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塞貢多·松勃拉

《堂塞貢多·松勃拉》是阿根廷作家吉拉爾德斯(1886—1927)的成名作。

簡介

堂塞貢多·松勃拉

1926

阿根廷作家吉拉爾德斯(1886—1927)的成名作。

14歲的法維奧在姑母家寄住受到歧視後,整天在小鎮上閒蕩。一次在街上被一個沉著冷靜、機智勇敢的加烏喬騎士式的人物堂塞貢多所吸引,決心逃出去跟他當名騎士。後來,法維奧成了堂塞貢多的養子,跟他學到了馴馬本領,終於能在這潘帕斯草原上放牧、馴馬,成長為具有加烏喬精神的騎士。過了5年,法維奧的生父去世,給他留下大筆遺產。他一下從窮牧人升為畜牧主。他同養父一起過著富裕生活,但堂塞貢多不願過這種寄生生活,又重新回到草原,過著自由的遊牧生活。

小說成功地塑造了理想的加烏喬牧民典型堂塞貢多。遼闊的潘帕斯培養了堂塞貢多善良勇敢、酷愛自由的性格。堂塞貢多收養了從小被遺棄的法維奧,毫無保留地教給他馴馬、放牧等技藝,用巫師、魔鬼的故事來培養他的想像,豐富他的精神生活,還將人生的經驗、哲理也傳授給他。

馴馬是危險的,可堂塞貢多卻敢於也善於馴服最不馴服的烈馬,成為法維奧心目中膜拜的英雄、良師和慈父。

但堂塞貢多也有孤獨的一面, 一向沉默寡言, 行動多於言語,常常沉思冥想。草原上的人對他十分崇敬,卻又不甚了解他。他孤獨得簡直有些神秘,這與草原那驚險而單調的遊牧生活環境是分不開的。他過慣了草原上那種艱苦、單調卻又自由自在的生活。

當他的養子法維奧突然繼承了大筆遺產後,他跟著養子只過了三年安逸、舒適的畜牧主養父的生活,便堅決離開了養子,仍去過他的漂泊生活,體現了加烏喬牧民的本性。

這個用西班牙語寫成的騎士形象,顯然受過“堂吉訶德”形象的影響。

小說通過堂塞貢多在草原上的流浪生活的描寫,反映了加烏喬牧民的艱苦生活和他們對自由的熱愛,展示了祖國色彩斑斕的草原風貌。這部小說是草原小說中傑出的一部。小說善於將其地方特色同現代手法巧妙結合,突出了人物的典型性格。

小說站在孩子法維奧這個角度,通過不同側面、正面、對比等描寫,成功塑造了這個象徵潘帕斯草原的人物,由於是孩子的眼光和心理,使這種理想化顯得自然、新穎。其次,小說結構新穎,使一系列瑣細生活片段組織得緊湊、生動、有魅力。

作者:袁寰(共854字)

[引用信息]胡正學,江伙生,王忠祥主編.外國文學名著辭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第475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