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學技術研究

國防科學技術研究,為發展新型武器系統和先進技術裝備(含改進現有武器裝備)而進行的科學技術研究活動。簡稱國防科研。其目的是不斷提高國防現代化水平,增強國家防衛能力。

國防科學技術研究

國防科研包括常規武器特種武器及其他軍事技術裝備等項目的研製和軍事技術基礎研究。國防科研項目研製的全部過程是從構想方案開始,經過預先研究、戰術技術論證、研究設計、樣機試製、試驗定型到最後批准生產。其中預先研究是武器創新的基礎和技術儲備的源泉,是直接影響武器性能與研製周期的重要環節。
現代化的武器裝備是先進科學技術的集中體現。國防科研須廣泛地套用現代科技成果,它是以一般科學技術研究為基礎的,如核能火箭、微電子、高速大容量計算機人工智慧光導纖維、 強雷射、 紅外、遙感、氣動力等新技術,以及有關新材料、新工藝的發展,與國防科技的進步密切相關。因此,國防科研的發展水平主要取決於國家整個科學技術發展狀況,並且受國家的社會政治制度、經濟基礎、管理水平等諸因素的制約。同時,由於武器裝備發展的需要,國防科研具有科學技術密集、要求高、時間緊迫等特點和相對的優越條件,致使許多新的科學技術領域首先在軍事方面發展起來,並起著先導作用。因此,國防科研的發展和國防科技成果的推廣套用,必然對一般科學技術和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現代國防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使武器和技術裝備的威力、作用距離、精度、可靠性、機動性、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等都有顯著提高,加快了武器裝備的更新周期。這不僅引起戰場條件的變化和軍隊組織結構的改變,而且導致了戰略戰術的變革。這種變革對武器裝備的發展又提出了新要求,從而推動著國防科研的不斷前進。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許多國家重視並加強了軍事科學技術研究。目前,少數工業發達、技術先進的國家進行軍事科學技術研究的目的已不完全是為了本國國防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是為武器裝備的輸出服務。超級大國進行軍事科學技術研究活動的主要目的,則是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在軍備競賽中爭取優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保衛社會主義建設,在獨立自主、自立更生的方針指引下,積極發展國防科學技術事業,並重視引進和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現已建立起適合中國情況的國防科研體系,培養鍛鍊了一支國防科技隊伍。不僅自己研究設計出比較先進的常規武器裝備,而且已成為擁有飛彈核武器和掌握空間技術的國家。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