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臘肉

土家臘肉,土家人家家都興餵年豬,主要是圖過年時有肉吃,過年吃不完的,土家人便把它製作成臘肉,不僅便於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臘肉放在鍋里烹煮,香飄十里,勾人食慾,是土家人平時招待客人擺在席上的主菜。

基本信息

 土家人家家都興餵年豬,主要是圖過年時有肉吃,過年吃不完的,土家人便把它製作成臘肉,不僅便於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臘肉放在鍋里烹煮,香飄十里,勾人食慾,是土家人平時招待客人擺在席上的主菜。
土家臘肉的製作方法是:
(1)將豬肉分成三至五斤(或更大)的塊,便於入味和加工儲藏;
(2)把鹽炒黃,加花椒炒出香味出鍋;
(3)把肉用溫鹽抹勻,放入盆中,將盆底的肉皮朝下肉朝上,面上層的肉皮朝上肉朝下排放整齊,每3~5天翻一次,10天后瀝乾水分掛到熏房中;
(4)用松柏枝加核桃殼、花生殼、桔子皮等柴草料進行煙燻烘烤,月余後待肉變棕紅時即可。
熏好的肉應該放在通風處,可保存兩至三年不變質,名曰“臘肉”,也稱“土家臘肉”。土家臘肉色澤焦黃、肉質堅實、薰香濃郁、風味獨特。
食用時,取肉在火上將肉皮燒焦黃,放在溫水中將皮泡軟,刮洗乾淨備用。
臘肉的烹調方法比較多,不同部位不同,排骨、豬蹄一般用來燉,製作火鍋;其它部位一般用來與鮓廣椒、蒜苗、山野菜、小米一起炒、蒸而食。比較有名的臘肉菜品有:小米蒸年肉、鮓廣椒炒臘肉、糖年肉、蕨粑炒臘肉、臘蹄子火鍋等。特別是大蔥爆炒臘肉,醇香可口;糯米燜臘肉,噴香撲鼻;青椒炒臘肉,色香味美;水豆腐燉臘肉,湯清味爽。
臘肉分布

臘肉是湖北、四川、湖南湘西、江西、貴州、陝西的特產,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據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張魯稱漢寧王,兵敗南下走巴中,途經漢中紅廟塘時,漢中人用上等臘肉招待過他;又傳,清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避難西安,陝南地方官吏曾進貢臘肉御用,慈禧食後,讚不絕口。 加工製作臘肉的傳統習慣不僅久遠,而且普遍。每逢冬臘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戶戶殺豬宰羊,除留夠過年用的鮮肉外,其余乘鮮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醃入缸中。七~十五天后,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滴乾水,進行加工製作。選用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或柴草火慢慢燻烤,然後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熏乾而成。或掛於燒柴火的灶頭頂上,或吊於燒柴火的烤火爐上空,利用煙火慢慢熏乾。西部地區林茂草豐,幾乎家家都燒柴草做飯或取暖,是熏制臘肉的有利條件。即使城裡人,雖不殺豬宰羊,但每到冬臘月,也要在那市場上挑那上好的白條肉,或肥或瘦,買上一些,回家如法醃製,熏上幾塊臘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燒柴火,便托鄉下親友熏上幾塊。
由湘西鳳凰的松桂坊的臘肉最為出名,松桂坊是清末年間,湘西御廚王大川的臘肉做法為之讚嘆,道光皇帝驚為“天食”,後來創立了“松桂坊”由於湘西“土匪”的出現導致“松桂坊”面臨危機,2009年松桂坊從新建立。2009年末建立淘寶網,挖掘了“第一桶金”2010年松桂坊公司慢慢的從新走向正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