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聯盟

國際聯盟

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簡稱國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組成的國際組織,宗旨是減少武器數目、平息國際糾紛及維持民眾的生活水平。但國聯卻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聯合國取代。

基本信息

概述

國際聯盟 LeagueofNations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建立的國際組織。又稱國際聯合會,簡稱國聯。於1934年9月28日至1935年2月23日的最高峰時期,國聯曾擁有58個會員國。宗旨是減少武器數量、平息國際糾紛及維持民眾的生活水平。其存在的26年中,國聯曾協助調解某些國際爭端和處理某些國際問題。不過國聯缺乏軍隊武力,所以要依賴大國援助,尤其是在制裁某些國家的時候。有需要時,國聯亦會要求大國提供軍事援助。然而,國聯缺乏執行決議的強制力,未能發揮其應有力作用,其國際制裁亦影響同樣施行制裁的國聯會員(如美國及西方國家)。
由於它的設計上仍不盡完善,譬如曾規定全面裁減軍備但卻未能付諸實現,或是採取制裁侵略者的行動之前,須先經理事會全體一致投票。美國沒有加入國際聯盟,更使國聯喪失了堅定溫和的支持力量,因此最終國聯無從阻止國際糾紛,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為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二戰結束以後,隨著各國矛盾的發展和激化,國聯走向破產的境地,最後被聯合國取代。

歷史背景

國際聯盟成立 國際聯盟成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的一些資產階級和平團體積極主張建立一個調解國際糾紛的機構,得到了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和他的顧問愛德華·豪斯(EdwardM.House)上校的積極推動。1918年1月8日,伍德羅·威爾遜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提出了結束戰爭、締結和約、維護戰後和平的《十四點綱領》,其中的第十四點便是呼籲成立一個國際聯盟。1919年1月,威爾遜參加巴黎和會,向與會各國提議建立國際聯盟的方案。美國力主先討論建立國聯,然後再討論其他問題,但遭到英、法的反對。經過一番爭執,和會決定將問題交給以威爾遜為主席的專門委員會研究,負責擬訂國聯盟約草案。然而,在美國國內,威爾遜要建立國際聯盟的做法卻遭到了強烈的反對。

創立與發展

1919年1月8日巴黎和會通過建立國聯的決議。同年4月28日和會通過以美英方案為基礎的盟約 , 並作為對德、奧、匈 、保等國和約的第一部分 。1920年1月10日國聯正式成立 ,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 。同年7月16日中國批准對奧和約,為國聯創始會員國之一。美國威爾遜政府曾企圖把國聯作為建立世界霸權的工具,後因英、法、意、日反對未能如願。美國國會拒絕批准《凡爾賽和約》,因而未參加國聯。蘇聯於1934年9月18日加入 。先後有63個國家加入國聯。1937~1938 年國聯會員國最多時達58個 。先後共有17國退出國聯。
日、德、意3國因為發動侵略戰爭的需要 ,分別於1933年3月27日、10月19日和1937年12月12日退出國聯。國聯標榜的宗旨為“促進國際間合作,並保持其和平與安全”。實際上它是帝國主義列強 ,首先是英 、法的工具 。《 國際盟約》(第22條)規定委任統治制度,確認戰勝國——英國及其自治領、法國、比利時和日本占有原屬於德國土耳其殖民地。所謂委任統治制只不過是殖民統治的變種。
由於帝國主義之間的利害衝突,國聯在審理和解決國際爭端方面成效很少 。1924年10月2日國聯大會曾通過《 日內瓦議定書》規定會員國之間信守和平解決爭端,建立仲裁 、裁軍和安全保障制度,實際上只是一紙空文。國聯範圍內的裁軍談判曠日持久,純屬騙局。國聯對日本侵略中國、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德意干涉西班牙、德國侵占奧地利均採取綏靖主義立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國聯名存實亡 。1946年4月8~18日國聯召開最後一次會議,19日正式解散 ,所屬財產和檔案移交聯合國

基本資料

聯合國的前身——國際聯盟聯合國的前身——國際聯盟
中文名稱:國際聯盟 簡稱 國聯 英文名稱:League of Nations

成立時間:1920年

總部地點:瑞士日內瓦

成員統計 :先後有63個國家加入國聯,1937~1938 年國聯會員國最多時達58個,先後共有17國退出國聯

性質 : 一戰的產物,是第一個立誓共同防禦侵略、以非暴力方式解決爭端的世界範圍內的國際組織

解散時間 : 1946年

解散原因 : 二戰期間形同虛設

語言標誌

國聯的官方語言是法文、英文及西班牙文(1920年起)。國聯雖然亦有採用世界語作他們的工作語言及積極鼓勵使用世界語,但世界語未曾成為官方語言。
1921年,羅伯特·塞西爾勳爵提出一份關於在會員國的國立學校內引進世界語的建議書及該建議之調查報告。兩年後,國聯11個代表通過於學校教授世界語的草擬書。但此舉引來法國代表加百利·阿諾托(GabrielHanotaux)的強烈反對,並揚言要捍衛已經是國際語言的法語。令後來世界語成為官方語言的議案被否決。
國聯並無自己的旗幟和標誌。1920年,國聯提出關於建立官方標誌的議案,但會員國之間仍未達成共識,議案不了了之。但國際組織在自己活動里就使用另類旗幟和標誌。1929年,國聯舉行國際徵稿比賽來徵集標誌圖案,後來未能定出標誌方案。最後要等到1939年才出現半官方徽章,徽章中間綴一個內有兩個五角星的藍色五角形。五角形及五角星都象徵五大洲及五個種族在旗幟亦有徽章,旗幟上方和下方分別寫有國聯的英文名稱(LeagueofNations)和法文名稱(SociétédesNations)。旗幟曾在1939至40年紐約世界博覽會的建築物上使用。

主要組織

國聯有四個主要組織,分別為:秘書處(由秘書長帶領及以日內瓦為基地)、理事會、全體大會及國際法庭(PermanentCourtofInternationalJustice)。除了這四個主要組織外,國聯還有其他機構及委員會。在理事會及全體大會表決時需要全體贊成才可通過。

秘書處及全體大會

秘書處職員來自各會員國,但只能夠效忠於國聯。他們主要負責國聯一切行政事務,為理事會及全體大會準備議程和出版會議、其他例行公事之報告,聯繫國聯和各國政府。而全體大會是全體會員的會議,由全體會員國組成。每個會員國可派最多三名代表出席,但只得一票投票權。大會在1920年首次會議後,每年9月在日內瓦開會一次。

理事會

國際聯盟會議 國際聯盟會議

國聯理事會擔當了“執行者”的身份,並指導全體大會的事務。國聯的理事會最初有四個常任理事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和日本,及四個非常任理事國,她們需從非常任理事國選舉勝出,而且任期只有三年。而首任非常任理事國為比利時、巴西、希臘及西班牙。美國本來有望成為第五個常任理事國,但因1919年1月20日美國參議院拒絕接納《凡爾賽條約》,拒絕加入國聯,這降低美國在國聯的參與度。
後來理事會架構有變,非常任理事國數目於1922年9月22日升至六個,1926年9月8日更升至九個,德國於該日加入國聯,並成為常任理事國。之後,在德國及日本於1933年退出國聯後,非常任理事國的席位由九個升至11個。
理事會會議每一年平均舉行五次,有需要時會另開特別會議。在1920至39年間,共舉行107次公眾會議。

其他機構

國聯亦創立國際法庭及一些其他機構、委員會來解決國際間問題。包括裁軍委員會(disarmamentCommission)、衛生組織(HealthOrganization)、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LabourOrganization)、託管委員會(MandatesCommission)、國際智力合作委員會(InternationalCommissiononIntellectualCooperation,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先驅)、常設中央鴉片委員會(PermanentCentralOpiumBoard)、難民委員會(CommissionforRefugees)及奴隸委員會(SlaveryCommission)。一些機構於二次大戰後過渡成為一個聯合國的團體,包括:國際勞工組織、國際法庭(今國際法院)及衛生組織(改組成為世界衛生組織)。

衛生組織

國聯的衛生組織分為三個部分:衛生局(內有來由國聯的永久官員)、一般醫療專家諮詢議會(或會議)的行政部門、衛生委員會。而衛生委員會的成立目的是引導質詢、監察國聯衛生工作進展及預備將報告呈交予理事會。[36]組織亦主要執行控制痳瘋病、瘧疾及黃熱病的傳播,其後兩者是靠全球滅蚊行動來實行的。衛生組織亦成功地與蘇聯政府合作預防斑疹傷寒,包括組織一個大型疾病教育行動。

國際勞工組織

國際勞工組織成立於1919年,通過凡爾賽條約的談判形成,並成為國聯的一個部門。其首任主席為阿爾伯特·湯瑪士(AlbertThomas)國際勞工組織曾成功地限制在色素加入鉛的含量,及協助制定每天八小時工作制(eight-hourworkday)及每周48小時工作制(forty-eighthourworkingweek)等最高工時制。國際勞工組織還竭力禁止女工及童工、提升女性在工作地上的地位,及制定法案令船主船員負擔海員意外上的責任。國際勞工組織在國聯解散後仍然存在,並成為一個聯合國的團體。

解散原因

沒有武裝部隊:決議需要一致同意,一些強國沒有加入:雖然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努力促成了國聯的成立,美國卻從未加入國聯。1919年1月19日美國參議院拒絕接納《凡爾賽和約》 ,並否決加入國聯。德國於戰後1926年加入,1933年退出。日本和義大利雖然均為永久會員,卻分別於1932年及1937年退出。 蘇聯於1934年加入,因入侵芬蘭而於1939年12月14日遭開除會籍。 無力阻止國際侵略事件,如1930年代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1932年日本入侵中國東北,成立“偽滿洲國”。缺乏常駐組織,對國際事務反應緩慢重要的成員國傾向保護自己的利益 。

國際聯盟-失敗原因

國際聯盟失敗的原因有:

1.沒有武裝部隊。

2.決議需要所有會員國一致同意。 

3.一些強國沒有加入: 雖然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努力促成了國聯的成立,美國卻從未加入國聯。1919年11月19日,美國參議院拒絕接受《凡爾賽條約》,並否決加入國聯。德國於1926年加入國聯,於1933年9月19日退出。 日本和義大利雖然為常任理事國,卻分別於1933年3月27日及1937年12月12日退出。蘇聯於1934年9月18日加入國聯,因入侵芬蘭而於1939年12月14日遭開除會籍。 

4.無力阻止國際侵略事件,如1935年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1932年日本入侵中國東北,建立“偽滿洲國”。 

5.缺乏常駐組織,對國際事務反應緩慢。 

6.重要的成員國傾向保護自己的利益。如委任統治地制度的建立、對戰敗國的殖民地和勢力範圍重新瓜分等,加深了各國之間固有的矛盾,埋下了大國爭端的新禍根。

7.英、法兩國操控國際聯盟,推行綏靖政策,消極對待法西斯擴張。

重要意義

國際聯盟國際聯盟

1920年正式成立,二戰期間名存實亡,1946年宣布解散。國際聯盟是一戰的產物,是第一個立誓共同防禦侵略、以非暴力方*解決爭端的世界範圍內的國際組織,在世界歷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①、國際聯盟是世界歷史發展的產物。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為國際聯盟的建立提供了社會基礎;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十四點和平原則”中,明確提出建立一個具有政治約束力的普遍性國際組織。
②、性質是第一個政治性的世界組織。從本質來講,國際聯盟是英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它具有兩大任務:一是維護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為;二是關心和處理國際範圍的衛生、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問題。由於凡爾賽條約的先天不足和國際聯盟自身的根本缺陷,致使它缺乏普遍性和權威性。
③、在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首先,國聯倡導民主協商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順應了世界發展的民主化和一體化趨勢,並在客觀上推動了這一趨勢的發展。其次,在維護世界和平方面有所作為,但成效不大。沒有阻止或延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最後,在促進和處理國際範圍內的衛生、社會、經濟和人道等問題方面,成效顯著。
但實際上它是帝國主義列強 ,首先是英、法的工具 。《國際聯盟盟約》(第22條)規定委任統治制度,確認戰勝國——英國及其自治領、法國、比利時和日本占有原屬於德國和土耳其的殖民地。所謂委任統治制只不過是殖民統治的變種。
由於帝國主義之間的利害衝突,國聯在審理和解決國際爭端方面成效很少 。1924年10月2日國聯大會曾通過《日內瓦議定書》規定會員國之間信守和平解決爭端,建立仲裁 、裁軍和安全保障制度,實際上只是一紙空文。國聯範圍內的裁軍談判曠日持久,純屬騙局。國聯對日本侵略中國、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德國義大利干涉西班牙、德國侵占奧地利均採取綏靖政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