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泊窪水庫

團泊窪水庫

團泊窪水庫位於天津市靜海縣境內東部地區,地處靜海和西青交界處,是一座大型平原水庫,總長33.56公里。因清朝乾隆皇帝曾來此巡遊,遂又稱作乾隆湖。 1978年,在團泊窪的基礎上建設了具備蓄洪能力的團泊窪水庫,團泊窪水庫是著名的鳥類自然保護區,水域遼闊,環境清幽,水產資源及水生物蘊含極廣,盛產魚蝦,棲息著40多種珍禽,其中有國家一類珍禽白鸛、黑鸛、大鴇,二類珍禽海鸕鶿、大天鵝、疣鼻天鵝、鴛鴦、灰鶴等。每年候鳥遷徙的時節,會有大量的候鳥[隨季節不同周期性進行遷徙的鳥類]在此聚集,其時可是觀賞鳥類的大好時機,是聯合國野生珍禽保護區之一,天津市十大旅遊景區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團泊窪水庫團泊窪水庫
團泊窪水庫是著名的鳥類自然保護區,位於靜海縣東部。水庫建於1978年,是一座大型平原水庫,總長33.56公里,內設植葦防風平台。天津市團泊窪水庫屬華北平原濱海鹽鹼性水庫。1989年多學科綜合調查的結果表明:該水體中營養鹽類含量氮高磷低,挺水植物藨草蘆葦為主要初級生產者,浮游生物種類貧乏,現存量不高,周叢生物豐富。結果還表明,該水體仍有較大漁產潛力。應從調整魚類種群結構著手,充分而合理地利用水體中的可更新資源,使漁業、環境協調發展。

這裡水域遼闊,環境清幽,水產資源及水生物蘊含極廣,盛產魚蝦,棲息著40多種珍禽,其中有國家一類珍禽白鸛、黑鸛、大鴇,二類珍禽海鸕鶿、大天鵝、龐鼻天鵝、鴛鴦、灰鶴等。每年候鳥遷徙的時節,會有大量的候鳥在此聚集,其時可是觀賞鳥類的大好時機。

團泊窪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利。據專家介紹,該水庫不久前發生水質變化的原因是:由於自去年以來,較長時間無有效降雨和補水,加之今年春季風力大、氣溫低,造成水體內有益浮游生物和藻類物質相對減少,使水體發生變化,給漁業生產帶來一定的影響。對此,靜海縣水利部門與本市水利專家、水產科研人員對水質進行了化驗分析,採取物化方法改變了水質條件。

為保護良好的水生態環境,該縣在庫區增設了水質長期觀察點,投資設立魚、蝦、蟹類水中網箱,定期對水生物進行觀察分析。該縣發揮水庫周邊地區濕地生態循環良性發展的作用,在強化庫區管理的同時,以庫區為依託,加強魚、鳥類資源的繁衍和保護,使之成為本市南部的生態明珠。

地域特點

團泊窪水庫團泊窪水庫

該窪地處天津市靜海縣和大港區境內,區內地勢是,西南高、東北低;地面最低高程1.0米左右,可防100年一遇洪水。

團泊窪位於獨流減河南側,也稱為運東大三角地區,歷史上常年積水,盛產蘆葦。是大清河,子牙河洪水匯聚西三窪後超量洪水的分洪場所。該窪地處天津市靜海縣和大港區境內,區內地勢是,西南高、東北低;地面最低高程1.0米左右。

設計滯洪水位小卞莊為4.5米,滯洪量16.11億立方米,受淹面積684.22平方公里。1963年8月上旬,海河南系發生特大洪水,當南運、子牙、大清三河100多億立方米洪水匯注天津市外圍西三窪時,賈口窪水位猛漲,對天津市和津浦鐵路構成嚴重威脅,於8月20日16時,適時地破開南運河兩堤,運用津浦鐵路25孔橋分泄賈口窪洪水,向團泊窪分洪後,於8月30日18時至31日18時,25孔橋下最高水位5.81米。小卞莊最高水位5.54米。25孔橋分洪道最大分洪流量達3380秒立方米。8~9月經該橋泄洪入海總量達75.41億立方米。

團泊窪西靠南運河,北靠獨流減河右堤,東南至馬廠減河左堤,是一個三角封閉窪淀。設計滯洪水位小卞莊為4.5米,滯洪量16.11億立方米,受淹面積684.22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團泊窪水庫團泊窪水庫
團泊窪旅遊景區位於靜海縣城區東部,總面積為61.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為9.5平方公里,水庫水面面積達52平方公里。是著名的鳥類自然保護區。水庫是一座大型平原水庫,總長33.56公里,內設植葦防風平台。這裡其中有國家一類珍禽白鸛、黑鸛、大鴇,二類珍禽海鸕鶿、大天鵝、龐鼻天鵝、鴛鴦、灰鶴等。每年候鳥遷徙的時節,會有大量的候鳥在此聚集,其時可是觀賞鳥類的大好時機。

團泊窪鳥類自然保護區即天津靜海團泊窪水庫,建於1978年,總面積約6000公頃。位於靜海縣東部,獨流減河以南,青年渠以北。水庫總長33.56公里,壩高4.3米,頂寬10米,內設植葦防風平台。水庫占地約6.7平方公里,蓄水水源來自南運河、大清河及黑龍港河瀝水,庫容9800萬立方米。環境清幽,綠化宜林面積80公頃,水域遼闊,養魚面積0.47公頃,水產資源及水生物蘊含極廣,盛產魚、蝦、蟹等。團泊窪鳥類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6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為51平方公里。因其水產資源及水生物如浮游植物、浮遊動物、底棲動物、水生管類植物蘊含極廣,棲息著40多種珍禽,為各種鳥類的棲息繁衍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

團泊窪鳥類自然保護區鳥類多達38科164種,其中有國家一類珍禽白鸛、黑鸛、大鴇3種,二類珍禽海鸕鶿、大天鵝、龐鼻天鵝、鴛鴦、灰鶴等。每年春秋兩季還有成千上萬的候鳥在此路過停歇。成立於1998年的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工作站開展珍惜鳥類的生態、種群分布、數量變化等研究,定期組織鳥類資源調查,掌握鳥類資源消長變化情況和鳥類遷徒路線,發揮團泊地區鳥類優勢,與國外鳥類專家進行交流,使這一地區成為對外聯繫的視窗。

團泊窪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利。

主要景點

團泊窪水庫團泊窪水庫
(一)極具考古的古老寨堡:太平寨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但在太平寨山頂還保留有當時修建的古寨房,古建築不下百間,從寨房、寨牆的布局結構來看,足見其規模的龐大。極具有旅遊觀光和考古價值。

(二)奇秀可餐的自然風景:在太平寨的各個側面有一處處山明水秀的自然風景。如“飛泉迎陽”、“水簾羅漢”、“金庭玉洞”等諸景;有“鷓鴣鑽天”、“鷂子翻身”、“獅子岩”、“龍頭岩”等奇石;有與當地古長城相連的“牛角山”、“九個彎嶺”、“映花尖山”、“蠻王寨”、“英王寨”等險峰;在太平寨山腳下還有與太平寨交相輝映的龍王寺水庫,似一天然湖泊,庫水清澈透明,藍似天空,可謂世間仙景,人間樂園。

(三)可供尋謎探幽的原始森林:在太平寨東面山谷中有面積約100畝的原始森林(太平寨地區原是一片原始森林,1958年前森林面積龐大,1958年大辦鋼鐵,森林大部分被毀)。原始森林中以馬尾松居首,且滿山遍野皆是。棵棵馬尾松高大挺拔,軀幹參天,非兩人不可合圍。走進原始森林,上不見天日,下不見地皮,灌木從生,極其茂盛。據說至今無人從林中穿透。林中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生態系統完整,奇樹異木、奇花異卉比比皆是。柴胡、葛根、紫素、二花、伏苓等百種異草奇藥盡藏其間。由於太平寨森林茂盛,蔭天蔽日,四季鬱鬱蔥蔥,自然環境良好。加上地理位置和氣候適應各類飛禽走獸棲身的緣故,引來百類鳥獸棲身。在太平寨一帶常常有野豹、野豬、豬獾、狼、狐狸、山羊等各種野獸出沒,常常看見有貓頭鷹、錦雞等不知名的鳥類飛翔,各種飛禽走獸不下百種。走進原始森林,呼吸的是新鮮空氣,似一天然氧吧,人們頓覺神清氣爽、精神煥發,真是探討大自然,回歸大自然修身養性、旅遊休閒的好去處。

(四)內地罕見的古長城:有詩曰:“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少人因為沒有機會一睹北京城外古長城的雄偉風采而遺憾。但太平寨為你提供了一個遊覽古長城雛形的機會。太平寨的古長城修在與太平山相毗鄰的群山頂部,全部用石料砌成,高約2米,寬約1.5米,連綿10餘華里,其氣勢雄偉壯觀,在內地實屬罕見。至於太平寨的古長城始建於何年,為何而建,特別是有幾處古長城修建在懸崖峭壁處,那重量過千斤的大石塊,這在當時是如何運上山的,又是如何建的,目前尚無證可考。太平寨有多井字形拱券結構敵樓六座、墩台一座、登城便門一座。登城便道有一個小瓮城,瓮城內周圍鐫修長城贊助碑,碑上鐫刻捐資贊助修復長城的單位、集體和個人名單。瓮城前廣場兩側土崗上,塑有高8.5米的明末戍邊修城名將、薊州總兵戚繼光花崗岩塑像,身著戎裝,氣宇軒昂。瓮城西面三岔牆,有一段向外延伸30多米,設一敵台,稱哨樓。三岔牆水洞處,城牆突然下伏,繼而又隨山勢插入雲霄。長城最西端有一方形石樓,名寡婦樓。傳明隆慶年間戚繼光曾徵調河南軍士繕修長城樓台,時有十二名婦女結伴尋夫捐資修建了這座敵樓,後人傳稱為“寡婦樓”。樓兩層,高13米,四大磚柱將樓隔成四個拱形大廳,四面有拱券箭窗。樓上層建有長方形小屋,西端裝飾龍頭,四面有檐角蹲伏陶製麟、鳳、獅等動物模型,四周築雉堞垛口。長城內側有一牆圍子,名“養馬閣”,為古代養馬處。

團泊窪水庫團泊窪水庫

(五)“龍王城”堡古地道:在太平寨山麓,龍王寺水庫南邊,有一座山叫“龍王城”,其頂部約有500平方米,全部用石頭砌成碉堡狀,碉堡內有循環地道,地道寬約1米,高1.6米,可行人,現大部分保存完好。據安陸縣誌記載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縣境有高竅、祟頭、傅家、大鶴山、小鶴山、太平山、杏花尖山、龍窩、自由山、月落嶺、黃金、萬福山、扁腦山(大安山)、烏嶺山、吉陽山、槎山、壽山、三陂港等18座堡寨,太平山堡寨便是其中之一,堡寨的古地道中國南方難以尋覓。其建築年代也有待考證。

(六)南山山谷九龍泉:太平山寨中泉水豐富。相傳,太平寨的南山是一片風水寶地,山谷中有九條龍盤住鋸守著。九龍居住之處一年四季都有泉水從石縫中流出,俗稱“九龍杯泉”。特別是“老龍泉”,泉水有約一茶杯粗,據有關部門化驗,水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水質純淨甘冽。夏天,泉水清澈,甘甜爽口,沁人心肺。冬天,泉水溫暖,從不結冰。

(七)深幽難探梅花洞:在太平寨的南側有著名的溶洞——梅花洞,據《德安府志》記載:“梅花洞在府西八十里太平寨校馬場南,洞深里許,高如廈屋,石壁仿佛有彌勒像,再進則水聲如崩濤怒瀑,從山頂四注而不見水,又進則一池似為龍蟄,常有誤驚者,自覺四沖,炬火盡滅,自後無敢探其幽者”,由此可見梅花洞之奇、險、神。

(八)千年古剎石岩寺:在太平山梅花洞南面有兩座山,由於兩山對峙,似兩扇石門,故曰石門山。石門山之間原有一寺,名曰石岩寺。清人沈會霖《石門寺詩並敘》曰:“城西九十里,由梅花洞折而南,崇山屏立,中容澗水,怪石森森,屹立如龍象,俗曰濁潭。又,兩山對峙,亦曰石門。”寺以山名,故曰石門寺,或曰石岩寺。寺已廢。相傳,張三豐真人曾在此修道,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曾雲遊到此,並賦有《石岩寺詩》一首八韻,可惜詩已失傳,挖掘至今尚未有果。

(九)清朝古宅建築群:在太平寨附近,有一自然村灣,名曰鄧家灣房屋。相傳,鄧家灣房屋建於1871年,即清朝同治年間。占地面積3000餘平方米,建房60餘間,現保存比較完整。據文物專家們說,該房屋是安陸市唯一從修建到現在沒有重修古民居。其房屋坐北朝南,分兩院三層。正屋主建築為二層青磚木樓結構,正堂的每塊磚上“同治十年,歲次辛未,鄧玉峰造”的字樣清晰可見。鄧家灣子大門口有粉白的大照壁,大門為紅邊黑漆,大門上飾有浮雕銜環。八字形粉紅色大照壁左右兩邊有雌雄石獅一對守護(“文革”中被毀,)門前設有下馬石。一進大門便可見一石鋪甬道直達二門,大門與二門之間的兩邊是廂房,廂房兩面又各有配房,各自自成一體。進到二門又是庭院,大院內卵石鋪地,石階四通八達。穿過院子,再上數級台階方可進入正堂。正堂前的下水道暗道一直通到村外,下水道最寬處可走人,鄧家灣房屋興建距離現在已近140餘年,可如今看來其風格獨特匠心獨具的設計仍然讓人感慨萬分。

(十)美麗的神話傳說:在太平寨一帶有很多美麗的神話傳說。如《獅子岩》 、《龍頭岩》、《蠻王寨》、《英王寨》、《九龍戲水》、《梅花仙女》等。尤其以梅花洞為題材的傳說居多。《窮秀才尋找梅花仙女》便是其中之一。今天的太平寨依然是濃蔭蔽日,古木參天。歷史上構築的石寨、石屋、石堡仍歷歷可見。山下還保存有較為完好的清同治年間的房屋建築。山上的泉水資源也十分豐富,最著名的有老龍泉、九龍杯泉,均位於太平寨的深山狹谷中,特別是老龍泉,一年四季一茶杯粗的泉水從石縫中流出,水質純淨甘冽,冰甜爽口,泌人心肺。興建於山腳下的龍王寺水庫,則似一天然湖泊,給山寨平添了幾分詩情畫意。今日的太平寨,是人們回歸自然,尋幽探勝的好去處。

發展現狀

團泊窪建設中的設施團泊窪建設中的設施

2006年被列為天津市8大重點旅遊景區,並經行總體開發規劃成旅遊區,總投資達7億元,從2006年至2013年,共分3個建設階段。一是從2006年至2007年,為旅遊產業提升期。此階段中,團泊窪旅遊景區要進一步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景區服務功能。二是從2008年至2010年,為旅遊目的創建期。以北京奧運為契機,充分發揮京津的區域優勢,提升景區在華北地區及環渤海地區的知名度。配合天津市“環城藍帶”的建設,使團泊窪旅遊景區成為天津旅遊帶上的一個重要節點。三是從2011年至2013年,為遊憩綜合體成熟期。通過旅遊產業的發展和團泊窪的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提升,帶動團泊窪地區商業、社區等事業的綜合發展。最終形成一鎮、一帶、五區,即休閒旅遊特色服務集鎮;位於團泊窪北岸與獨流減河之間,以自然風光為基礎的新桃源國際公社休閒帶;團泊窪國際會議區、西岸生態人居社區、南岸濱水遊樂區、鳥類保護區、東岸體育運動度假區。該建設項目將使天津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水韻”城市和最大的康體運動基地。

2005年開始在團泊窪風景區建湖心島國際旅遊中心,占地33萬多平方米,建設規模10餘萬平方米。規劃設計方案由澳大利亞DBI國際設計集團公司完成。由天津市金虹置業發展有限公司和美國瑞金亞太財務投資公司聯合打造的團泊窪湖心島國際旅遊中心,提升了地區的旅遊價值和生態保護質量,使之成為集生態觀光、健身娛樂、休閒旅遊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和生態保護的典範性區域。

湖心島規劃設計的理念,以水為載體,強調趣味性,水+風帆+燈塔形成島中島,塑造地標型建築群。島以內河分隔為島中島的格局。高16層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燈塔型五星級酒店設於島的南側,與湖景交相輝映。酒店通往娛樂中心的貴賓通道以一座“海底世界”相連線,珍奇的海洋生物將為景區平添幾分神奇色彩。1萬平方米的會展中心坐落於島的北部。1.5萬平方米威尼斯萬國食廊設於湖心島最為突出。水岸相接處將建有1萬平方米帆船運動俱樂部。湖心島北部設有1.5萬平方米別墅式住宅群落。島上修建無空氣污染的環島輕軌,貫通整個湖心島。此外,島上還設有污水處理廠等環保設施,以保障這裡的環境質量不受損害。

其他建設

團泊窪大力發展節水型農業,吸引了上海光華集團開辦了天津光華實驗學校團興農牧業有限公司和吉盛養殖公司在此建立了全國最大的種羊基地,開發了職工療養康復中心和觀光大棚項目。明媚春光里的團泊窪,天更藍,草更綠,各項配套設施完好、環境幽靜、空氣品質好、交通便利,還擁有豐富的土地、房產和地熱資源,並建設成為高科技生態型農業及旅遊度假基地

應急搶險

工程搶險
南運河在我縣境內共有險段72處,長32055米,其中左堤31處,長13632米,右堤41處,長18423米,尤其是陳官屯鎮曹村村南240米處,迎水面是彎道、單堤,背水面是葦塘,且陡,非常危險。南運河險段多,且分散,均為彎道沖刷、單堤後潰。獨流減河共有險段6480米,尤其是團泊水庫段為兩水夾一堤。馬廠減河共有險段280米。各沿河部分閘涵年久失修,設備老化。在發生險情時,迎水面用鐵絲籠或排體,背水面做戧除險。在縣防汛指揮部統一指揮下,由縣防汛指揮部隨時派預備隊支援。
搶險人員由部隊、武裝部、專業搶險隊及各鄉鎮搶險人員組成。所用搶險物資由縣物資部門準備,縣交通部門負責運輸。河道堤防及穿堤閘涵,在高水位時可能會發生重大險情,應加大河道堤防及穿堤閘涵的巡視特別是對險工險段及病險閘涵的巡查力度,建議提前處理,以加固堤防和穿堤閘涵。可採取灌漿、開挖重築或加固的方法。
人員救生
對團泊窪蓄滯洪區內的人員救生,可採取部隊和當地民兵相結合的方式,用船沿村莊巡查。
人員返遷與善後
人員返遷的時機、措施、組織落實:當洪水退卻後,可組織轉移民眾返回家鄉。縣防辦與市防辦、寶坻區防辦協調,會同寶坻區政府、公安、衛生、民政、交通等部門,組織轉移民眾有步驟、有順序地回歸家園。按照《蓄滯洪區運用補償暫行辦法》的規定,縣防辦會同縣民政、當地政府、村開展居民財產損失登記、核實並及時開展居民財產補償工作。檢查團泊窪圍堤、閘涵及水毀工程,及時上報水毀項目。

天津轄區內水庫

水庫,是起到防洪、蓄水灌溉、供水、發電、養魚等重要作用的水利工程,天津市轄區內各水庫除負擔天津市城鄉供水任務外,也日漸演化為自然景觀資源,成為天津市民釣魚、郊遊、休假的目的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