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箱畫派

垃圾箱畫派

垃圾箱畫派又稱八人派,是美國20世紀初反學院派的畫派,由於他們愛畫貧窮、骯髒的城市,所以被譏諷為垃圾箱畫派。

垃圾箱畫派 垃圾箱畫派 Ash Can School

◎概念

美國20世紀初反學院派的畫派。又稱八人派(The Eight),包括R.亨利(Robert Henri, 1865-1929)、G.B.盧克斯(George Benjamin Luks, 1867-1933)、W.格拉肯斯(William James Glackens, 1870-1938)、J.F.斯隆(John French Sloan, 1871-1951)、E.希恩(Everett Shinn, 1876-1953)、A.B.戴維斯(Arthur Bowen Davies, 1863-1928)、M.B.普倫德加斯特(Maurice Brazil Prendergast, 1858-1924)、E.勞森(Ernest Lawson, 1873-1939)。他們都是寫實的畫家。1905年,前 4位青年畫家以年長的亨利為首組成亨利派。由於他們愛畫貧窮、骯髒的城市,所以被譏諷為垃圾箱畫派;但這樣卻使他們聞名於世,作品銷售額4萬美元;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與美國另外8個城市的藝術機構紛紛請這個畫派的畫家去展出他們的作品。他們的寫實主義被稱為城市寫實主義。

◎特徵

他們以真摯、熱情、幽默的態度描繪市民與貧民窟,並反對美國的印象主義。他們早期的作品色彩灰暗,以灰、棕、黑色為主。

◎歷程

亨利是一個教師,他鼓勵大家從報刊畫家轉變為油畫家,觀察周圍生活,並向17世紀現實主義大師D.委拉斯貴支、F.哈爾斯、倫勃朗,以及他們的現代繼承人F.de戈雅、H.杜米埃、□.馬奈學習。主張描繪現代城市生活,先畫費城,後畫紐約
為了反對學院派獨霸藝壇並爭取獨立的藝術,亨利派跟浪漫主義畫家戴維斯、現代主義先鋒普倫德加斯特、印象主義畫家勞森於1908年組成了八人派,並在該年2月3日舉辦了八名獨立畫家作品展覽,轟動整個美國。
由於他們愛畫貧窮、骯髒的城市,所以被譏諷為垃圾箱畫派;但這樣卻使他們聞名於世,作品銷售額達4萬美元;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與美國另外 8個城市的藝術機構紛紛請這個畫派的畫家去展出他們的作品。他們的寫實主義被稱為城市寫實主義。亨利和斯隆趁機在西35號街一座大廈里租下許多大房間,舉辦獨立畫展。任何一位按規定付款的畫家,均可展出作品。此後八人畫展不再舉行,但是它的成員,尤其是亨利、戴維斯、斯隆、格拉肯斯都成為獨立藝術的領袖。他們和其他畫家一起於1913年舉辦了軍械庫展覽會,並於1917年創辦了獨立藝術家協會。這八人的作品之後都由多家藝術機構收藏。

◎代表人物

提及垃圾箱畫派,就一定要說到“八人派”——“垃圾箱”的代表人物。這是一群來自美國費城的年輕藝術家,八人以羅伯特·亨利為核心。亨利是一名畫家,也是一名教師,他曾經去歐洲留學深造。在歐洲,他被戈雅、哈爾斯和馬奈等藝術大家的畫作及其藝術風格深深吸引,從中更是得到了許多啟示。他回到美國之後,執教於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遇到了這些年輕插圖畫家。亨利鼓勵大家拓寬思路,把視角投向社會底層,描繪底層小人物為了生計如何奮鬥,描繪各地移民的艱苦生活,描繪雜亂瑣碎的生活場景,描繪骯髒的城市角落,因此他們的寫實主義被稱為城市寫實主義,但評論家們卻稱其為“傳播醜陋的人”。

◎代表畫作

垃圾箱畫派代表作《藍色的早晨》
<吉奧瑞塔> 羅伯特.亨利 ;三大最著名肖像畫家之一,垃圾箱畫派,提倡藝術應反映現實生活.
該派重要成員普仁德加斯特的作品《海岸風景》,使觀眾領略到 “顏料工廠的爆炸”式的風格,

◎垃圾箱畫派的影響

美國形成的第一個現代藝術流派是20世紀初的“垃圾箱畫派”,它體現了美國藝術的獨立性與創新性。垃圾箱畫派對於美國藝術的發展具有深刻的意義。當時的美國藝術水平總體上落後於歐洲,垃圾箱畫派無疑為美國的繪畫界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這一場革命並不是在藝術形式上有所突破,而是以傳統寫實主義在繪畫主題上進行了一場革新。“垃圾箱”作品的繪畫手法和風格仍然是傳統和保守的,但主題內容上完全不同於以前的畫作。他們追求畫出“真實的生活”和社會現實。他們用灰暗色調的油彩在畫布上描繪出社會各個階層的喜怒哀樂。“垃圾箱”的作品所反映出的是一個真實的美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