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園規劃與設計規範

城市公園規劃與設計規範

《城市公園規劃與設計規範》是於2009年4月30日由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7月1日起在廣州市轄區內實施。該《規範》是國內第一部關於城市公園規劃設計管理的地方性技術規範。該《規範》對公園的應急功能作出了明確規定:居住區公園、綜合公園和有條件的專類公園應根據有關法規、規範要求,結合公園總體布局預留設定應急避難場所和相應設施。這也是國內第一部地方性公園規劃設計管理技術規範。對於愛去公園的老廣州人來說,這部規範的出台意味著:休閒設施更規範化、公共設施更人性化、保障措施更安全化。

(圖)黃花崗公園風景黃花崗公園風景

特色內容

(圖)城市公園規劃與設計規範城市公園規劃

公園廁所應以蹲式為主

這部規範涉及公園設計的方方面面,非常細緻。其中一章專門對公園公廁的設計做出指導要求。比如,廁所的廁位數量應按男女各半(男小便位納入計算)或女多男少設計。男女應各設一個坐式便器,主要是為了方便不能久蹲的老人,其餘以蹲式便器為宜。為了方便兒童,男廁所小便器應設一個低位小便器。

平常在公園,市民常反映公廁難找,廁所設施不夠人性化。比如,女性的生理特徵決定其上廁所的頻率更高,但公園女廁位往往沒有男廁多,導致節假日時公廁前女遊客大排長隊。專家指出,已建公園應當逐步改變這一現狀,而新建公園則應當按照規範要求配置男女廁位。此外,廁所的污水不得排入公園景觀水體,而必須經淨化處理後用於澆灌綠地,或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公園宜靜不宜鬧

現在市政公園都不乏球場舞場等康體遊樂項目和兒童遊樂園,這些項目往往為公園帶來一定收入,能夠補充公園管養資金;但另一方面,康體活動場所和兒童遊樂園過多、面積過大,也破壞公園的景觀,影響普通遊人休憩。

《規範》指出,遊憩是公園的主要功能,因此遊憩功能區(包括遊覽觀賞區、安靜休憩區、文化娛樂區)應占公園陸地的70%以上,康體活動區宜控制在公園陸地的15%以下,兒童活動區應該控制在10%以下。也就是說,公園仍以安靜的休閒為主,喧鬧的遊樂成分不宜過多。

《規範》主要起草人李永雄是市市政園林局的園林綠化專家,他指出,現在一些公園的康體活動區和兒童活動區設定在公園中心,這往往占用了公園景觀的最佳地段,而且打球、遊樂的人往往開車來,車輛在公園裡來來往往既不雅觀也不安全。最好是康體活動區和兒童遊樂園設定在靠近公園出入口的區域。

為了加強公園的安全管理,《規範》還要求,設有管理室的公園應設定安全管理視頻監控系統。

亮點

(圖)黃花崗公園風景黃花崗公園風景

《規範》明確規定,公園內不得設定與其性質無關的、單純以商業營利為目的的餐飲旅業娛樂性建築。

亮點一:

生活污水和廢水

不得排入公園水體

為了滿足公園生物多樣性和改善城市環境空氣濕度的需要,《規範》規定公園應規劃不少於占公園總面積10%的水體。未經處理或者處理未達標的生活污水生產廢水不得排入公園水體。

亮點二:

公園內鄉土植物數量

應占選用植物總數的60%以上

為了實施植物多樣性和使用鄉土植物,促進公園生物多樣性的發展,《規範》明確按公園的面積規範了植物種類數量,其中喬木種數應占植物種數的25%以上,喬木覆蓋面積應大於綠地總面積50%。同時《規範》規定鄉土植物數量應占選用植物總數的60%以上,新建公園應達到70%以上。

亮點三:

公園應發揮應急避難功能

為了充分發揮城市公園應急避難的功能,《規範》要求居住區公園、綜合公園和有條件的專類公園應根據有關法規、規範的要求,結合公園總體布局預留設定應急避難場所和相應設施。據介紹,目前東風公園和曉港公園都已經作為應急避難場所的試點公園。

亮點四:

廁所洗手處設一個低位洗手盆

《規範》還體現出“以人為本”的原則,要求公園男廁所小便器中設一個低位小便器,廁所洗手處設一個低位洗手盆;要求公園園椅和坐凳的構造符合人體工學的要求等。

要求

(圖)越秀公園大門越秀公園大門

《規範》在植物種類、用水要求、地磚的鋪設、防雷設施的建設、避難場所的預留等方面做了非常詳細的規定。如:為了保證公園遊客的安全,要求設有管理處(室)的公園設定安全管理視頻監控系統;要求公園在遊客密集區域設定獨立性的防雷設施;要求居住區公園、綜合公園和有條件的專類公園,結合公園總體布局預留、設定應急避難場所和相應設施。

參與《規範》調研和制定的市政園林局副調研員李永雄說,公園有遊憩、生態、美化、防災四方面的功能,廣州的公園在前三個功能中有充分體現,但在防災方面非常欠缺。

李永雄介紹,在防雷方面目前廣州只有黃花崗公園等極少數的公園有相關設施,在應急避難方面則只有東風公園和曉港公園達到了標準。《規範》的發布,意味著今後這些公園都要根據《規範》來改造。

《規範》評審專家組組長、華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與城市規劃系主任、國家建設部專家李敏教授介紹,《規範》是國內第一部關於城市公園規劃設計管理的地方性技術規範。

兩大疑問

(圖)廣州公園廣州公園

1.兩百公園 幾時完成改造?

《規範》的出台不僅成為新建公園的方向,而且廣州現有的200多個公園都將根據《規範》對公園的功能和設施進行完善和改造

《規範》出台是否意味著從7月1日開始,廣州的公園將進入建設大高潮?市政園林局副調研員李永雄說,短時間內對公園進行全面改造既不現實,也沒有必要。他舉例說,按照《規範》的要求,公園要鋪透水性的地磚,但之前絕大多數的地磚都不是透水性的,當時也沒有這方面的要求,在全市公園進行此項改造,就需要非常龐大的資金。因此一次性全部改造將造成很大的浪費,廣州也不可能一下安排那么多的資金到公園建設上來。李永雄解釋,公園改造需要的資金,由各公園向上級主管單位申請。“這個《規範》的出台最重要的是提供一個技術支持,起到一個導向的作用,至於多長時間能夠完成改造就很難說了。”

2.並非強制 將成一紙空文?

對《規範》的必要性表示贊同。但《規範》若不強力推行,又沒有資金的提供,有可能成為一紙空文。

市政園林局則表示,困難肯定會有,但也絕對不會是一紙空文。

某公園的工作人員表示,暫未接到上級通知,不清楚有這個檔案。“出台《規範》很有必要,像雪災導致大量植物被凍死,就是因為公園種的很多都是怕冷的外來植物;廣州公園用自來水澆灌也不大合適,《規範》就提出用雨水和中水;還有防雷、防震這些都很有必要。”有公園負責人擔心,《規範》並非強制執行的規定,而且改造需要大量資金,因此擔心很難落實。

某公園負責人表示,主管單位每年劃撥給公園維護和建設的經費非常少,有些急需解決的問題也無法及時安排資金。他說因為每個部門、每個公園需要用錢的地方都很多,主管部門都是按照輕重緩急來安排資金的,因此他擔心改造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市政園林局副調研員李永雄坦承,資金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公園的資金來源非常複雜,有的屬於市政園林局管,有的屬於所在地區政府,有的屬於民政局、文化局等等。雖然資金來源很難保證,但《規範》絕對不會成為一紙空文。每年公園都會有一部分資金用於維護和建設,“比如路面爛了必須要修,那么我們就會讓公園根據《規範》來鋪透水性的地磚,否則專家評審的時候就不給你過關。這樣,廣州的所有公園就會慢慢好起來。”

部分條款

(圖)廣州鱷魚公園地圖廣州鱷魚公園地圖

康體設施

應以中小型項目為主,不應設定占地面積大的體育項目;兒童活動區應合理設定機動遊樂項目、參與性遊戲項目和科普項目。

遊憩功能區(包括遊覽觀賞區、安靜休憩區、文化娛樂區等)應占公園陸地的70%以上;康體活動區宜控制在公園陸地的15%以下;兒童活動區宜控制在公園陸地的10%以下。

監控系統

公園內宜設定廣播系統。設有管理處(室)的公園應設定安全管理視頻監控系統。

防雷設施

公園主要出入口的集散廣場和遊人集中活動的場地以及經常舉辦展覽活動的區域應設定獨立性的防雷設施覆蓋。

有毒植物

集散、賞景、休憩、活動鋪裝場地內及周邊綠地種植設計,嚴禁選用危及遊人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在兒童遊戲活動區範圍內,不得選用枝葉有硬刺或枝葉呈硬劍、刺狀的植物,不應選用揮發物或花粉能引起明顯過敏反應的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