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前身是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城居保)。2014年2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將其合,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基本信息

前身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新農保”建立於2009年,替代了之前的“老農保”,針對農民設立,到2013年參保人數達到4億多人,而“城居保”則建立於2011年,針對城市18歲到60歲處於工作年齡但沒有工作的居民,這個群體人數不多,全國僅幾千萬人,參保人數就更少了,沒有具體數據。
這兩種養老保險制度設計上非常相像,比如,都設立了個人賬戶,個人向賬戶里繳費,繳費公式也類似,其中新農保每人每年繳費從100元到500元不等,共有5檔選擇,城居保每人每年從100元到1000元有10檔選擇;兩種制度養老金髮放公式也類似,都是到60歲就每人每月固定開始領取養老金,跟以前的繳費記錄沒有任何關係。
由於新農保和城居保兩種制度極為類似,又是先後設立,重要的是,城居保制度的參保人數很少,有些省份在2011年城居保起步之初直接就將兩種保險制度合二為一。

合併

2014年2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合併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城居保),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繳費標準

個人繳費以當地縣級行政區上一年農民人均收入為繳費基數,原則上費率為4%~8%,農民自願多繳不超過15%,具體標準由當地政府確定。基礎養老金標準主要參考了農村低保的水平、貧困線標準、計畫生育獎勵扶助政策、農民收入水平等因素,由國務院確定最低限標準,並根據經濟發展和物價變動適時調整,各地可視財力適當提高。

而據人保部有關負責人透露,根據目前的試點草案,基礎養老金底線為55元。“但是上不封頂,根據地方財力而定。”
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其間因特殊情況可以間斷,只要累計滿15年即可。地方可採取按年繳費方式收繳保費。

與商業保險區別

1、社會養老保險是國家強制實施的保障制度,其目的是維持社會穩定,保證員工退休後基本的生活保障

商業養老保險則是人們自願向保險公司繳納保費,保險公司對於約定的老年風險的發生給付保險金的一種商業行為。

2、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之間既有聯繫,又有本質的區別。

從功能上看,兩者都是社會風險化解機制。社會保險是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主體,商業保險可以作為對社會保險的補充,是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然而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之間存在著本質的區別:

①保險性質不同。社會養老保險是國家依法強制實施的社會保險,屬於政府行為。商業養老保險則是一種商業行為,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間完全是一種契約關係,其運作的最終目的是盈利。

②保險範圍不同。社會養老保險的保險對象通常是法定範圍的社會勞動者;而商業養老保險的保險範圍僅限於保險公司契約中的被保險人。

③保費來源不同。社會養老保險費用一般由國家、企業和個人共同承擔。而商業養老保險的費用完全由個人承擔。

④保障水平不同。社會養老保險只能保證被保險人退休後基本的生活水平,領取的養老金基本上是固定的。而商業養老保險則可以根據投保人要求滿足不同層次的風險保障需求。

⑤政府功能不同。社會保險是公民享有的一項基本權利,政府對社會保險承擔最終的責任;商業保險則受市場競爭機制制約,這幅主要依法對商業保險進行監管,保護投保人的利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