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60戰略轟炸機

圖-160戰略轟炸機

圖-160戰略轟炸機,又稱:圖波列夫圖—160(Tupolev Tu-160)是俄羅斯的變後掠翼重型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北約對其的代號為“海盜旗”(Blackjack)。俄羅斯空軍稱其為“白天鵝”(White Swan)。1981年12月18日首次試飛。由前蘇聯共實際生產35架,約有16架在俄羅斯空軍服役。

簡介

俄空軍目前裝備有16架圖-160超音速戰略轟炸機俄空軍目前裝備有16架圖-160超音速戰略轟炸機

圖-160戰略轟炸機{俄文:Туполев Ту-160,北約(NATO)代號“海盜旗”(Blackjack)}是前蘇聯研製的一種可變翼式超音速重型轟炸機。其結構上類似於美國B-1“槍騎兵”(Lancer),但與B-1B型相比,它在作戰半徑及有效負載方面卻有了顯著提升。它是有史以來最重的可變翼式飛機。

1987年編入駐紮在蘇聯普瑞魯基(Priluki)的“第184禁衛轟炸機旅”進入現役,圖-160戰略轟炸機是蘇聯研製的最後一種戰略轟炸機,現在卻仍在生產,至少有16架正服役於俄羅斯空軍。

圖-160戰略轟炸機被它的駕駛員暱稱為“白天鵝”,不僅因為其優良的可操控性,大概也有它通體無光澤白色迷彩的原因。儘管有幾種民用、軍用運輸機更加龐大,圖-160卻在現役的軍用重型轟炸機中保持了最大總推力、最大起飛重量,以及高速最快、有效負載最大的記錄。

歷史

設計

俄羅斯圖-160戰略轟炸機生產車間俄羅斯圖-160戰略轟炸機生產車間

圖-160是由圖波列夫設計局於20世紀70年代開始設計的變後掠翼重型超音速戰略轟炸機,估計該機是在70年代初圖-22M轟炸機首次試飛後開始研製的。TU-160的研製是採用招標的方式進行的,參與招標的有圖波列夫設計局、米亞設計局和蘇霍伊設計局。圖波列夫設計局提出的方案是在TU-144超音速旅客機的基礎上發展的;米亞設計局提出的設計稱為M-18方案;蘇雷伊設計局提出的方案是在T-4飛機轟炸機基礎上的改進設計。

誕生

當時空軍認為M-18設計方案是比較好的,但是考慮到圖波列夫設計局具有大型轟炸機的設計經驗和生產能力,所以最後決定還讓圖波列夫設計局在M-18方案的基礎上研製TU-160戰略轟炸機,批量生產廠家為喀山飛機製造廠。原型機1981年12月19日首飛,1987年5月開始進入部隊服役,1988年形成作戰能力,替代米亞-4和圖-95飛機執行戰略任務。據信至1992年時生產40架以後暫時停產。

圖-160_結構圖圖-160_結構圖

位於薩馬拉的Motorostroitel公司於1994年關閉了這款發動機的生產線。從那以後,公司只負責這款發動機的大修和關鍵的製造技術。由於圖-160飛機的訓練量很少,因此公司只維修了28台發動機。

重啟生產線‎

2006年,俄羅斯空軍發起了一項圖-160飛機的大修和升級項目,目的是確保在2020—2025年PAK開始服役前,保持16架超聲速轟炸機的作戰能力。

2007年以來,俄羅斯恢復了其轟炸機隊的巡航飛行任務,這使得發動機有所磨損。

系統結構

布局

圖-160是俄羅斯戰略轟炸機主力圖-160是俄羅斯戰略轟炸機主力

圖-160戰略轟炸機採用變後掠翼布局,機翼較低,採用翼身融合體技術。機翼固定段前緣的後掠角較大,呈弧線形,直到機頭座艙的兩側。可動段的後掠角度手動選擇,範圍從20°到65°,當機翼全後掠時,兩側後緣襟翼的內段向上豎起,如同一對大翼刀,機翼的可動段上有全翼展前緣襟翼,後緣有較長的雙縫襟翼及插入式下偏副翼。全動式後掠平尾安裝在垂尾與背鰭的交界處,位置較高。平尾以上的垂尾段也是全動式的。平尾與垂尾交界處的後部有一錐形整流罩,內裝減速傘。背鰭較大。翼身融合體結構為減少雷達反射波作了修形設計。機體結構大量使用了鈦金屬扭盒。

結構

機翼與機身連線結構的前後各有一個長10米的彈艙。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的雙輪前起落架向後收起,主起落架為小車式,每側有三對機輪。主起落架支柱向後收起,同時機輪小車沿著中間一對輪子的軸線旋轉90°,最後機輪小車與收起了的支柱平行地放置在艙內。有一個小尾輪,尾部配有一個減速傘。儘管如此該機的降落滑跑距離還是需要3050米。座艙內四名機組人員前後並列,每人有單獨的彈射座椅。座艙每側有一個窗,可向內向後開啟,以便地面通風。乘員從前起落架艙進入座艙

系統設備

圖-160的駕駛艙圖-160的駕駛艙

該機採用了電傳操縱系統,四名機組人員分別是正副飛行員、導航員和武器系統操作手。座位前後並列,均有單獨的0-0彈射座椅(能在0高度、0速度的情況下成功彈射)。飛行員使用操縱桿控制飛行,其他許多大型飛機上都採用方向盤。

圖-160動力裝置採用四台NK-321渦扇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137.3千牛,加力推力226.5千牛。進氣口裝有垂直的進氣調節裝置。該機最大燃油載量為160000千克。伸縮式空中加油裝置安裝在機頭上方。

圖-160的作戰方式以高空亞音速巡航、低空高亞音速或高空超音速突防為主。在高空可發射具有火力圈外攻擊能力的巡航飛彈(ALCM);防空壓制可發射短距攻擊飛彈,類似於美國的SRAM);該機還可低空突防,用核炸彈或飛彈攻擊重要目標。當然也具有常規轟炸能力,但限於武器系統發展不如美國全面,常規轟炸能力顯得不足。

機載設備包括電介質機頭錐內的導航/攻擊雷達,據稱有地形跟隨能力;機尾裝有預警雷達、天文和慣性導航系統、航行坐標方位儀;機前機身下部整流罩的前部是平板透明罩,裝有武器瞄準光學攝像機,以及主動、被動電子對抗設備等。機尾裝有預警雷達。另外該機還裝有各種主動、被動電子對抗設備。

圖-160上取消了尾部的自衛機炮。彈艙內可載自由落體武器、短距攻擊飛彈巡航飛彈等。機上有兩個12.80米長的武器艙,武器艙內的旋轉發射架可各帶6枚Kh55MS渦扇動力巡航飛彈(北約代號AS-15“肯特”Kent)。Kh55MS堪稱俄羅斯“戰斧”,與美國ALCM近似,射程達到3000千米,能帶20萬噸威力的核戰鬥部。後艙兩個旋轉發射架可帶24枚Kh15P短距攻擊飛彈,射程200千米,能帶250千克的常規戰鬥部。或者兩艙共掛載40噸普通炸彈。
由於它在結構上與同時期美國B-1轟炸機非常相似,因此被稱為紅色B-1。圖-160比B-1大而重,作戰方式與B-1類似,但是戰鬥力並不占優,主要表現在電子技術和隱身方面遠比B-1差。

衍生機型

圖-160的利器:巡航飛彈圖-160的利器:巡航飛彈

圖-160的各機型計畫都僅限於紙上設計,沒有開始產制,其中包括:

圖-160S:這個是設計用來作為預產的實驗機種。

圖-160V:以液態氫為燃料的機種,概與Tu-155相同。

圖-160 NK-74:改用NK-74發動機的長程飛行機種。

圖-160M:這一型加長機身以便攜帶長程速度5馬赫以上的Kh-90(3M25 Meteorite-A)“隕石”飛彈。

圖-160P (Tu-161):長長程護航攔截/戰鬥機。

圖-160PP:電子作戰機型,攜帶距外主動式干擾與電子反制系統(ПП - постановщик помех)。

圖-160R:戰略偵查平台。

圖-160SK:商用機種,用來攜載運輸以及發射“縴夫”火箭系統的專用機。

Tu-170:傳統轟炸機(用來迴避戰略武器限制談判中的“第二階段限武條約”(SALT-2)限制)。

服役

圖-160先進的可後掠機翼圖-160先進的可後掠機翼

蘇聯解體前,多數的圖-160布置在烏克蘭境內。據報導,烏克蘭從1999年底開始將8架圖-160交給俄羅斯,用於抵償欠俄羅斯的外債,另外附帶3架圖95MC戰略轟炸機和相關地面設施,還有575枚巡航飛彈。最後兩架圖-160於2000年抵達俄羅斯。另外俄羅斯還在緩慢的生產新的圖-160轟炸機,其中第一架已在2000年5月服役。

2003年9月18日,在俄羅斯薩拉托夫地區恩格斯空軍基地附近,發生了一架圖-160墜毀的嚴重事故,4名機組人員全部喪生。事後俄羅斯停飛了所有圖-160。俄空軍稱,引起事故的原因是一台新發動機機上著火。機組人員在事發時,駕駛該飛機遠離了有20000人居住的村落和巨大的地下天然氣儲存設施,避免了一場嚴重的環境災害。

目前(2010年),俄羅斯有16架圖-160轟炸機,計畫將它們服役到2030年。

主要技術數據

俄羅斯圖-160“海盜旗”戰略轟炸機俄羅斯圖-160“海盜旗”戰略轟炸機

機長:54.10米

機高:13.10米

翼展(全後掠):35.60米,(展開)55.70米

機翼面積(全展開):360.00平方米

重量及載荷

空重:118000千克

最大燃油量:160000千克

最大武器載荷:4000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2676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275000千克

最大著陸重量:155000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2000千米/小時(海拔12200米)1030千米/小時(海平面)

巡航速度:M0.9(13700米)

海平面最大爬升率:4000米/分

空中加油中的圖-160空中加油中的圖-160

實用升限:15000米

起飛滑跑距離:2200米

著陸滑跑距離:1600米(最大著陸重量)

最大無空中加油航程:12300千米

作戰半徑:2000千米(M1.5)

限制過載:+2.0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