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流通統計指標

文獻流通統計指標

衡量圖書館業務水平、館藏質量和流通工作的一系列指標。主要包括文獻流通率、文獻利用率、讀者到館率、讀者借閱率、讀者滿足率、文獻拒借率、文獻保障率等。

文獻流通統計指標

正文

衡量圖書館業務水平、館藏質量和流通工作的一系列指標。主要包括文獻流通率、文獻利用率、讀者到館率、讀者借閱率、讀者滿足率、文獻拒借率、文獻保障率等。
文獻流通率 文獻流通數(實際被讀者借閱、 利用的文獻數) 與館藏中提供流通的文獻數的比率。其公式為: 

一般說來,提高讀者到館率能促使其他比率相應提高。但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讀者到館率可能逐步降低,而文獻利用率卻會不斷提高。
讀者借閱率 全年借閱文獻數與借閱讀者人數的比率,即每個讀者全年平均借閱文獻數。其公式為:

文獻流通統計指標

讀者滿足率 讀者已借到文獻數與讀者合理借書要求總數的比率,即讀者在一定時期內已借到文獻數占全部合理借書要求總數的百分比。其公式為:

文獻流通統計指標

文獻拒借率 讀者未能借到的文獻數與讀者合理要求借閱的文獻數的比率,即索書條拒借數占索書條總數的百分比。其公式為:

文獻流通統計指標

文獻拒借率是檢驗圖書館文獻收集、分編工作和文獻管理的重要尺度,也是研究讀者的重要素材。降低拒借率的主要途徑在於增加重要文獻的複本,加快文獻的周轉,加強內部管理,積極開展館際互借等。
文獻保障率 圖書館提供讀者使用的文獻數與圖書館擁有的讀者數的比率,即圖書館正式讀者平均占有的館藏文獻數。其公式為:

文獻流通統計指標

對一個國家來說,文獻保障率可反映圖書館事業的狀況和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對一個圖書館來說,文獻保障率可反映其規模和滿足其讀者需求的潛在能力。在計算文獻保障率時應考慮到:①不同類型、不同性質的圖書館具有不同的標準和不同的要求。②必須以館藏質量為基礎,不應計入不適應讀者需求的無價值的文獻,形成虛假的“保障”現象。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