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節突

asuren 印度三毛木虱T.ben 前翅長2.3毫米~2.44毫米、寬1.1毫米~1.25毫米,長約為寬的2倍;翅端圓,翅痣狹長,緣斑3個。

基節突 相關資料

翻譯:

1.[生物學]processuscoxalis,coxacoila,coxalprocess;

相關內容

中華三毛木虱

展品介紹
鑑別特徵:
新種采自紅椿ToonasureniBl.(=T.ciliata)樹上,成蟲和若蟲均甚多,使葉皺縮卷折。印度三毛木虱T.bengalensis(Mathur)的寄主為CedrelatoonaRoxb。二者非常相似,可由下列幾點明確區分:1)觸角該種3~8節僅末端黑色,新種則第斗節以後大半段均為黑色;2)頰錐該種靠近而新種顯然岔開;3)雄第九腹節突伸的內葉,該種呈角突狀,基部很寬而端部很尖,新種則狹長如指突,端部並略膨大;4)雌腹瓣該種基緣弧凸,而新種較直,背瓣該種側視為三角形且末端具許多小突起,新種則呈倒梯形且無小突起。R.N.Mathur(1975)描述印度種時只提到雄第九腹節的內葉這個特徵,而未涉及觸角第九節上的剛毛;但在他的圖上則明顯是畫有此毛的,從我們的大量標本中均無例外來判斷,“三毛”這個很特殊的特徵是完全可靠的,可以代表木虱亞科中的一個自然類群。
詳細描述:
體長(達翅端)2.83毫米~3.38毫米,黃至黃綠色。頭寬(包括複眼)0.69毫米~0.75毫米,頭部下垂微向前傾,頭頂中央後部平,中縫兩側各有一凹陷,頭後緣淺凹前緣膨突,頰錐比頭頂長,疏生剛毛,頂端有一長剛毛,一對頰錐逐漸岔開;側單眼桔紅色,中單眼黃褐,復眼褐色;觸角長1.33毫米~1.37毫米,疏生短毛,黃至黃褐色,第3節末端及4~6節端半黑色,7~10節全黑,第4、6、8節端各具一感覺孔,頂端一對剛毛黃褐色,第9節端部具一根同樣的剛毛;各節的長比(雄/雌)為1.4/1.5:l/1:6.75/6.5:4.75/4.75:4.25/3.75:3.75/3.75:4.75/4:2.75/3.2:2/2:2.75/2.75。
胸部寬於頭部,前胸橫寬,兩側具凹陷,邊向上卷;中胸黃綠色,小盾片及胸側腹面綠色,足綠色,跗節及後足脛節黃至黃褐色,後足脛節無基刺,端距6個黑色,基跗節具一對黑色爪狀刺;後基突綠色,為鈍錐狀。前翅長2.3毫米~2.44毫米、寬1.1毫米~1.25毫米,長約為寬的2倍;翅端圓,翅痣狹長,緣斑3個。後翅長1.92毫米~2.15毫米、寬0.75毫米~0.78毫米,長約為寬的2倍半。
腹部背面黃綠,腹面綠色;雄腹端側視,肛節狹長而中部膨大,端部細且後彎;陽莖基節細長而基部鉤彎,陽莖端甚短於基節,頂端膨大略彎突;陽基側突短於肛節,長條形而基部漸狹,頂端則向兩側突伸成角並為黑色,內側的剛毛粗大稍彎,第九腹節背面兩側各具一指狀突伸的內葉,其長度與陽基側突約等高。雌腹端側視,腹瓣短而高,基緣較直,背腹緣均凸出,末端銳尖;背瓣略似倒梯形,基部與腹瓣略齊,端部則突出長尖而甚長於腹瓣,背視則背瓣似菱形,肛門肛環亦呈菱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