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關區[甘肅省蘭州市]

城關區[甘肅省蘭州市]

城關區隸屬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位於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中游,海拔3650米,城關區面積523平方千米。城關區總人口為27.9074萬人(2013年),有藏族、漢族、回族等31個民族。城關區轄4個鄉,8個街道,40個社區,11個行政村(2014年5月)。城關區地處3650米的河谷沖積平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年日照時數3000小時以上,故有"日光城"之美稱。年降水量為200-510毫米。2014年公共財政收入比2013年增長18855萬元,2014年較2013年增長30.3%。城關區有布達拉宮、大昭寺、小昭寺、宗角祿康(龍王潭公園)、羅布林卡等名勝古蹟。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簡介

城關區[蘭州市]城關區
城關區地處蘭州盆地東部,依山傍水,氣候宜人,屬中溫帶半乾旱型氣候。全區總面積220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60平方公里,行政管轄5個鄉、20個街道辦事處,居住著漢、回、滿、蒙古、藏、維吾爾等36個民族,總人口72萬人,其中城市人口67萬人。

城關區是甘肅省省會蘭州市的政治經濟文化科研交通商貿中心,區位優勢得天獨厚。交通便利——區內蘭州火車站是隴海、蘭新、蘭青、包蘭四大鐵路交匯點,西北鐵路交通樞紐,是歐亞大陸橋的聯結點;西蘭、蘭新、甘青、蘭包、甘川、蘭朗等25條公路幹線通往全省各地及鄰近省區;高速公路直通蘭州機場,每周百餘次的航班,可直達香港、北京、上海、烏魯木齊、瀋陽、西安、鄭州、武漢、廣州和成都等地。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1月28日,城關區轄24個街道辦事處,129個社區居委會、39個村委會,145個村民小組。

臨夏路街道 轄雷壇河、木塔巷、橋門、付家巷、靜安門、西城巷、繡河沿7個社區居委會。
張掖路街道 轄大眾巷、貢元巷、曹家廳、隴西路、山字石、金塔巷6個社區居委會。
白銀路街道 轄正寧路、安定門、徐家巷、西北新村、甘家巷5個社區居委會。
龍坪街道 轄前街、后街、楊家溝3個社區居委會,頭營、二營、三營、民族、卓家溝、紅溝6個村委會。
酒泉路街道 轄中街子、張家園、南稍門、楊家園、暢家巷5個社區居委會。
廣武門街道 轄新華巷、黃河沿、民勤街、廣后街、大教梁、南城根6個社區居委會,光輝1個村委會。
東崗西路街道 轄農民巷西、農民巷東、平涼路、天水路、東崗西路、一隻船、東教場7個社區居委會。
皋蘭路街道 轄鄭家台、詹家拐子、榆中街、耿家莊、王家莊、周家莊6個社區居委會。
渭源路街道 轄蘭州大學、科技街、南昌路、南河新村、定西路、寧臥莊6個社區居委會。
雁南街道 轄灘尖子、大雁灘、沙窪河、張蘇灘、雁寧路5個社區居委會,灘尖子、大雁灘、沙窪河、張蘇灘4個村委會。
雁北街道 轄小雁灘、宋家灘、雁灘大橋、雁灘路、北面灘、劉家灘、中河、高灘8個社區居委會,小雁灘、宋家灘、北面灘、劉家灘、高灘5個村委會。
鹽場路街道 轄穆柯寨、鹽場堡、小溝坪3個社區居委會,草場街、鹽場堡、上川、亭子、石門溝5個村委會。
草場街街道 轄安樂村、大砂坪、草場街、怡景新村、五一山、砂坪村6個社區居委會。
靖遠路街道 轄徐家灣、金城關、白塔山、靖遠路、西李家灣、朝陽村、九州大道、九州中路8個社區居委會,徐家灣1個村委會。
團結新村街道 轄紅星巷、定西南路、天水南路、團結新村、天平街、定西二支路6個社區居委會。
鐵路東村街道 轄鐵路新村、何家莊、鐵路東村、和政東街4個社區居委會。
鐵路西村街道 轄西村、居安、和政西街、牟家莊東、牟家莊北、牟家莊南6個社區居委會。
五泉街道 轄閔家橋、祿家巷、力行新村、和平新村、蘭山村5個社區居委會。
火車站街道 轄紅二村、紅三村、車站、紅山根、紅山根東路、紅西村6個社區居委會。
拱星墩街道 轄拱星墩前街、魚池口、五里舖西、段家灘東、段家灘西、七四三七6個社區居委會,五里舖、段家灘、拱星墩、范家灣4個村委會。
嘉峪關路街道 轄嘉峪關北路、嘉峪關西路、五里舖、嘉峪關路、排洪南路、排洪溝6個社區居委會。
焦家灣街道 轄焦家灣東、嘉峪關東路、焦家灣、焦家灣南路4個社區居委會。
東崗街道 轄桃樹坪、新興、振興、雁兒灣、深溝橋5個社區居委會,店子街、東崗鎮、大窪山、長窪山4個村委會。
青白石街道 轄鹼水溝、大浪溝、石溝 、馬家溝、青山、白道坪、上坪、楊家灣、青石灣9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位置

城關區在位於蘭州市區東部,是蘭州市的中心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03。46‘—103。59’,北緯35。58‘—36。9’。東西長20.02公里,南北寬22.6公里。

地形

城關區境位於蘭州盆地的東部,屬祁連山褶皺系的東延部分,黃河由西向東貫穿其間,將城區分割為南北兩部分。黃河以北為丘陵溝壑區,自北而南呈羽狀伸向黃河,將整個北部山區分割呈梁峁丘陵。海拔1600一2032米。黃河以南南部皋蘭山山地,海拔1900一2171米,其上為大面積黃土覆蓋,厚度約200米左右,山坡坡度較陡,一般15°一25°左右,頂部緩坡地帶部分為農田、部分為工程造林地。

氣候

城關區內氣候乾燥,降水量少,蒸發量大,光照充足,太陽輻射強,年日照2607小時,日照百分率59.4%,氣溫的年周期變化為七月最高,平均22.2℃,元月最低,平均為-6.9℃,≥0℃積溫為3816.3℃,≥10℃的積溫為3242℃,無霜期179天,年平均風速2.8米/秒,年最大風速21米/秒。年降水量少,年際變率大,季節分配不均,降水一般集中在4-9月,為284..3mm,占年總量的86.7%,尤其在7-9月,降水量為192.8㎜占年降水量的60.5%,年平均蒸發量為1437.7mm,為降水量的4.4倍。

歷史沿革

城關區[蘭州市]城關區
2000年,城關區轄20個街道、5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93688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酒泉路街道 15964 張掖路街道 27969 貢元巷街道 28876 臨夏路街道 26928 鼓樓巷街道 30375 五泉街道 37605 白銀路街道 48725 皋蘭路街道 46413 廣武門街道 39611 伏龍坪街道 8662 靖遠路街道 33221 草場街街道 56304 火車站街道 50698 拱星墩街道 90121 東崗鎮街道 31259 團結新村街道 51231 東崗西路街道 39774 鐵路東村街道 29582 鐵路西村街道 36650 渭源路街道 63879 雁灘鄉 88997 城關鄉 16866 拱星墩鄉 25290 青白石鄉 8679 皋蘭山鄉 3209

2004年鄉鎮調整方案:撤銷城關鄉,將該鄉的有關村分別併入靖遠路街道辦事處、草場街街道辦事處、五泉街道辦事處、廣武門街道辦事處;撤銷雁灘鄉,設立雁灘街道辦事處;撤銷拱星墩鄉,與東崗鎮街道辦事處、拱星墩街道辦事處整合,分別設立東崗東路、段家灘、拱星墩三個街道辦事處。

2004年12月中旬,城關區進行鄉改街街道和社區調整合併工作,撤銷雁灘鄉、拱星墩鄉、城關鄉、青白石鄉、皋蘭山鄉等5個鄉建制,全區行政區劃調整合併為24個街道。撤銷的青白石鄉新組建青白石街道辦事處。拱星墩鄉撤銷後與原拱星墩街道辦事處、東崗鎮街道辦事處整合為拱星墩街道辦事處、嘉峪關路街道辦事處、焦家灣街道辦事處和東崗街道辦事處。雁灘鄉撤銷後,新組建雁南、雁北街道辦事處。皋蘭山鄉撤銷後,和原伏龍坪街道辦事處合併成立伏龍坪街道辦事處。城關鄉撤銷後,五泉村、光輝村就近劃入街道管理,鹽場堡村、石溝村、上川村、亭子村劃入新組建的鹽場路街道辦事處。貢元街街道辦事處和張掖路街道辦事處合併為張掖路街道辦事處。鼓樓巷街道辦事處和酒泉路街道辦事處合併為酒泉路街道辦事處。(註:此處根據《鑫報》2005年1月12日一版。與原調整方案有不同之處。)

城關區[蘭州市]城關區
2005年8月19日,甘肅省民政廳《關於蘭州市城關區撤銷青白石鄉和和皋蘭山鄉分別設立青白石和伏龍坪街道辦事處的的批覆》:同意城關區撤銷青白石鄉,設立青白石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原青白石鄉政府駐地;撤銷皋蘭山鄉,設立伏龍坪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伏龍坪中街。青白石街道辦事處管轄範圍為東至榆中縣,南至黃河,西至鹽場路街道辦事處,北至打磨溝村。伏龍坪街道辦事處管轄範圍為東、東南與榆中縣相接,西、南與七里河區相接,北與臨夏路、白銀路、五泉、鐵路西村、火車站、焦家灣、東崗街道辦事處相接。9月14日,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轉發省民政廳關於蘭州市城關區撤銷青白石鄉和皋蘭山鄉分別設立青白石和伏龍坪街道辦事處的批覆的通知》(蘭政辦發〔2005〕142號)。

2005年,撤銷城關鄉,原城關鄉所屬五泉村劃入五泉街道辦事處;光輝村劃入廣武門街道辦事處;徐家灣村和草場街村在廟灘子排洪溝以西的區域將劃入靖遠路街道辦事處,以東的區域劃入草場街街道辦事處;鹽場堡村、石溝村、上川村、亭子村將劃入新成立的鹽場路街道辦事處。青白石鄉將被新成立的青白石街道辦事處所替代。拱星墩鄉與拱星墩街道辦事處、東崗鎮街道辦事處整合為拱星墩街道辦事處、嘉峪關路街道辦事處、焦家灣街道辦事處和東崗街道辦事處。雁灘鄉將改建為雁南、雁北街道辦事處;原雁灘鄉長窪村劃入東崗街道辦事處。皋蘭山鄉和伏龍坪街道辦事處合併為伏龍坪街道辦事處。貢元巷街道辦事處和張掖路街道辦事處合併為張掖路街道辦事處。鼓樓巷街道辦事處和酒泉路街道辦事處合併為酒泉路街道辦事處。

自然條件

城關區[蘭州市]城關區
全區年平均氣溫9.1℃,屬北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降水量327mm,年蒸發量1468mm,日照時數2446小時,無霜期180天以上,年平均相對濕度56%。

全區海拔高度1503米至2171米,最高峰為皋蘭山東南的營盤嶺,海拔2171米,最低點為雁灘的北面灘,海拔1503米。南北兩山海拔在2000米以上,坪地海拔在1700米左右,地形分為山、坪、川三類,黃河是全區唯一的地表水域,是區內農業、林業灌溉、人畜和工業、鄉鎮企業用水最主要的客水資源,黃河幹流自徐家灣入境,由西向東流過桑園峽,流經23公里,縱貫全區,多年平均流量1023m3/s,多年平均徑流量322.6億m3。黃河兩岸川地海拔約在1520米,雁灘一帶河心灘地海拔約在1505米。

旅遊資源

區內有建於清代著名的"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鐵橋,有元代建築白塔而得名的白塔山公園,有相傳漢代大將軍舉鞭引出惠、蒙、掬月、摸子、甘露五眼泉而著名的五泉山公園,有人民民眾植樹種草綠化南北兩山而形成山地森林公園--蘭山公園徐家山公園等多處旅遊休閒場所。黃河兩岸的帶狀公園--20公里黃河風情線。

經濟概況

通訊發達——電信通訊、電視差轉、無線尋呼及行動電話形成了完整體系,市話交換全部實現程控化,中繼傳輸數位化,並與世界各大城市聯網,可同230多個國家和地區、1500多個國內城市直接通話。

城關區[蘭州市]城關區
資源豐富——黃河由西向東橫貫全區,水電資源充足;旅遊資源有著名的“天下黃河第一橋”蘭州中山鐵橋,白塔山公園五泉山公園蘭山公園,獨具南國水鄉田園風光特色的南湖公園以及國家級徐家山森林公園可供遊覽觀光;區內年均氣溫9.1℃,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對農業經濟作物生長十分有利,故盛產蔬菜水果,素有“瓜果之城”的美譽,所產蔬菜品質好、細菜多,如久負盛名的白蘭瓜除供應國內市場外,還遠銷到香港和東南亞。

商貿繁榮——區內已形成亞歐、民百、工貿、金輪、金達、錦華等大中型商廈為中心的商業服務體系,有張蘇灘蔬菜瓜果批發市場,雁灘建材、家具市場,光輝布料批發市場,蘭州西部絲綢商貿市場,東部批發市場等20多個大型專業批發市場,其中,全國50強市場3個,全省十大市場4個,(均排名前4位),1997年全區市場交易額達87億元。

工業初具規模——以金屬冶煉、汽車製造、化工機械、醫藥製品、包裝印刷、皮革加工等行業的大中型企業為骨幹,以電線電纜、壓力容器、木器家具、輕紡服裝、塑膠化工、金屬製品等行業為支柱的區街工業,以大板瓜籽、手工地毯、預製砼構件、電石、矽鐵等產品為主的鄉鎮工業,形成門類齊全初具規模的工業體系。1997年全區工業總產值20多億元。

農業以經濟作物為主——農業經濟以科技為先導,以城市為依託,大力發展蔬菜瓜果成片開發,集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形成了典型的城鄉結合型農業經濟。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配套設施建設、文化科技衛生事業以及精神文明建設。區內有文化娛樂場所300多處、高、中檔賓館、飯店20多家,金融、保險工商財稅、商廈、商住等各種服務功能齊全;科技人才密集,力量雄厚,有各類研究院所和大專院校90餘所,專業技術人員6萬餘人,著名的重離子加速器實驗室就設在區內;文化衛生事業發達,基礎教育設施完善,醫療衛生機構齊全,民眾文化活躍,精神文明建設躍上新台階,形成了人人爭當文明市民的新風尚。

城關區[蘭州市]城關區
城關區黨委、區政府抓住機遇,解放思想,走貿工農發展經濟的路子。擴大橫向經濟聯合和對外經濟技術合作,使全區對外開放出現了一個新局面。城關人將乘改革之風,藉助優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投資環境,充分利用各項優惠政策,加快外引內聯步伐,促進經濟的全面發展。

蘭州東部綜合批發市場位於市區東部繁華地帶東崗東路,總投資8100萬元,占地面積100畝,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主營服裝、鞋帽、針織、日用品、小五金、百貨、家電等15大類商品,上萬個花色品種,雲集全國20多個省市客商9000餘人來市場經營。1997年成交額達35億元,名列甘肅省十大市場榜首,躋身全國50強大市場,先後被市、省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評為文明市場。

雁灘工業城位於蘭州市繁華市區東北部,是經政府批准立項,於1994年破土動工興建的。經過幾年艱苦創業,現已初具規模,建成別墅式廠房和其它建築物68棟,建築面積10萬餘平方米,進城企業75家,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5億元。城內服務設施齊全,基礎設施完善,環境優美,被國家列為全國鄉鎮企業東西部合作示範區。

交通

城關區內蘭州火車站是隴海、蘭新、蘭青、包蘭四大鐵路的交匯點和亞歐大陸橋的聯結點,構成以城關區為中心的西北鐵路交通網。西蘭、蘭新、甘青、甘川、蘭包等25條公路通往全省各地和毗鄰省區,高速公路發達,以城關區為中心可輻射周邊區。民航已開闢國內航線15條,地方航線3條,通航里程2萬多公里,蘭州機場航班直達香港、北京、上海、烏魯木齊、瀋陽、廣州和成都等地。

社會

科學事業

2010年,城關區全年新增5家入孵企業,建立由65家科技企業和74個科研項目組成的科技企業、科研項目資料庫,舉辦沙龍交流活動2期,專業培訓6次,培訓人數300人次。全年組織企業申報科技項目28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1項、省級項目5項、市級項目12項,取得扶持資金925萬元。全年共建成100個科普示範樓院、20所科普示範學校、1個科普示範企業,新建10處科普畫廊,修繕更新49處原有科普畫廊。引進農業新品種、新技術5項;開展農業科技培訓與現場技術指導4次,培訓人數達200人次。

教育事業

2010年末,城關區轄區內擁有各級各類學校135所,在校學生125973人,教職員工8418人,其中專任教師7371人。有幼稚園98所,在園幼兒19505人,保教職工2286人。2010年共為7.35萬名(含民辦學生)中國小生免除了學雜費;為7000餘名農村中國小生和2400餘名城市低保及殘疾人家庭子女提供了免費教科書,總金額達到1563.13萬元。

文化事業

2010年,城關區全年共放映電影102場,建成基層文化站1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2個,農村文化大院1個,農家書屋5個,社區圖書閱覽室25個。按時完成“村村通”地面衛星接受的升級工作,廣播、電視覆蓋率為100%。全區共有文物點95處。其中,國家級文物點1處,省級文物點11處、市級文物點8處,一般文物點75處。全年共收繳盜版光碟1.8萬餘盤,盜版、淫穢、政治類非法出版物2萬餘冊,取締經營盜版出版物的游商、攤販85家(次)。

衛生事業

2010年,城關區全年共減免優惠262萬餘元,其中減免各項檢查、診療費用235.84萬元,優惠藥品費26.57萬元。全年提供孕產婦保健服務9827人次、孕產婦及兒童建檔率都達100%。全年開展義診活動20餘次,義診2000餘人次,婦女病普查300餘人次,計畫免疫1000餘人次,建立健康檔案4000餘人份,使農村人口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85%,農村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2010年末,城關區內11家區屬衛生機構中,擁有床位數526張,從業人員723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559人,在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醫師223人,註冊護士181人。

風景名勝

五泉山公園
五泉山公園位於蘭州市區南部的皋蘭山西北山麓,東連塔子坪,西接二郎崗,南至千佛閣,占地26.64萬平方米,有明清以來的建築群十餘處,是蘭州規模最大的公園。

甘肅地質博物館
甘肅地質博物館位於蘭州市城關區灘尖子團結路6號。建築面積12568平方米,布展面積4860平方米。館內設有序廳、地球廳、礦物岩石廳、寶玉石廳、生命演化廳、土地資源廳、地質環境廳、礦產資源廳等8個常設展廳,以及穹幕影廳和臨時展廳,館外設有礦石林和影雕文化牆。館內收藏有國內外地質礦產、古生物、礦物和岩石標本共3萬餘件,展示有大夏巨龍、蘭州龍和甘肅鳥等一大批國寶級精品。

蘭州碑林
蘭州碑林位於蘭州市黃河北岸的白塔山西峰,距市區中心約10公里。碑林占地35畝,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座落著以草聖張芝命名的草聖閣,400米長的東西碑廊以及碑軒、碑亭、張芝像,隴右書藝院等。它始建於1998年,是一個集碑刻欣賞,書法教學,遊覽休閒為一體的綜合古園林。

五一山生態旅遊區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蘭州市城關區黃河北岸,距市中心1.5公里,總面積1336.5畝。經過40年的人工造成林,森林覆蓋率達到80%以上,現已形成喬灌花草一體化的人工植被群落,有合歡、水杉、枇杷、金枝國槐、白玉蘭、雪松、刺柏、側柏、國槐、刺槐、丁香、連翹、牡丹、月季等喬木、花灌木60多個品種。

五一山生態旅遊區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蘭州市城關區黃河北岸,距市中心1.5公里,總面積1336.5畝。經過40年的人工造成林,森林覆蓋率達到80%以上,現已形成喬灌花草一體化的人工植被群落,有合歡、水杉、枇杷、金枝國槐、白玉蘭、雪松、刺柏、側柏、國槐、刺槐、丁香、連翹、牡丹、月季等喬木、花灌木60多個品種。

白塔山公園
白塔山公園屬國家AA級旅遊景區,位於蘭州市中心、黃河北岸,屬祁連山東延余脈。白塔山因白塔寺而得名。白塔寺始建於元代,是為紀念去蒙古謁見成吉思汗而病故於蘭州的一位西藏著名喇嘛而建造的。寺中的白塔七級八面,高17米,各級每面都有佛像。寺內有“鎮山三寶”,為象皮鼓,青銅鐘,和紫荊樹。寺內文物還有記載大禹治水的“夏禹岣嶁碑”。山上架起了跨越黃河直達山巔牡丹亭的“天下黃河第一索道”。

蘭山山地生態公園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甘肅省蘭州市中心城區的皋蘭山上,海拔2250米,距城市相對高度約600米,總面積3000畝,植被覆蓋率達70%。以三台閣、水景、文化生態廣場、石牌坊、蘭山鍾院、華夏第一長廊七大人文園林景觀構成。其中有被譽為蘭州八景中的“蘭山煙雨”指的就是蘭山與三台閣景觀。標誌性建築三台閣始建於明初,距今已有600餘年歷史,作為蘭州的名勝,三台閣不但高聳入雲,有人間仙閣的美稱,而且是觀賞市區風光的最佳之處。風景區內還有獨具特色的農家樂、茶樓等,是一個集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相交融的旅遊勝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