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門內大街

地安門內大街

地安門內大街既是皇城內部的城市主要道路,又是北京舊城北部中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安門內大街北起地安門西大街,南至景山后街,全長550米,沿街東、西兩側的明代皇城牆遺存,始建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歷經多次修繕,現存皇城牆為清時原物,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概況

明代,街道兩邊設立了內官監、尚衣監、司設監等為皇宮服務的後勤供應衙署,居民也多為皇室服務的勤雜人員。初,機構逐漸廢棄,勤雜人員在此落戶並以手藝活兒為生,後來,這部分人及其後代在皇城牆內外建設了大量房屋,一部分成為商鋪,環境改觀極大。民國年間,皇城牆逐漸被房屋遮擋,並最終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

皇城牆

地安門內大街東側皇城牆殘存240.2米,西側皇城牆殘存122.4米。由於長年得不到有效保護和維修,皇城牆本身已破舊不堪:牆體出現裂縫,牆面風化酥鹼,牆皮幾盡剝脫;局部瓦面坍塌;牆身還有樹木長出,根系擠脹牆體,上端的黃琉璃瓦,脊、獸件也所剩無幾。

西城區從2005年開始投入2.5億元,啟動地安門內大街“城中村”改造,遷走皇城牆內側的住戶和商鋪,亮出城牆牆體。
施工中,西城區市政管委在徵求了文物專家的意見後,按照現存皇城牆的材料規格及做法修繕殘存城牆,又修復東側皇城牆20.67米,西側皇城牆135.99米,使東西兩側城牆總長達到520米;加固牆體,清除牆體樹木,對立面進行修補;重做瓦面,按現存實物補配缺失的黃琉璃瓦,脊、獸件;將米糧庫、油漆作等東西兩側胡同口處的皇城牆局部加高,並開牆洞,方便車輛及行人通行;在皇城牆以內,修復便道,重新鋪設雨污水、電信電力管線;在皇城牆腳下,還將鋪設草坪,種植國槐,形成“紅牆綠地”的靚麗景觀。

歷史

位於西城區東北部。北起地安門西大街,南至景山后街。因位於地安門內得名。

地安門是明清北京皇城北門,位於今地安門內大街與地安門西大街相交之處。亦稱厚載門、北安門、俗稱後門。1953年拆除。清宣統年,地安門內大街,無“內”字,從景山后街至後門橋,統稱地安門大街,橋北稱鼓樓大街。民初未變。後以地安門為界,迤北稱地安門大街,以南稱今名。建國後,地安門北稱地安門大街,與地安門內大街相對。

地安門內大街南端是景山公園。五十年代,街南口兩側建有仿古式多層樓,為解放軍某部宿舍。街北口舊有雁翅樓,1999年改建平安大道時拆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