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弄

壇弄是古人用來祭祀無主孤魂的。

簡介

對於《嘉興地名志》中介紹“壇弄”因“厲壇”而來一節,所言“清代廢,形制已不可見”。我向來頗不以為然。一般,厲壇建地載門外,以祀無主孤魂,而嘉興人素來迷信勿衰,及今仍以“七塔八幢九寺十三觀”自詡,此祭奠無主孤魂一地,在清代又怎可撤廢?此外,清代王壽在《古禾雜識》清明日條目中有案語,也詳述“是日,奉城隍神詣厲壇祀孤”,且“七月望,十月朔,亦如是”,可見清承明制,以城隍主厲壇,並無異處。

歷史淵源

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罷了。不過對於舊時嘉興北門外壇弄里的“珊鳳書場”,卻是眾口叫好,鼎鼎有名的。老闆錢金奎的經營到公私合營時候才結束,當時的書場大小三開間,可容座三百。過去,說書先生一般很難請動,然“珊鳳”卻時有名家駐唱,若徐志雲彈唱《三笑》,錢雁秋、賈毓青彈唱《麒麟帶》,楊斌奎、楊晨賢雙檔《大紅袍》,沈儉安、薛筱卿拼檔《珍珠塔》等。另有一名家嚴雪亭,據說老闆錢金奎即為其媒妁之人。因而當“珊鳳”上座不佳時,雪亭先生雖已紅遍江浙滬書壇,仍前往多有襄助捧場。書場後屢經興廢,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始為歇停。
壇弄中段,北側有小壇弄,折至飲馬河一段稱為壇里。壇里清涼禪院,舊人俗謂家廟,有僧居焉,遇時逢節偶有香火。“童天成”藥棧春季截取鹿茸,擇院前空地,設場於斯,觀者盛。清涼禪院本有一大黿,乃別地所無,陸明先生《嘉興記憶》有云:“庭前方池蓄一黿,大如桌面,時或哺水於上,而廡下老僧則寂坐終日。”
《本草圖經》:“鱉最大者為黿。”此活巨黿,本奉若神靈。嘉興丁丑後,東洋人見此大為異,槍殺烹宰,分食殆盡,禾眾莫不引為憾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