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美術之旅

基督教美術之旅

基督教美術之旅,引領讀者穿越2000年時空的基督教藝術,參觀教堂和博物館,從中領略基督教和藝術的完美融合創造出如此風格迥異、超凡入勝的繪畫和雕塑作品。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基督教美術之旅基督教美術之旅
導語本書引領讀者穿越2000年時空的基督教藝術,參觀教堂和博物館,從中領略基督教和藝術的完美融合創造出如此風格迥異、超凡入勝的繪畫和雕塑作品。本書能激發讀者想像,引人反思,對與人類生存相關的一切進行重新探究。
本書引領讀者穿越2000年時空的基督教藝術,參觀教堂和博物館,從中領略基督教和藝術的完美融合創造出如此風格迥異、超凡入勝的繪畫和雕塑作品。通過欣賞作品,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它們所處時代的人文精神。在這些藝術家中,有偉大的米開朗基羅,也有很多默默無名者。他們都從基督本人和基督的啟示以及教會禮拜中汲取靈感,運用他們的神奇的手賦予那些冷冰凍的馬賽克、顏料和石頭以生命。通過他們的作品來豐富人們的思想,觸動人們的心弦,並滋養人們的靈魂。

編輯推薦

導語本書引領讀者穿越2000年時空的基督教藝術,參觀教堂和博物館,從中領略基督教和藝術的完美融合創造出如此風格迥異、超凡入勝的繪畫和雕塑作品。本書能激發讀者想像,引人反思,對與人類生存相關的一切進行重新探究。

媒體推薦

前言
《創世記》的第一章就告訴人們“上帝照自己之像造人”。起初,人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雕刻和描繪上帝的形象,並對他頂禮膜拜。由於上帝的形象是通過語言來描述的,所以《舊約》的文筆很優美,充滿了詩意。
後來,上帝派遣其子耶穌基督降臨到了人間。耶穌出生在猶太人居住的巴勒斯坦,但他卻在希臘羅馬人的環境中成長。他的嬰兒時期止處於奧古斯都大帝統治下的古羅馬,後來舉家遷至加利利的拿撒勒城。耶穌帶來了,和平,但這並不屬於這個世界。耶穌還帶來了,造物主對這個世界堅貞的愛,然而人們對此卻不能理解和接受,最後他被自己的子民以莫須有的罪名釘在了,十字架上,為了“愛”,他忍受著可怕的恥辱與痛苦。耶穌的死不代表結束,而是意味著上帝救贖人類的開始。後來耶穌的復活和升天宣告了新紀元的到來,人們通過對他的參拜信仰來獲得救贖。
在猶太人的五旬節之後,三位一體巾的聖靈(居聖父、聖子、聖靈的第三位)在基督的信徒面前顯現,並面授機宜。此後,福音書將因信得救的好訊息傳播到了四方。聖保羅在前往羅馬的路途巾,不斷講道、傳道,從而把基督教信仰也帶到了非猶太人地區。他通過運用隱喻、暗喻來闡釋教義,這也是其他新約作者的一貫做法。因此,聖保羅在寫給哥林多人教堂的一封信巾,把人的身體描繪成了“一座聖靈與你同在的廟宇”(《哥林多人前書》第6章第19節),在寫給希伯來人的信巾,他義寫道:“讓我們堅定地走自己面前的路。”(《希伯來書》第12章第1節)直到現在,有人敬畏、參拜神,但也有人戲謔之。
因此,早先的基督教徒通過藝術的形式來表現福音書巾所描述的完美世界,那-足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他們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狂熱的信念,以此加深對信仰的理解,並使他們的信念轉變為對主的無限崇敬。止足在這種背景下,基督教的繪畫藝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亞歷山大港的聖克雷孟特(公元150年一215年)義進一步為此掃清了道路。他強調指出,希臘哲學與基督教思想密切相關。並提醒教會,它們的主耶穌基督岡世界的美好而滿心喜悅。他辯解說,如果是由於上帝的恩賜才使我們能開眼看世界,那么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滁罪惡外)都會因上帝的化身——耶穌的誕生而變得純淨。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基督教的藝術家們認識到了,創造美好的重要性,岡為這不但能夠豐富思想,還能純潔靈魂。
教會已經在羅馬站穩了,腳跟,所以,即使非基督教徒在這個即將崩潰的帝同蔓延,即使歐洲進入所謂的黑暗時期,教會仍能屹立不倒。偉大的聖格雷戈里說:“文學作品可以使得未開化者通過閱瀆而明事理。同樣,繪畫也能發揮這種作用。”這句話扭轉了,局勢,使得公元6世紀盛行的“破壞聖像”的威脅消於彌爾。
前面的路對於基督教的藝術家和工匠們來說足再清楚不過了。事實證明,西方藝術史完美地展現了基督教精神這一主題。而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則提倡回歸人性,科學代替了蒙昧,宗教改革使教會發生了分裂。啟蒙時代的來臨宣告了靈魂黑暗時期的結束。
本書不足綜合描述兩方基督教藝術的歷史,岡為這將涉及到眾多的被在《聖經》中廣為流傳的主題深深吸引的藝術家。本書將要引領人們穿越橫跨兩千年時窄的基督教藝術,參觀教堂和博物館,從巾領略基督教和藝術的完美融合創造出如此風格迥異、超凡人聖的繪畫和雕塑作品。通過欣賞作品,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它仃了所處時代的人文精神。在這些藝術家巾,有偉大的如米開朗基羅,也有很多默默無名者。他們都從基督本人和基督的啟示以及教會禮拜巾汲取靈感,運用他們神奇的於賦予那些冷冰凍的馬賽克、顏料和石頭以生命。通過他們的作品來豐富人們的思想,觸動人們的心弦,並滋養人們的靈魂。
希望本書能激發想像,引人反思,對與人類生存相關的一切進行重新探究。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海倫·德·波希格里芙 譯者:彭燕 姚娟
海倫·波希格里芙是一個藝術品收藏的管理專家,她曾在比恩·肖藝術學校求學,並師從倫敦國家美術館的魯赫曼教授。除了為博物館、教堂和私人修復並保存畫作外,她常帶領不同的團體進行歐洲藝術之旅。她也是國際藝術評論聯合會的成員,曾參與了各種出版物的審定,包括《藝術回顧》、《英國報紙中的教堂》、《猶太史與鄉村生活》的。

目錄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基督的形象
第三章 現實主義的復興
第四章 信仰的人性化
第五章 尼德蘭祭壇畫
第六章 “破壞聖像運動”之前的基督教藝術
第七章 巔峰
第八章 內在的激情
第九章 基督教硬幣的兩面
第十章 理性時代之後
暗藏的珍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