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伯雷教區

坎特伯雷教區(英國文化遺產),坎特伯雷大教堂,包括教堂十字迴廊、基督教堂大門、教士會議室、徇教者和王室的墓地室,另有聖奧古斯丁修道院和聖馬丁教堂所在地。

所屬洲:歐洲
所屬國:英國(英格蘭)
地點:肯特的坎特伯雷
列入名錄年份:1988年
意義:是英國基督教的搖籃
坎特伯雷大教堂及其教區位於英國肯特郡的坎特伯雷市,教區內有三個主要的宗教機構,分別是位於城內的大教堂、位於城外的修道院以及位於城東的聖馬丁教堂。除了這些主要建築外,教區內還散布著一些小教堂和教堂墓地,它們與大教堂、修道院和聖馬丁教堂共同構成了坎特伯雷地區壯麗的宗教建築群。坎特伯雷大教堂及其教區,無論在英國的文化歷史上還是在建歷史上都有著極高的地位,是催生英國基督教文明的搖籃,也是英國基督教興起和發展的見證。
坎特伯雷的歷史傳說
據史料記載,坎特伯雷在公元43年羅馬人入侵前已非常繁榮,與比利時和其他歐洲國家都有親密的貿易往來。據說聖馬丁教堂便是建於這個時代。公元597年,來自羅馬的聖安德魯修道院院長奧古斯丁,以聖馬丁教堂為根據地宣揚基督教義,並由此建造了生奧古斯丁修道院機坎特伯雷大教堂,這三座宗教建築為英國的基督教奠定了發展基石,。12世紀時,坎特伯雷發生了一場王室和教會鬥爭的事件,當時的大主教聖托瑪斯為保全教會的權力,以身殉教。他的精神受到人們的崇敬,傳說他的遺物還具有治癒疾病的神氣力量。從此以後的數百年間,前來坎特伯雷朝聖的人們遍及全歐各地,坎特伯雷大教堂的宗教地位大大提高。而這個故事也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傳頌於詩歌中、小說、戲劇及電影中。後來,修道院被皇室拆毀,並由此衰落下去。但坎特伯雷大教堂和聖馬丁教堂則幸運得多,高高聳立的尖塔一如全盛時期的一般主宰著坎特伯雷的天空。這些歷史建築與大主教聖托瑪斯的事跡互相輝映,經久不衰地吸引著朝聖的人們。
坎特伯雷大教堂
坎特伯雷大教堂是整個教區的主體建築。它位於城市的中心地區,由於擴建的多次火災後的重建,建築的各個部分築於不同年代,因此呈現出不同的建築風格:高大而狹長的中廳和高聳的中塔樓及西立面南北塔樓,表現了哥德式建築向上飛拔升騰的氣勢;而東立面則表現出羅馬風格的建築特點。晚期哥德式的基督教堂大門是大教堂的主要入口,穿過入口後的庭院即可來到西面大門。進入大教堂中堂,可見建築結構垂直高聳,並向上延伸成肋狀的圓頂,頂中央還有一系列金色浮雕。中堂台階最上層有一座石雕布道壇,並以懷抱盾牌的天使和國王的肖像作為裝飾。布道壇兩側是用白色大理石裝飾的唱詩席,其鮮明的反差效果令許多大教堂建築師趨之若鶩,這種潮流席捲全英國達一個世紀之久。此外,唱詩席下還設有地窖。地窖中,矗立著22根巨大石柱,這是教堂至今僅存的羅馬風格的建築。由其殘存的遺蹟,不難想像當時這座英國最大的地窖的宏偉規模。
聖奧古斯丁修道院
位於城外的聖奧古斯丁修道院曾是英國作大的修道院,包括龐大的迴廊、會議廳、寓所、食堂、教堂和醫院,可供150名修士修隱。聖托瑪斯主教殉道後,教會與皇室的鬥爭愈演愈烈。在1538年,英王亨利八世終於解散了聖奧古斯丁修道院,修道院日益衰落下去;直到1844年才開始發掘和保護。
聖馬丁教堂
作為英國最古老的教堂之一的聖馬丁教堂,位於坎特伯雷城東的山腳下,主要由中廳、聖壇和西部塔樓組成。這座建築初看起來很普通,但細部結構卻很複雜。詳細的勘察和小規模的發掘已表明,這座長方形的建築物是用羅馬時期的材料建成的,這再次印證了教堂始建於羅馬時代的推測。聖馬丁教堂的絕大部分仍然保留了19世紀中葉整修後的面貌。修復完成的彩繪玻璃上,可讀出教堂歷年來的大事記。另外,教堂中堂還安裝了長靠背椅及祈禱室,洗禮盆的位置也移至西南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