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轉角速度

地球自轉角速度

地球自轉角速度(rotational angular velocity of the earths )是指地球本體繞通過其質心的鏇轉軸自西向東鏇轉的單位時間內繞過的角度,一般用ω表示,約為15°/h=15°/3600s=4.167*10^-3角度 = 4.167*10^-3* 2pi/360= 7.27*10^-5 弧度

背景資料

其實,古希臘的費羅勞斯、海西塔斯等人早已提出過地球自轉的猜想,中國戰國時代《尸子》一書中就已有“天左舒,地右辟”的論述,而對這一自然現象的證實和它被人們所接受,則是在1543年哥白尼日心說提出之後。

時間概念

地球自轉是地球的一種重要運動形式,自轉的平均角速度為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為465米/秒。

格林威治時間所說的一秒是一天的8.641萬分之一,而1972年製作的地球時鐘所定義的一秒是從銫原子中放射出的光振動91億9千2百63萬1千7百70次所需要的時間。與銫原子振動數能維持一定速度相比,以地球的自轉為準的格林威治標準時間是發生變化的,閏秒就是為了解決這種問題產生的一種時間概念。

ω=2π/(24*3600s)=7.27/100000 rad/s 地球在自轉時同時公轉,自轉一周需用23小時56分4秒,公轉時轉了59秒(角度單位),需用3分56秒,時間,自轉加上公轉用的時間共24小時。

計算公式

在WGS84坐標系之下,ωe=(7.292 115±0.000 00015)e-5(rad/s)

ω=ψ/t (ψ為轉過角度,t為時間)

特徵

全球各地的角速度約為15度/小時。南北兩極點無角速度。

地球自轉地球自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