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採樣

土壤採樣是指採集土壤樣品進行化學和物理分析測定,為土壤污染的調查和研究提供基礎數據。 從而根據需要有效改良土壤!

土壤採樣

土壤採樣是指採集土壤樣品進行化學和物理分析測定,為土壤污染的調查和研究提供基礎數據。 從而根據需要有效改良土壤!

正文

採集土壤樣品進行化學和物理分析測定,為土壤污染的調查和研究提供基礎數據。
採樣點 在了解污染源、污染方式以及污染歷史和現狀的基礎上,全面考慮土壤的類型、成土母質、地形、天然植被或農作物等情況安排採樣點。採樣點的布置方式如圖1。如果田塊不大、形狀規則,可用對角線法和梅花形法;如田塊形狀不規則,地形有變化,或面積較大,可用棋盤式法或蛇形法。力求採樣點的情況能代表主要的土壤類型及其污染程度;同時要採集未受污染的土壤作為對照。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既有因距離污染源的遠近而引起的水平差異,還有因時間和其他因素的不同而造成的垂直差異,因而還要根據土壤剖面層次分層採集土樣。土壤剖面分層要考慮到各類土壤的發生層次,並考慮土壤不同的機械組成、結構、有機質含量等,選擇最有代表性的均勻的層次部位採集土樣。有時為了完整地反映污染物在剖面中的分布特點,採取連續採樣法。例如表層土以每5厘米為一單元分層,心土和底土以每5或10厘米為一單元分層,進行連續採樣。一般先取底層土樣,再向上逐層取樣。
採集土壤樣品的時間和數量,視採集的對象和目的而定。如為測定某種農藥殘留量,要在當年施用這種農藥前採集,或者在作物成熟時、與植物樣品同時採集。由於研究目的不同,對土壤樣品的採集也有不同的要求。如研究土壤物理性質,要求採取原狀土樣,即所采土樣應保持其自然結構和水分狀態。研究土壤水分和農作物產量的關係,要求在各個生長期採集深2~3米處的土壤樣品。為研究土壤形態特徵,要求採樣層次間界線清楚,能觀察到各發生層的結構、質地、新生體、地下水位等。研究土壤化學性質用的土樣,只要求在特徵深度處能採到足夠數量(如1~2公斤)的樣品,而不必保持原來的形狀。
採樣器 土壤採樣器有許多種類。採集農地或荒地表層土壤樣品,可用小型鐵鏟。研究土壤一般物理性質,如土壤容重、孔隙率和持水特性等,可利用環刀。環刀為兩端開口的圓筒,下口有刃,圓筒的高度和直徑均為5 厘米左右。最常用的採樣工具是土鑽。土鑽分手工操作和機械操作兩類。手工操作的土鑽式樣甚多,有採集淺層土樣的矮柄土鑽,觀察1米左右土層內剖面特徵的螺絲頭土鑽,後者進土省力,尤其適用於觀察地下水位變化,但採集土樣量小。採集供化學分析或不需原狀土的物理分析用的土樣時,用開口式土鑽。採集不破壞土壤結構或形狀的原狀土樣,用套筒式土鑽(圖2)。機械采土鑽由馬達帶動,使鑽體進入一定深度的土壤,然後將土柱提上,平放觀察,按需要切割采樣。土柱直徑可以用不同直徑的鑽體控制,如5厘米、10厘米或更粗。機械鑽效率高,可節省人力,但不及手工鑽靈活、輕便。

配圖

相關連線

土壤採樣涉及到的技術http://www.fert.cn/news/2008/4/18/20084181621765409.shtml

土壤採樣注意事項http://zhh15592718188.blog.163.com/blog/static/17385550920101039341359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