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梅花

梅花的介紹

梅花被譽為花中“四君子”之首,也是“歲寒三友”之一,因其所處環境惡劣,卻仍在凌厲寒風中傲然綻放於枝頭,是中華民族最有骨氣的花,是民族魂代表。梅的傲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前進、百折不撓。我們更加熟悉那句“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它的品格與氣節就是民族精神的寫意。

梅花的象徵意義

梅花是中國的傳統之花,堅強、高潔、謙虛的品格為世人所敬重,歷代中引來無數愛梅、贊梅的文人志士,在文學藝術史上,關於梅的詩和梅的畫數量之多恐怕是其它花卉所不及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首詩詮釋了梅花自強不息的傲雪的精神;“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這說明梅花不與群芳爭艷的高潔之美。
商代時期便有梅花,到現在已有四千年歷史之久,從上面的顯達人士到下面的布衣平民,幾千年來無一不對梅花深愛有加。梅花是花中壽星,在中國很多地區存在千年古梅。民間有梅具“四德“、“五福”的說法,梅花的五個花瓣代表著吉祥,為福、祿、壽、禧、財,五個吉祥神;梅花還常被人們看作是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
國畫中畫梅的方式有很多種,有圈梅、墨梅、紅梅、粉梅、白梅、赭梅、黃梅、等,其中圈花最難,用筆講究似方非方,似方非方,大小相襯,前後左右攢聚;畫枝要求勁挺有力,腕力與臂力足夠,要表現出梅花傲雪凌霜之神韻。
畫中梅花也常以梅蘭竹菊組合形式出現,象徵君子品質,正直、純潔、堅貞、氣節。
梅花與竹子和兩隻喜鵲畫在一起,代表著“梅竹雙喜”。
畫喜鵲站在梅梢上鳴叫,寓意喜上眉梢、喜事臨門。

國畫梅花名家

王成喜

王成喜(1940―),原名王成林,堂號香雪齋,1940年生於河南洧川縣(今尉氏縣洧川鎮)。自幼酷愛書畫藝術,1966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後師從董壽平許麟廬。藝術上刻苦鑽研傳統繪畫技法並努力吸收西畫的一些表現方法,擅長寫意花卉,尤愛畫梅。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理事、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北京燕京書畫社副總經理。
出版主要作品專輯有:《王成喜畫梅輯》、《王成喜百梅輯》、《中國畫家王成喜》、《成喜書畫》、《王成喜畫梅選》、《王成喜書畫作品輯》、《成喜畫梅精選》等10餘種。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和音像出版社出版有90分鐘的技法錄像帶及光碟《王成喜畫梅》。其中北京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12開本《王成喜畫梅輯》,自出版以來,年年再版,印數遞增,至今已連續再版16次,創下了中國出版界個人畫冊再版次數最多的記錄。他的作品每年還被諸多的出版社印成年畫、掛曆、賀卡等,印發數百萬張,傳遍千家萬戶。

何華賢

何華賢,號雪葉,1954年生於安徽阜陽,中國美術家協會安徽分會會員,中國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 
他自幼酷愛書畫,通臨芥子園畫譜,致力於山水畫寫意花鳥動物畫等的創作與研究,遵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他的作品,蒼勁雄渾、渾厚巧拙兼施極富新意,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各類大展,深受國內外朋友喜愛及收藏,其中《梅竹圖》獲第五屆“黃山杯”特等獎、《錦繡河山》獲第三屆中國書畫藝術“華表獎”佳作獎。作品入編《當代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選》、《當代著名書畫家精品集》,並在全國及省級刊物發表書畫作品近百件。傳略被收錄《中國書畫名家大詞典》。

國畫梅花作品欣賞:

四尺對裁國畫梅花四尺對裁國畫梅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