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瓣大苞蘭

圓瓣大苞蘭

地生、附生或較少為腐生草本,極罕為攀援藤本;地生與腐生種類常有塊莖或肥厚的根狀莖,附生種類常有由莖的一部分膨大而成的肉質假鱗莖。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圓瓣大苞蘭圓瓣大苞蘭植物美

植物名:圓瓣大苞蘭(新擬)

亞族中文名:石豆蘭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BulbophyllinaeSchltr.

族中文名:樹蘭族

族拉丁名:Trib.EpidendreaeHumb,Bonpl.etKunth

形態特徵

根狀莖粗約2毫米。假鱗莖在根狀莖上彼此相距約1.5厘米,長卵形,長約2厘米,基部粗約8毫米,頂生1枚葉,基部被鞘。葉革質,直立,長圓形,長7—10厘米,寬1.1—1.7厘米,先端鈍並且稍凹人,基部收狹為長約7毫米的柄。花葶側生於假鱗莖基部,直立,不高出葉外;總狀花序具2--3朵花。

花序柄纖細,被2—3枚鞘;花苞片膜質,卵狀披針形,長約6毫米,先端銳尖;花梗和子房長約5毫米;花質地薄,黃色;中萼片披針形,長8毫米,寬3毫米,先端漸尖,邊緣全緣並且多少內卷,具5條脈;側萼片披針形,長10毫米,寬2.5毫米,先端漸尖,具5條脈,近唇瓣一側邊緣除先端分離外彼此粘合;花瓣近圓形,長3毫米,寬2.5毫米,先端圓鈍,邊緣具細尖的齒;唇瓣近菱形,基部上方縊縮,長7毫米,寬3.5毫米,近先端處收狹呈狹圓錐形,邊緣具細齒,唇盤中央具1條寬厚的縱脊;蕊柱長約2毫米;兩對花粉團的粘盤柄分別各自獨立地附著於蕊喙的前端兩側。花期11月。

根狀莖匍匐,伸長。假鱗莖疏生或近聚生在根狀莖上,頂生1枚葉。花葶側生於假鱗莖基部;總狀花序具少數至多數花或減少為單花,花質地薄或厚;花苞片二列或非二列,大或小;花梗子房比花苞片長或短;花小,萼片相似;兩側萼片靠近唇瓣一側的邊緣彼此多少粘合而位於唇瓣之下向前伸展,少有彼此分離的;花瓣比萼片小;唇瓣不裂或不明顯3裂,常舌形,比花瓣長。

基部貼生於蕊柱足末端而形成不活動的關節;蕊柱短,蕊柱足甚短或無;蕊喙2裂,反折;花葯2室,分隔明顯;花粉團蠟質,4個,近球形,等大,每2個成一對,每對具1個粘盤和粘盤柄而分別附著在蕊喙的兩側,或兩對的粘盤柄由於彼此靠近至使粘盤靠合併且貼附於蕊喙中央。

本種分布

約20種,分布於印度北部、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泰國、寮國、越南。我國有9種,主產於西南地區。

本屬的模式種:SunipiascariosaLindl.有些作者主張把花粉團的粘盤彼此分開而附著於蕊喙兩側的類群分隔作另一屬(ioneLindl.),我們認為合併為一個屬(SunipiaLindl.)為宜。

產地分布

國內分布:產雲南東南部(河口)。生於海拔約16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

國外分布:分布於泰國、緬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