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埠鄉

坦埠鄉

坦埠鄉位於安徽省東至縣北部,東接貴池縣唐田鄉,南接張溪鎮,西起白笏鄉,北濱升金湖。坦埠原是升金湖畔的一個渡口碼頭和小商埠,坦埠鄉由此而得名。解放初為原東流縣第三區(坦蒲區)駐地,1955年坦蒲區撤銷,劃歸張溪區領導,1958年併入里湖公社,1960年劃入張溪公社,1961年成立坦埠公社,屬張溪區管轄。1971年撤區並社時,將進埠公社併入五豐公社,1972年又恢復坦埠公社,1982年改為坦埠鄉至今。

基本信息

坦埠鄉位於安徽省東至縣北部,東接貴池縣唐田鄉,南接張溪鎮,西起白笏鄉,北濱升金湖。坦埠原是升金湖畔的一個渡口碼頭和小商埠,坦埠鄉由此而得名。解放初為原東流縣第三區(坦蒲區)駐地,1955年坦蒲區撤銷,劃歸張溪區領導,1958年併入里湖公社,1960年劃入張溪公社,1961年成立坦埠公社,屬張溪區管轄。1971年撤區並社時,將進埠公社併入五豐公社,1972年又恢復坦埠公社,1982年改為坦埠鄉至今。

介紹

坦埠鄉東南依山,西北傍水,一部分為洲圩區,大部分是丘陵區。漁業、飼養業、蠶桑及留蘭香生產近年有新發

坦埠鄉坦埠鄉
展,大辦鄉鎮企業時,辦有英山水泥廠、建材廠等。這個鄉的交通頗為方便。九江至南京的長途汽車由此經過,水上運輸原有木帆渡船往來於升金湖東西兩岸,可通安慶市,對城鄉商品交流、發展農村經濟起了重要作用。坦埠鄉名勝古蹟頗多。距鄉政府駐地二里許有青龍洞,洞口青泉凜洌,怪石嶙峋,每逢炎夏,遊人至此,暑氣頓消,歷來為方圓百里遊客的避暑佳境。洞深有五里,洞中有仙人分水,洞勢起伏,時而側進,時而徐行,平坦處豁然大開,狹窄處儼然一線,洞頂端五彩繽紛,如天女散花;洞外風光秀麗,山石崢嶸,游者至今未能窮其遠。花塘村金鈴庵是一座古廟,廟內陳設雕像,廟外有近200畝竹園。座落湖光村的葛公山廟,是座佛教古寺,寺內有仙人碑、吸水池、接駕亭、大佛殿、鎮山塔以及木雕、石刻佛像等。現在雖廟宇、佛像被毀,但自然風光猶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