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牯牛

地牯牛

地牯牛,中藥名。為蟻蛉科動物黃足蟻蛉Hagenomyia micans(Maclchlan)的幼蟲。分布於華南及台灣、四川等地。具有通淋,截瘧,軟堅消症,拔毒去腐之功效。常用於砂淋,瘧疾,瘧母,腹腔症塊,瘰癧結核,陰疽久潰不斂。

基本信息

別名

砂挼子、倒行狗子、睡蟲、沙谷牛、沙牛、蟻獅、金沙牛、地拱、沙貓

入藥部位

幼蟲。

性味

味辛、鹹,性平,有毒。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通淋,截瘧,軟堅消症,拔毒去腐。

主治

砂淋,瘧疾,瘧母,腹腔症塊,瘰癧結核,陰疽久潰不斂。

相關配伍

治瘰癧破爛:沙谷牛合硼砂、冰片少許,捶爛敷瘡,用膏藥蓋之。(《生草藥性備要》)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1.5-5g(或3-10隻)。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採集加工

春、秋季捕捉,鮮用,或用沸水燙死,曬乾或烘乾。

形態特徵

體長32mm,翅展73mm。身體瘦長,似蜻蜓。頭寬於前胸,兩複眼褐色,頭黑色,口器黃色,觸角棒狀黑色,柄節黃色。前胸黃色,背面有兩條寬的褐色縱帶,前胸有黃色長毛。中、後胸黑色,明顯大於前胸。足黃色,並有黃色長毛,翅透明,有淡彩色的反光,翅膜質柔弱。前後翅形狀大小和翅脈相似,翅脈黃色。腹部暗褐色。幼蟲形似蜘蛛,體長6-18mm,土黃色至污白色,有黑褐色花紋,身上有散生和叢生的黑褐色硬毛,頭部有1對鉗狀的顎,無翅,胸足3對,腹部較大。

生長環境

成蟲生活於草叢中,多於黃昏時飛行,幼蟲居於乾燥砂地土中,營漏斗狀穴,潛伏穴底,待小昆蟲墮入,即捕食。分布於華南及台灣、四川等地。

性狀鑑別

蟲體呈土黃色及污褐色,多為半透明的軀殼,內臟部分極少,體上有黑褐色的花紋。

現代套用

治療腎結石。

相關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瘰癧,初起消散,破爛拔毒埋口。”

2、《本草求原》:“通竅利水。治淋,炒研同白糖湯下。”

3、《民間常用草藥彙編》:“退瘡管。”

4、《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治症塊,瘧母,大小便秘結不通,退竹木刺及鐵沙入肉。”

附註

在河北、山西、陝西、四川等地用中華東蟻蛉入藥,其功效與套用與黃足蟻蛉相一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