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田排水

圩田排水是排除圩區地面積水,控制地下水位,防治洪、澇、湆為害的措施。

圩田排水

正文

排除圩區地面積水,控制地下水位,防治洪、澇、為害的措施。圩田是指沿江、河、湖泊周邊低洼易澇地區築堤圍出的農田,長江下游稱圩,長江中游稱垸,統稱圩垸。中國太湖流域圩田最早約見於春秋中期,當時吳楚不斷交兵,吳築圩附於城,以抗禦楚國。據說吳王曾將此圩賜給了一位相國,故稱“相國圩”。南北朝時期《常昭合志稿》載:梁大同六年“低鄉田皆築圩,足以御水,而澇也不為患,以故常熟”。這就是江蘇省常熟縣名的由來。唐朝中期以來,太湖地區圩田已發展成為有規格布局的成片塘浦圩田。南宋以後圩垸發展到珠江流域及湖南、湖北等地。元代《王禎農書》認為圩田能“捍護外水,難有水旱,皆可救御”。
圩田分布及類型中國的圩田主要分布在南方江、河沖積平原的沿江、濱湖地區,及受潮汐影響的三角洲地帶。按其自然地理狀況,圩區可分為3種類型:①濱湖圩區。主要分布在長江中游的洞庭湖、鄱陽湖周圍和江漢平原一帶,圩垸範圍大,堤身高,圩內湖盪多,溝港少,洪枯水位變化幅度大。②水網圩區。主要分布在長江下游、太湖流域及珠江三角洲一帶,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河網密布,圩區面積較小,堤身低,洪枯水位變化幅度較小,且受潮汐影響。③沿江圩區。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兩岸,地勢低洼,圩區面積大小不一,汛期江河水位高於地面,時間長達3~5個月。自流排水困難,部分傍山近崗圩田,還受山洪威脅。
排水措施 在防洪的前提下,圩區排水措施可概括為排水、滯蓄、控制地下水位3方面:
①排水。指在圩區內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統,排除暴雨產生的內澇水,通常採用自流排水和機電抽排兩種方式。先充分利用圩內地形和圩區內外水位變化的有利條件,爭取自流排水和高、低地分片排水,減少低地積澇。在傍山圩田還應沿山、圩分界線開挖撇洪溝,攔截山洪,避免入圩。在高、低片之間也可有縱溝相連,並建閘調控,使高低地分片排水,或將高水引向低片抽排(見圖)。圩區排水溝出口處應建立涵閘和提水泵站,暴雨時開啟涵閘實現自排,當外水位高于田面時關閉涵閘,開機抽排。排澇泵站可同灌溉泵站結合建設,實現一機多用,一站多用。在5~10年一遇的排水標準下,圩區每平方公里的排水量約為0.3~0.8米3/秒,抽排裝機容量約為15~30千瓦。

②滯蓄。指利用圩內溝、河、湖、窪水面臨時滯蓄由暴雨產生的澇水。即在暴雨來臨前,降低河網水位,以備滯蓄澇水,減少抽排流量。在建立圩內排水系統時,對原有湖窪水網不能隨意廢除圍墾。在利用水稻田滯蓄澇水時,蓄水深度及蓄水時間以不超過水稻生育期允許的耐淹水深為限。
③控制地下水位。當外河水位高於地面積水位時,降雨徑流排泄不暢,必須採取措施降低或控制圩內地下水位。常用的是明溝排水暗管排水,利用圩田內的末級固定排水農溝和配套的田間墒溝網,以控制地下水位。排水農溝深為1.5~2米,間距為200米左右。在水旱田分界處也應挖隔水溝,溝深1~1.5米,以攔截稻田滲水。圩區暗管排水,暗管埋深一般為1.2~1.5米,比降為1/1000,間距8~16米。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