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孟子

圖解孟子

向讀者介紹了《孟子》一書。本書結構包括原文及注釋。注釋詳實,通俗易懂。圖文配合,一百餘幅精美古代版畫,還原經典的產生年代。選字注音,將生僻字讀音一一標註。讀解心得。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圖解孟子

儒、釋、道、法,詩、詞、曲、賦,我們的先賢為我們留下了享用不盡的國學經典。《老子》、《莊子》、《孫子兵法》、《論語》、唐詩、宋詞……每箇中國人對這些名詞都耳熟能詳,可是,你讀過這些嗎?這是中國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國學經典,蘊含了先人豐富的智慧和經驗。在世界範圍內,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和重視中華傳統經典,人們似乎突然認識到這個亦舊亦新的國家為人類認知世界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和道德的規範。什麼是經典呢?首先,是經過時間的考驗。次之,是值得我們反覆地捧讀。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捫心自問,不讀一讀這些傳統的國學經典,不是人生的莫大遺憾嗎?

時間步入了二十一世紀,傳統的國學經典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可能存在著某些閱讀障礙。於是,我們在策劃這套“國學寶典叢書”時,本著為廣大讀者著想的原則,對於那些人們現在存在閱讀困難的經典,增加了注音、注釋、譯文等內容,方便讀者閱讀。叢書還選用了大量傳統版畫作為插圖,為讀者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閱讀氛圍。

讓我們帶著對先賢的崇敬和感激,重讀這些國學的經典吧!

作者簡介

個人資料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東鄒城人,漢族。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鄒氏。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留下著名的的“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並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生於周烈王四年,死於周赧王二十六年!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師承孔伋(孔子之孫一般來說是師承自孔伋的學生),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說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有《孟子》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

孟子字號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多個不同的字號,字號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孟子 生卒年月因史傳未記載而有許多的說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譜》上所記載之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較為多數學者所採用。 孟子本為“魯國三桓”之後,父名激,母仉氏。

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

是後世母教之典範。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約百年左右。 關於他的身世,流傳下來的已很少,《韓詩外傳》載有他母親“斷織”等故事,《列女傳》載有他母親“三遷”和“去齊”等故事,可見他得力於母親的教育不少。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無論是受業於子思也罷,孟子的學說都受到了子思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在十五、六歲時孟子到達魯國後有一種說法是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但根據史書考證發現子思去世時離孟子出生還早幾十年,所以還是如《史記》中所記載的受業於子思的門人的說法比較可信。

歷史地位

孟子,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繼承並發揚孔子的思想,批駁楊朱墨翟。 孔子是聖人,孟子是亞聖。孟子與孔子合稱孔孟其道,多數人稱為“孔孟之道”。

關於《孟子》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週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 但考諸《孟子》,孟軻所見時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齊宣王鄒穆公滕文公魯平公等皆稱諡號,恐非孟子自作時所為也;又記孟子弟子樂正子、公都子、屋盧子皆以“子”稱,也斷非孟子之所為,其編定者極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 《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 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孟子年表

周烈王4年己酉(公元前372年) 孟子約生於此時

周顯王12年魏惠王13年韓昭侯6年 甲子(公元前357年) 孟子約十五歲,受業於子思門人

周顯王17年秦孝公10年 己巳(公元前352年) 孟子約二十歲,欲休妻

周顯王37年己丑(公元前332年) 孟子在鄒,答鄒穆公

周顯王38年庚寅(公元前331年) 孟子居平陸

周顯王39年辛卯(公元前330年) 孟子到任國,拜訪季任 孟子在鄒,與屋廬子、曹交問答

周顯王40年齊威王28年 壬辰(公元前329年) 孟子約四十三歲,首次至齊 齊相儲子來見孟子周顯王41年齊威王30年宋君偃後元1年 癸巳(公元前328年) 孟子與告子辯論 孟子勸蚳鼃向齊王進諫 孟子與匡章交遊 孟子離開齊國,前往宋國

周顯王42年宋君偃後元2年甲午(公元前327年) 孟子至宋

周顯王43年宋君偃後元3年 乙未(公元前326年) 孟子在宋,與滕國世子相會 孟子與宋人勾踐論遊說之道

周顯王44年宋君偃後元4年秦惠文王13年 丙申(公元前325年) 孟子離開宋國,回到鄒

周顯王45年梁惠王后元11年 丁酉(公元前324年) 孟子在鄒,滕文公派然友問喪禮 孟子由鄒之滕,推行仁政

周顯王46年魏惠王后元12年 齊威王34年 戊戍(公元前323年) 孟子與農家陳相辯論

周慎靚王1年魏後元15年 齊威王37年 辛丑(公元前320年) 梁惠王“厚幣卑禮”召賢納士 孟子見梁惠王,時約五十二歲 孟子與周霄論出仕

周慎靚王2年魏惠王后元16年 齊宣王1年 壬寅(公元前319年)孟子與公孫丑短喪.

周慎靚王3年魏襄王1年 齊宣王2年 癸卯(公元前318年) 孟子約五十四歲,見梁襄王 孟子在范遇齊王子 孟子至齊,答齊宣王問 孟子論“我四十不動心”

周慎靚王5年燕王噲5年 乙巳(公元前316年) 孟子出吊滕文公

周慎靚王6年楚懷王14年 魯平公10年 齊宣王5年 丙午(公元前315年) 魯平公欲見孟子

孟子返回齊國,與充虞論葬母 齊宣王問孟子伐燕

周赧王3年齊宣王8年 楚懷王17年 己酉(公元前312年) 燕人叛齊,齊宣王說“吾甚慚於孟子” 孟子論“臣視君如寇讎” 孟子與淳于髡辯論 孟子約六十歲,辭官離開齊國 孟子遇宋於石丘

周赧王25年辛卯(公元前290年) 《孟子》約編撰於此時

周赧王26年壬申(公元前289年) 孟子約卒於此時

編輯推薦

古人最推崇的勵志之書。

舉中國之百億萬群書,莫如孟子矣。

——康有為

圖文配合,近百幅精美古代版畫,還原經典的產生年代。

選字注音,將生僻字讀音一一標註,難解字詞注釋,原文譯文對照,助讀者順暢閱讀經典著述。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目錄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下

公孫丑章句上

公孫丑章句下

滕文公章句上

滕文公章句下

離婁章句上

離婁章句下

萬章章句上

萬章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下

盡心章句上

盡心章句下

……

文摘

插圖:

孟子說:“伯夷這個人嘛,不是那樣的君主就不肯侍奉;不是那樣的朋友就不肯結交;不在惡人的朝廷里做官,不跟惡人講話;(在他看來,)在惡人的朝廷里做官,跟惡人講話,就像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坐在污泥和炭灰上,(簡直叫人受不了。)把這種憎惡壞人的心思推廣開去,他感到要是跟一個鄉下人在一起,鄉下人的帽又歪歪斜斜地戴在頭上,他便要撇下鄉下人不理睬,逕自走開去,好像自己要被這個鄉下人玷污了似的。所以當時各國的國君儘管用好言好語來聘請他去做官,他卻不接受。他不接受的原因,也是由於他認為那些國君不乾不淨,不適合接近的緣故。柳下惠卻完全兩樣,他不以侍奉不好的君主為羞恥,也不嫌棄做個官,進到朝廷並不隱瞞自己的才幹,但一定要根據原則;不被上面任用也毫無怨言,處境極端困難也並不感到憂傷。所以他說:‘你是你,我是我,哪怕你在我旁邊赤身露體,無禮到了極點,你又怎么能玷污我呢?’因此他怡然自得地與他們這些人在一起,卻並不會有失常態。別人挽留他叫他留住,他便留住。他之所以一被挽留即便留住,這也是因為他認為貿然離去並不算是潔身自好的緣故。”孟子說:“伯夷胸襟過於狹隘,柳下惠的態度又太不恭敬。狹隘和不恭敬,賢德的君子是不會這樣做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