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人張季鸞先生傳

報人張季鸞先生傳

《報人張季鸞先生傳》是2009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鑄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為老報人徐鑄成先生晚年撰寫的傳記三種之一(另二種為《杜月笙正傳》和《哈同外傳》)。三聯書店曾於1986年初版,此次即據以核實史料文獻,改正錯訛,修訂重版。

張季鸞和吳鼎昌、胡政之合稱新記《大公報》“三巨頭”。自1926年接收湮沒無聞的天津《大公報》後,他們以“不黨、不賣、不私、不盲”八字宗旨加以苦心改造和著力經營,使《大公報》逐漸成為其後二十多年間舉足輕重的輿論重鎮,而張季鸞也憑藉其出神入化的一支筆,成為文名遠播的報界驕子。

過去人們對《大公報》及張季鸞其人,往往以“小罵大幫忙”一語定讞。這本傳記在恢復張氏及《大公報》的本來歷史面目方面,做了大量澄清和辨偽工作。張氏以一介無拳無勇的書生,懷抱文人議政的理想,雖兩度系獄,而志氣未嘗少歇,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節操。他的社論更是使《大公報》大放異彩的金字招牌,於新聞中見評論,在評論中有新聞,筆鋒常帶感情,功效辟易千軍。對此,書中都有濃墨重彩的鋪陳。同時,書中還穿插了不少文壇掌故、報界秘辛,足廣見聞。張氏之外,對包括吳鼎昌、胡政之在內的諸多大公報人,本傳也聞有旁及評述。綜合來看,本書也不妨作《大公報》簡史或《大公報》人列傳看。

周恩來曾經說過,做總編輯要像張季鸞那樣,有優哉游哉的氣概,如騰龍飛虎,遊刃有餘。此語正如“文壇巨擘,報界宗師”之悼詞一樣,實在可以生為考語,死作墓銘。

作者簡介

徐鑄成(1907-1991),江蘇宜興人,中國著名記者、新聞評論家和新文學家。

1927年進入國聞通信社從事新聞工作,後在《大公報》任記者,編輯、編輯部主任、桂林和上海版總編輯,繫上海和香港《文匯報》主要創辦人,先後任總主筆、總編輯和社長,是中國現代報業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參與者,也是半個多世紀政海波瀾中許多重要人物及活動的見證人。一生著述頗豐,撰寫了大量的新聞評論、通訊、遊記和雜文,晚年除了撰有不少回憶新聞生涯中親歷親聞的文字外,還從事傳記文學創作,並致力於新聞傳播教育事業,兼任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校教授,主持創辦廈門大學新聞傳播系,對一些新聞理論問題和實踐活動做了回顧和總結。

目錄

前言

引言

風雪途中

老談

萍水相逢

留日五年

《民立》之花

兩度系獄

生死之交

耳目一新

優哉游哉

拂袖去川

滬版創刊

西安事變

白圭之玷

七君子案

到處開花

畢生盡瘁

附錄 天津懷舊

徐鑄成生平簡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