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鯧

圓鯧

本科體為長橢圓形而側扁,鱗微小或中型;易脫落;口小唇薄,上下頷有小圓錐齒1列。背鰭2枚,第一背鰭較第二背鰭為短,兩者或有低鰭膜相連。腹鰭小,無離鰭。

基本信息

物種簡介

圓鯧圓鯧
圓鯧科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鯧亞目的其中一個科。

種群分布

本科魚類分布於全球各大洋溫暖海域。

種群分類

本科下分3個屬,如下:
方頭鯧屬(Cubiceps)
巴氏方頭鯧(Cubicepsbaxteri)
藍灰方頭鯧(Cubicepscaeruleus)
黑褐方頭鯧(Cubicepscapensis)
長鰭方頭鯧(Cubicepsgracilis)
科氏方頭鯧(Cubicepskotlyari)
大鱗方頭鯧(Cubicepsmacrolepis)
矮方頭鯧(Cubicepsnanus)
奇異方頭鯧(Cubicepsparadoxus)
少鰭方頭鯧(Cubicepspauciradiatus)
擬鱗首方頭鯧(Cubicepssquamicepoides)
鱗首方頭鯧(Cubicepssquamiceps)
暗體方頭鯧(Cubicepswhiteleggi)
雙鰭鯧屬(Nomeus)
小雙鰭鯧(Nomeusalbula)
水母雙鰭鯧(Nomeusgronovii):又稱圓鯧。
玉鯧屬(Psenes)
水母玉鯧(Psenesarafurensis)
琉璃玉鯧(Psenescyanophrys):又稱玻璃玉鯧
希氏玉鯧(Pseneshillii)
銀斑玉鯧(Psenesmaculatus)
花瓣玉鯧(Psenespellucidus):又稱花瓣鯧
波玉鯧(Psenessio)
銀影玉鯧(Pseneswhiteleggii):又稱麟首方頭鯧。

形態特徵

體卵圓形或長橢圓形,側扁。頭中大。吻圓鈍。口小,前位或亞前位,不能伸縮;頜齒細小;鋤骨和齶骨具齒或無齒。前鰓蓋骨及鰓蓋骨邊緣光滑無棘。體被中大圓鱗,易脫落;頭背鱗片伸達眼部或未達,頰部具鱗;側線完全,位高,與背緣平行。背鰭兩個,分離或其間具深刻,硬棘發達;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且相對;腹鰭小,可收入腹溝中;尾鰭深叉。全世界3屬16種(Nelson,2006)。

生活習性

由表層至水深50米。大部份魚種與水母共生,行漂游生活,如圓鯧屬(Nomeus),有些魚類則棲息於較深水域的大陸棚區,為底層生活者,如方頭鯧屬(Cubiceps)。主要攝食刺細胞動物的腕足、毛顎動物、甲殼類、軟體動物、多毛類及被囊動物等無脊椎動物。

經濟價值

食用魚,肉嫩。鮮度良好時,味極鮮美,以煎食及蒸食最佳。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五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此外,在體型結構、繁殖生長、攝食營養、運動等方面都有其特點。本期盤點牙鮃科、鱧科、羊魴科、劍旗魚科等魚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