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5S管理實務

圖解5S管理實務

《圖解5S管理實務》日本著名的現場管理大師大西農夫明所作,高丹譯,20094月1日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用最簡潔的語言揭秘了日本經濟騰飛的兩大工業法寶之一——5S管理。詳細介紹了如何在企業中創造5S活動的環境,以及如何順利推行5S活動並將其固化下來。書中有可操作性強的具體方法,以及說明5S活動實施細節的豐富圖表,非常便於讀者學習和實施。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日本著名的現場管理大師大西農夫明用最簡潔的語言揭秘了日本經濟騰飛的兩大工業法寶之一——5S管理。5S源於日語中的五個詞語—— 整理(Seiri)、 整頓(Seiton)、 清掃(Seisou)、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各取每

圖解5S管理實務
個詞語的開頭字母而得來。在各行各業中,5S都是基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無論是在生產現場、店鋪還是辦公室,5S都是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士氣和增加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本書將最具日本特色的現場管理模式呈現在大家面前,從我們身邊的5S開始,詳細介紹了如何在企業中創造5S活動的環境,以及如何順利推行5S活動並將其固化下來。書中有可操作性強的具體方法,以及說明5S活動實施細節的豐富圖表,非常便於讀者學習和實施。

作者簡介

大西農夫明,著名現場管理大師。現任ADVANCE經營株式會社董事。1949年生於日本兵庫縣。在神戶PANTECH株式會社(神戶制鋼的關聯公司,現改名為神戶制鋼環境SOLUTION株式會社)任職後,自1990年起開始從事以製造業為中心的經營諮詢事業。主要針對構建生產管理系統、提高生產現場的生產效率、零投訴化等現場實踐活動進行指導。大西農夫明以對5S本質的理解及其固化為重點進行的諮詢,得到業界的一致好評。 所著書籍有:《工廠管理人員如何使自身部門扭虧為盈》、《技術開發部、設計部部長科長工作必備實務手冊》,使我們的工作效率更高。

圖書目錄

第1章 弄清5S的基本內容

1.什麼是5S?

5S是自身的行動規範

5S是能否處理好工作、生活的晴雨表

2.增強客戶對公司或產品的信任感

營造整潔現場,讓客戶放心

消除浪費和失誤,讓員工放心

3.無須特殊培訓,即可馬上開始

與QC、QM以及豐田的改善不同,5S可以迅速展開行動

開展5S,不需要特殊知識

4.使身邊環境變得整潔清爽的活動

根本點在於:能否積極主動地將周圍的環境變得整潔清爽

企業領導層應該不遺餘力地持續推進5S

5.全員參與是不二法門

一個都不能少,全員團結一致,這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領導層的努力程度,直接決定5S效果的固化程度

5S實踐講座①

追求目標一致的5S

評價分數的差別就是追求目標的差別

統一目標,促進改善的深入

第2章 第1個S:什麼是整理

6.通過“整理”來消滅行動中的浪費

“整理”做不到位,會浪費50%以上的勞動力

明確界定不常用物品的標準

7.打消“沒準什麼時候用得到”的想法

堅決將“沒準什麼時候用得到的物品”從現場拿走

明確無用物品的處理方法,進一步向前推進“整理”

無用物品處理一覽表(實例)

8.清除用不到的物品就能減少浪費

首先劃分出用不到物品的暫時存放地點

立即扔掉明確的非必需物品

棄置物品清單(範例)

9.將整理深入到底——“棄置物品詳單”

按照“棄置物品詳單”處理非必需物品就會一目了然

“棄置物品詳單”的貼上方法

棄置物品處理一覽表(範例)

10.確定處理的時機和對象

以公司為單位來確定整理的標準

整理標準表範例

在固定的整理日,將不常用的物品從現場清除出去

5S實踐講座②

警惕“保險箱”里的蛀蟲

扔掉之後又後悔的情況是很少見的

過度“保險”就會喧賓奪主

第3章 第2個S:什麼是整頓

11.“整頓”就是打造沒有浪費的現場

進行“整頓”,可以減少麻煩,使現場變得更好

“整頓”是防止發生浪費的預防針

拿取檔案的作業中,尋找時間所占比例

拿出扳手的作業中,尋找時間所占比例

12.去除“個人占用”,拆除“櫃門”

消除個人占用物品

拆除櫃門,全部公開,使整頓的狀態一目了然

13.用定位、定量來持續“整頓”

首先明確存放物品的數量

將“定位”進行到底

存放地點和掃除工具一覽表範例

14.“易於查找,易於歸位”是關鍵所在

向書店和超市學習,建立明確的標識,使物品易於查找

各種“可視化”範例

使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將物品歸位

15.確定責任人及其職責分工

所有工作都要有明確的管理責任人

確定管理責任人的分工、協作

按負責區域劃分的業務分工一覽表(辦公室實例摘錄)

5S實踐講座③

一起制定規則

不要制定無法遵守的規則

既定的規則需要大家一起來遵守

第4章 第3個S:什麼是清掃

16.“清掃”——將幹勁帶入現場

“清掃”的起點,從現場變得整潔開始做起

乾淨整潔的現場可以讓客戶放心

各區域的乾淨程度一覽表實例(摘要)

17.從源頭進行治理,將“整潔”保持到底

首先判斷“污垢”、“散落”、“雜亂”的根源

看到髒亂的地方馬上進行清掃,這一點要嚴格遵守

18.準備好可以隨時使用的、得心應手的工具

只有能夠立即拿到所需工具,才能打造乾淨整潔的現場

將掃除工具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

19.讓“清掃”變成一種習慣

訣竅就是——在工作間隙的時候進行掃除

不能讓垃圾堆積成山

遵守工作現場規則的方法實例

20.確立不留死角的掃除計畫

定期清理死角

按照掃除分工表對全體員工進行分工

公共空間以及死角的掃除分工表實例

5S實踐講座④

掃除從領導者做起

乾淨整潔程度的差別就是領導層的差別

執著於掃除會使人成長

第5章 第4個S:什麼是清潔

21.“清潔”可以營造神清氣爽的現場

“清潔”就是將乾淨整潔持續下去的結果

“清潔”就是採取乾脆爽快的行動

22.注重儀表,工作績效自然會隨之提高

正確理解各個工作現場的著裝、儀表標準

乾淨整潔的衣服能有效避免污染

23.持續靈活運用檢查表,保證改善的不斷深入推進

通過檢查表來確認5S達到的程度

如果不檢查很快就會恢復原狀

檢查越深入,狀況就越好

24.兩大法寶,打造強有力的5S體質

通過“個人區域卡”明確全體員工的負責區域

5S區域分工一覽表(現場實例)

領導層巡查

5S實踐講座⑤

持續下去,必有收穫

對於5S來說,首先要行動起來,這是最重要的

認為“理所當然可以做到”,這才是最了不起的

第6章 第5個S:什麼是素養

25.遵循現場規則的“素養”

所謂“素養”,就是要切實遵守應該遵守的規則

採用強制手段,直到形成習慣為止

26.能夠帶來良好印象的“問候”

領導親自做出榜樣

每天早上,精神抖擻地進行“OASISU運動”

27.用“報·聯·商”來遵守約定

使全員理解,約定好的事情是決定行動的重要因素

現場的約定事項實例

將約定事項的基本“報·聯·商”徹底貫徹下去

“報·聯·商”的內容及實施時機一覽表實例

28.營造有利的環境,確保可以迅速切實地進行指導

打造可以馬上進行指導的、前景樂觀的現場

運用檢查表切實地進行指導

現場的檢查表(摘錄實例)

29.用心指導,促人成長

提醒注意,使對方得以成長

提升的步驟

培養“素養”,促人成長

個人成長記錄一覽表實例

5S實踐講座⑥

基礎和套用,哪一個更重要?

出乎我們的意料,很多人甚至“連基礎都不清楚”

如果希望接下來的工作能夠輕鬆順利的話,首先要把基礎打牢

第7章 將5S徹底固化下來的有效推進方法

30.領導層的態度與推進體制是5S活動的原動力

向全員展示領導層的積極態度,以此為出發點

根據職務決定各自的責任分工

5S活動推進體制實例

31.明確實施狀況,確定個人負責區域

領導層率先垂範,讓全體員工感覺到行動的決心

根據各5S負責人員而制定的分工一覽表範例

向全體人員分配各自的負責區域,明確責任以便事後跟蹤

辦公室的區域圖實例

32.製作檢查表,使所有人都清楚了解

根據各現場的不同狀況,分別製作適合的檢查表

5S的水平評價要保持一致

使標準達成一致的順序

33.幫助實現目標的關鍵——標桿區域

確定能夠一目了然的“標桿區域”

將標桿區域擴展開來

34.定期進行檢查,建立個人負責區域管理卡

領導層定期檢查

通過定期檢查來持續推進的方法

通過個人區域負責卡固化5S

附錄

5S評價檢查表(現場用)

5S評價檢查表(辦公室用)

精彩導讀

6.通過“整理”來消滅行動中的浪費“整理”就是處理掉身邊非必需的物品,消滅浪費。“整理”做不到位,會浪費50%以上的勞動力你是不是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一大堆平時用不到的物品中翻找需要的工具;或者在成堆的A4紙中找尋其他規格的複印紙。像這種翻找行為看似經常發生,其實是一種浪費。為了取得所需工具或檔案而重複進行的一系列的翻找和挪動工作,基本上占到了總工作量的一半以上。由於沒有進行整理而引發的浪費在工作中所占的比率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所以要進行“整理”來消除工作中的巨大浪費。明確界定不常用物品的標準打開我們的抽屜或者工具箱的蓋子看看,會發現常用物品和不常用物品混在一起。為什麼會有不常用的物品呢?無非是我們認為“以後會用得到……”而留下的。然而,這個“以後”具體是指何時,這種界定其實是非常模糊不清的,也正是由於這種模糊不清,導致了這些閒置物品始終難以進行任何有效的“整理”,而這種混亂的狀態也就會一直持續下去。那么,如何來確定“不常用物品”的標準呢?由於每個人的看法不同,這個標準並非單憑討論就能得以確定。但並不是說界定不常用物品的標準是不可能的,其實,我們只需根據“在目前工作中是否用得到”就可以確定了。因此,依照此標準,除了目前工作所需物品之外,其他都屬於非必需的物品。這樣我們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將所有的非必需的物品從工作現場中移走了。或許有人會說:“除了現在用得到的物品,其餘全部從現場拿走,僅以此為標準太過苛刻了。”如果這樣認為的話,我們也可以制定一個類似“一個月以上未經使用的物品就是不常用物品”的變通規則。但無論怎樣,首先移走現場用不到的物品,是非常關鍵的。7.打消“沒準什麼時候用得到”的想法在現場根本不需要的物品所占比例遠遠超乎想像。堅決將“沒準什麼時候用得到的物品"從現場拿走現場中不常用的物品之所以越積越多,其中一條重要原因就在於:我們總是覺得這些物品“沒準以後會用得到”,而實際上這些物品可能永遠都用不到,但卻一直原封不動地堆在那裡。這種認為“沒準什麼時候用得到”中的“什麼時候”,事實上就連我們自己也不確定。但是為了穩妥起見,我們寧願將其保持現狀,否則一旦“什麼時候”上司問起:“為什麼要把這些東西挪走”,可能還真不好回答。但是,“沒準什麼時候用得到”和“沒準什麼時候扔掉”都是一樣的道理,我們不應該瞻前顧後地考慮“什麼時候”,而是應該採取行動,馬上將用不到的物品從現場拿走,這才是最關鍵的。無論是已經存放了6個月還是1年的物品,我們不要總是想著以後會用得到,只要稍有這樣的想法,就可以馬上將其判定為最近在現場不會使用的物品。打消“沒準什麼時候用得到”的想法,是“整理”的基本原則之一。明確無用物品的處理方法,進一步向前推進“整理”當我們區分必需物品和非必需物品時,會發現有一些物品是根本無法使用的。如果將這些無法使用的物品再進一步細化分類,可以分為“待修物品”、“無法修理物品”、“尺寸樣式已變更物品”等。歸納一下,像這種無用物品仍然在現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原因大致如下:①沒有進行固定資產上的廢棄處理;②維修預算不夠或者處理方法不明確;③維修後仍無法正常使用;無論怎樣,把無用物品放在現場就是缺乏管理的證據。管理不到位是削弱5S活動士氣的一個重要原因,必須要加以避免。對於維修後仍無法正常使用的物品應該立即處理掉,而對將來要用的物品應提前予以維護。明確無用物品的處理方法,徹底地進行整理,這與公司全面推進整理是密不可分的。8.去年高出永不倒的物品就能減少浪費用不到的物品越多,浪費就越多。考慮清理的方法。首先劃分出用不到物品的暫時存放地點進一步“整理”的話,有人可能就會認為“雖然現在不用,下次也許會用得到”。無論他人如何勸說“用不到的東西就要扔掉”,當事人也會強調:“如果是簡單能扔掉的東西早就扔掉了,就是因為覺得還會有用才留下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消除“以後還會有用”的想法,那么無論怎樣勸說,員工也不會將這些用不到的物品“扔掉”。因此,我們可以統一確定一個固定的地點,明確規定將不常用的物品暫時統一存放於此,這樣一來,員工就不會再猶豫“這個可以扔掉嗎”,而各現場中的不常用物品也會源源不斷地統一集中。打消工作現場第一線員工的顧慮,將非必需物品暫時存放在統一的固定地點,是對“整理”的一種支持行動。立即扔掉明確的非必需物品如果將現場中不常用的物品集中到一個區域,就會發現這裡收集了很多“從前用過而現在用不到的物品”、“認為‘沒準什麼時候用得到’而存放在現場的物品”、“有待維修或者已損壞無法使用的物品”以及“多餘的備用物品”等。在這些物品中,從“一年使用幾次”到“從來沒用過”的都有,所以說並不是所有存放的棄置物品都要扔掉。我們要將用得到的物品和用不到的物品進行區分,並將用得到的物品保管在便於查找的地方。接下來,在不常用的物品中區分出真正的非必需物品,並迅速將其扔掉。而且,對於棄置物品存放處,我們也要經常進行整理,這是非常重要的。在清理中我們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本來以為某物品不再需要了,可剛從現場拿走就又覺得需要,但這種情況的發生機率是非常低的。因此,千萬不要將認為“需要的時候沒有會很麻煩”的物品一直堆積在身邊,這些物品最終會變成一堆廢品。P24-3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