷阱。要知道,歷史上許多英雄,之所以最後都頂不住專制權力的誘惑,就是因為他們自我膨脹到了把自己凌駕於眾人和傳統之上。邱吉爾的話,則是英國普通法民主傳統的經典演繹:不管你多么不喜歡結果,你都要尊重產生這一結果的程式。不管你成就了多么偉大的業績,這一程式所蘊涵的智慧,也超出了哪怕是最大的個人智慧。

與這段佳話對應的,則是最近在中國不時聽到的關於民主的議論。比如,鄭永年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提起了鄧小平說過的話:中國到下世紀(現在看就是本世紀了)中期要實現民主。如今中國正在探索政治改革之路,鄭先生此時把鄧小平這段幾乎被人們忘記的話搬出來,本來非常有意義。不過,鄭先生接下來的話,就有些令人疑惑了:“中國有人說,民主是個好東西。這有些武斷。好的民主才是好東西,壞的民主比什麼都壞。我們看民主時,不能光看歐美好的民主,非洲、拉丁美洲、亞洲有些國家的民主,更像是劣質民主。沒有人能夠保證,中國民主化了就是優質的民主,而不是劣質的民主。”

當然同意,中國不能發展“壞民主”。其實,從購買汽車、飛機,到選擇朋友、配偶、制度,壞的東西都不好,誰不要挑好的呢?這話本來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但是,由此一定引申出“壞的民主比什麼都壞”,就需要斟酌了。

一般而言,人們把民主和非民主社會相比,總能看到世界最繁榮昌盛的國家實行的是民主制度,由此得出“民主是好東西”的結論,並非什麼武斷。這是往好比。往壞進行比較,似乎很少有人作過。所以鄭永年先生一句“壞的民主比什麼都壞”就顯得很驚世駭俗了。這話是否經得起推敲呢?我們不妨看看事實。

世界最富裕的國家,都是民主國家。這已經沒有什麼好說的了。世界最窮的國家,如衣索比亞、賴比瑞亞、辛巴威,還有我們所熟悉的朝鮮,哪個屬於民主國家?當然,蒲隆地等有民主制度的國家確實也屬於最窮之列。但稍微看看其歷史就知道,這種貧困並非民主制度帶來的,而恰恰是因為沒有民主、長年內戰的結果。中國人最愛講的就是印度。比如,茅于軾先生就曾如是說:“印度這樣的民主還不如沒有。我們沒有民主,但是我們比印度搞得要好,經濟搞得好那關係就太大了。印度還有人挨餓,馬路上有要飯的。中國也有乞丐,但他不要飯,要錢。北京的乞丐你給他個饅頭他才不要呢,印度的乞丐他就是要飯、要吃的。你知道什麼叫要飯嗎?就是肚子餓。新德里就有飢餓的問題,但中國沒有飢餓的問題,這當然大不一樣。印度作者去過兩次,作者覺得印度比中國差得太遠了:它有民主,但它這個民主發揮的是民主的壞處,沒有發揮什麼好處,它沒有解決民族、宗教這種糾紛。民主是一種生活方式,印度沒有這種方式,它只有表面的選舉。結果,原先打的今天還在打。看印度的暗殺,從甘地開始,甘地尼赫魯的女兒,一個接一個地被暗殺。民國初年也有暗殺,以後就沒有了。文革整死那么多人,也沒有暗殺過。”這仿佛是在說,民主的印度還不如文革的中國!要知道,即使在美國,暗殺也時有所聞。甘迺迪兄弟、馬丁·路德·金,不都是暗殺死的嗎?但這既不能說明這樣的社會不如文革時的中國,也不能把暗殺看成是民主的結果。印度的宗教、部族之紛爭,以及長期的貧困,究竟是民主所導致的,還是其以種姓制度等等為代表的本土傳統所造成的呢?如今隨著民主制度的改善、舊傳統的弱化,難道印度不正在好起來嗎?難道印度換個非民主的制度就會比現在更好嗎?難道那些缺乏民主制度、動輒就種族清洗的國家,比偶爾出現幾次暗殺的印度要好嗎?再看世界上排在頭名的幾個失敗國家:索馬里查德蘇丹辛巴威,又有哪個“壞民主”國家能比這些國家更壞呢?

看看歷史和當今的世界,確實有很多民主國家表現並不佳。不過,古往今來,“比什麼都壞”的絕對不是“壞民主”,而是要壞得多的非民主。是尼祿那樣的暴君,是希特勒的集中營,是日本人的南京大屠殺

盲目崇拜民主固然幼稚,但走到另一個極端也非成熟。憑藉我們的常識觀察歷史,破產的民主確實能帶來許多災難。但是,這種災難,比起極權所系統製造的災難來,則是小巫見大巫了。

最近網上瘋傳王朔先生的一段談話:“沒選票,沒土地,沒政治權力的一群人,聚在一起高談民主的壞處。我仿佛看到,一群太監在說性生活多傷身體,幸虧咱們閹了;或者是一群乞丐在說錢是多么骯髒的東西,還是咱要飯乾淨。”此話是否出自王朔之口,也許有待考證。不過,其憤激所透露的,卻是我們需要面對的事實。在中國大講“壞民主”之害,實在有些匪夷所思。中國什麼時候受過“壞民主”之害?中國近二百年的大災大難,從鴉片戰爭、太平天國,到軍閥混戰、大躍進、文革,哪個是民主造成的呢?

“民主是好東西”是句大實話。也許我們還應該加另外一句大實話:民主有失敗的可能。但是,人們為民主制度失敗所付出的代價,比為非民主制度為惡或者失敗所付出的代價,畢竟要小不少。也就是說,當民主是壞東西時,也趕不上一些暴君、專制的危害。

本書的立意,也在於以邱吉爾的“壞民主”的尺度衡量民主。作者在美國生活了十六年,頭疼的事情很多,憤怒的事情很多,搞笑的事情也很多。民主裡面有貪污腐敗,有二奶,有苛捐雜稅,有繁文縟節,有莫名其妙的法規章程。民主社會有句名言:“沒有新聞就是好新聞”。可惜的是,民主社會的媒體偏偏又新聞量最大,仿佛是高分貝的噪音,吵得你神經崩潰。但是,也恰恰是民主社會,能讓這些不中聽的聲音以最大的音量發出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