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音

基本信息

詞語信息

【詞目】土音
【拼音】tǔ yīn
【基本解釋】
[local accent] 地方口音
五方土音。——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近義詞】:土音 - 土話、土語、鄉音、方言

詳細解釋

1. 金、木、水、火、土五音之一。
《晉書·律曆志上》:“五音十二律:土音宮,數八十一,為聲之始。屬土者,以其最濁,君之象也。”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納音》:“然五行之中,惟金木有自然之音,水、火、土必相假而後成音……故金音四九,木音三八,水音五十,火音一六,土音二七。”
2. 地方口音,方音。
蕭穎士 《舟中遇陸棣兄》詩:“但見土音異,始知程路長。”《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自實急了,走上前去,說了山東土音,把自己姓名,大聲叫喊。”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邱生》:“今與娘子應答,又甚清楚,想前操土音,今說官話也。”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一回:“佛庫倫命以愛新覺羅四字。愛新覺羅,是長白山下居民的土音。”王西彥 《人的世界·第五家鄰居》:“那對從鄉下來的母子,滿口土音,完全無法聽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