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工作評估

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對圖書館實現其目標和滿足讀者需求程度所進行的評價和測度。其目的在於改進圖書館工作,開展優質服務,以最小的成本消耗獲取最大的服務效果。圖書館工作評估一般包括 3級:①效能評估,即評估圖書館工作的效率與功能的實現情況。②成本—效能,即測度圖書館內部的工作效能與其成本間的比值。③成本—效益,即評估圖書館服務的收益與其成本間的關係。三者之中,重點是效能,其次是成本—效能。

圖書館工作評估

正文

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對圖書館實現其目標和滿足讀者需求程度所進行的評價和測度。其目的在於改進圖書館工作,開展優質服務,以最小的成本消耗獲取最大的服務效果。圖書館工作評估一般包括 3級:①效能評估,即評估圖書館工作的效率與功能的實現情況。②成本—效能,即測度圖書館內部的工作效能與其成本間的比值。③成本—效益,即評估圖書館服務的收益與其成本間的關係。三者之中,重點是效能,其次是成本—效能。
圖書館工作評估的對象非常廣泛,可以是圖書館整個系統,也可以是圖書館的一個部門,或是圖書館的一項具體工作。對一個圖書館來說,可以從以下工作環節開展評估:①圖書館目錄,評估其揭示館藏、指引讀者和提供書目情報的能力。②參考工作,主要評估其滿足讀者需求的能力,例如參考工具的質量,工作人員使用工具書解答問題的數量及百分比。③文獻檢索,即評估圖書館為讀者檢索文獻的能力,其具體指標有查準率、查全率、回響時間,檢索成本等。④館藏建設,即評估館藏的保障率和滿足讀者需求的程度,其中包括藏書量、各類文獻收藏數量及其比例,藏書增長率、藏書利用率、藏書流通率、藏書費用及館藏年齡等。⑤文獻流通,即對館藏流通的方式(外借、內閱、複製、互借等)情況的評估,其中包括文獻流通率、文獻利用率、文獻拒借率、文獻周轉率、文獻閱讀率、文獻複製率、文獻複本率、閱讀座位利用率、開館時間等。⑥圖書館服務範圍,即對圖書館服務的種類、廣度、深度和效能進行評估。⑦自動化系統,即對圖書館工作自動化的程度進行評估。⑧圖書館經費、人員設備、館舍等的評估。
圖書館工作評估的方法主要有:①計量評估法,即運用數學方法對圖書館工作各統計數據進行計算,獲得具體數字,並以其大小評價圖書館工作的優劣。②等級計分評估法,分兩種:一種是把各項指標按其大小劃分等級,依次記分,然後將它們所得分數相加進行總評定;另一種是將無法計量的指標如服務水平等按不同標準分成若干等級,依次記分,然後將各項得分相加,進行評定。③調查評估法,也分兩種:一是口頭調查,直接走訪讀者以獲得其對圖書館的評價;二是填表調查,把調查的內容製成表格,請讀者填寫,匯總後進行分析,得到評估結果。實際開展評估活動時,可綜合運用多種方法。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