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去台高官大結局

國民黨去台高官大結局

《國民黨去台高官大結局》是2010年2月1日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帆。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在大陸時期地位最為顯赫,與蔣介石關係最為微妙,因此也最富爭議的赴台高官25人,力求通過具體的歷史史實,揭示他們在國民黨統治時期,於重大歷史事件中的親身經歷、赴台後的最後結局,以及在中國現代史特別是民國史中所產生的作用與是非功過。

圖書目錄

何應欽 :位極人臣的台島順民

●在蔣介石統治大陸20多年中,何應欽可謂位極人臣。他與蔣介石既是校友又曾共事,雖未結金蘭卻有知遇之恩。但兩人既有權力之爭,又要互為利用,關係極為微妙。誠如老蔣所說:“沒有我蔣中正,絕不會有何應欽。”赴台之後,何應欽非常識趣地做了順民。

北伐中結下生死之交

參與逼宮又青雲直上

西安事變中留下隱患

戰戰兢兢渡過危險期

國民外交與道德重整

迴光返照又風光一回

第一好丈夫晚年幸福

思鄉之愁中駕鶴西去

白崇禧:八桂驍將的狂傲與失策

●發跡廣西的白崇禧才是新桂系的靈魂人物。新桂系驍勇善戰既為蔣介石所用,又為蔣介石所怕,削弱與反削弱的鬥爭從未停止。但“小諸葛”企圖割據一方實屬不自量力。數次倒蔣兩度逼宮,慘敗後卻選擇追隨蔣介石逃往台灣,結局可想而知。

八桂子弟北伐中異軍突起

倒蔣與逼宮的勝負與成敗

抗戰中運籌帷幄一展雄才

“守江必守淮”的對與錯

張漢卿第二的“坦然”生活

健生之魂已隨亡妻遠去

自暴自棄死於非命誰之過

陳誠:主政台灣的“小委員長”

●“土木系”起家的陳誠做了蔣介石的干女婿,既為蔣介石臨危受命,也在失敗時為蔣介石所袒護,丟了東北後悄然“東南飛”,為蔣家王朝營造退身之所。雖主政台灣位居一人之下,卻不得不為蔣氏政權的“傳子計畫”保駕護航。死後遺書里不再提“反共”。

順利完成三級跳

土木系的“小委員長”

主戰派功過相間

內戰癖屢戰屢敗

危局中執掌台島

殫精竭慮抓經濟

“副總統”嚴謹治家

遺囑中沒提“反共”

陳果夫:從CC繫到“替罪羊”

●陳果夫和胞弟陳立夫長期執掌國民黨黨務和中統特務組織,其CC係為蔣記獨裁統治的一大支柱,時有“蔣家天下陳家黨,孔宋兩家管錢袋”之稱。去台後蔣介石為“傳子計畫”拿“二陳”開刀,成為國民黨丟失大陸的“替罪羊”,陳果夫重病潦倒而死,陳立夫被逐異國他鄉。

靠世叔平步青雲

蔣家天下陳家黨

多才多藝陳果夫

國民黨的“替罪羊”

淒清中人生落幕

顧維鈞:享譽國際的外交奇才

●顧維鈞是“民國三大美男子”之一,官運與桃花運並享,三次婚姻分別“主貴”“主富”“主愛”。先後為北洋政府和民國政府出任英、法、美等國大使,巴黎和會上怒斥日本人,贏得極高聲望。國民黨逃台後,繼續為其主持外交事務,退休後定居美國。

官運與桃花運並享

巴黎和會一舉成名

北洋政府的不倒翁

抗戰時期功不可沒

出任海牙國際法官

第四次婚姻中安享晚年

閻錫山:“山西九尾狐”離土而死

●閻錫山自辛亥革命後任山西都督,據晉自保近40年,成為政治風浪里屢仆屢起的不倒翁。九一八事變後周鏇在日本、中共、國民黨三方之間,自稱“在三顆雞蛋上跳舞,踩破哪一顆都不行”。後逃出山西又過了一次“行政院長”癮,赴台後“山西九尾狐”失靈。

銳意革命,登上都督寶座

擁袁投段,左右逢源

見風使舵,反蔣中大敗

投蔣拒蔣,三顆雞蛋上跳舞

反共到底,內戰中敗走台島

隱居深山,菁山草廬度餘生

口授遺囑,留下疑雲一片

顧祝同:“假面佛”一生官運不衰

●在蔣介石的黃埔嫡系將領中,顧祝同既是“五虎上將”之一,又是“八大金剛”之一。其一生有兩大戰績:“西安事變”善後處理的脅迫者;“皖南事變”千古奇冤的製造者。因攻於心計不露鋒芒,對蔣忠貞不貳,被圈定為替蔣經國保駕護航的“輔國大臣”。

忠心擁蔣扶搖直上

消極抗戰積極反共

台灣政壇長青樹

“軍中聖人”安享晚年

張群:“政學系”首領的達變人生

●作為蔣介石的結拜兄弟,張群對蔣介石由崇拜到追隨,唯唯諾諾,惟命是從。並甘願棄武從文,為蔣介石出謀劃策,進行政治策動,並主持對日外交,長期受到蔣的信任與重用。去台後繼續發揮餘熱,往來於台日之間,精通養生之道,享年101歲。

從結拜兄弟到高級幕僚

黨國要員險成階下囚

對日外交的一張王牌

去台後繼續發揮餘熱

家庭生活其樂融融

老壽星的養生之道

錢大鈞:軍事高參的宦海沉浮

●準黃埔出身的錢大鈞曾為蔣介石的“八大金剛”之一,一度出任侍從室主任,參與中樞決策,可謂位高權重紅極一時。然而,西安事變中一個小小的失誤,導致被蔣猜忌,又因其嗜財如命私分軍費,被撤職查辦落拓為“孩子王”。雖不久被重新起用,但已心灰意冷無心仕宦,赴台後任虛職終老此生。

準黃埔晉身“八大金剛”

侍從室幕僚風光一時

遭猜忌之後仕途幻滅

斂財高官老來受清苦

吳鐵城:黨國“鐵老”晚年受辱

●吳鐵城早年追隨孫中山,投靠蔣介石後成了“中山艦事件”的替罪羊,積極參加清黨後重新被賞識,雖非蔣介石嫡系卻也一路升遷,赴台後自恃勞苦功高為好友說項,與蔣頂撞,被當面責罵並趕出大門。因不堪此“大辱”一命嗚呼。

投蔣反共當了替罪羊

清黨有功升任一省大員

反共忠蔣卻不識“時務”

倚老賣老招致奇恥大辱

孫立人:張學良第二清白難還

●作為美國維吉尼亞軍校的高材生,孫立人的赫赫戰績從遠征緬甸開始,由於屢建奇功,威震中外,被譽為“東方隆美爾”。赴台後奉命出任陸軍總司令,因反獨裁得罪了蔣二代,被莫須有的罪名軟禁33年,晚年以耕種維持生計。

抗日戰場上小試牛刀

出征仁安羌威名遠揚

緬北“野人山”再創奇蹟

東北戰場上被奪兵權

台島反獨裁遭嫉恨

莫須有罪名被軟禁

晚年耕種維持生計

吳國楨:叫板蔣二代遭迫害

●吳國楨受李宗仁賞識步入政壇,又承宋子文、蔣介石知遇之恩,主政漢口、重慶與上海,小蔣“打虎”與之結怨,主政台灣省得罪了蔣二代,敗走美國後發生了“吳國楨事件”,晚年在美國教書為生。

承蒙蔣、宋知遇之恩

主政漢口重慶得與失

與小蔣“打虎”結怨

台灣省主席反獨裁

發生了“吳國楨事件”

顛沛美國講學為生

王雲五:出版大亨的宦海生涯

●王雲五學徒出身,卻榮登出版業巨子寶座,商務印書館成為其一生事業的起點。而商務印書館能有今日的地位,王氏功厥至偉。步入宦途是他人生的悲劇之源,當經濟部長時搞出“金圓券”事件備受指責。赴台後仍被重用,從事文化事業業績不凡,有“博士之父”之譽。

學徒、學者、出版大亨

部長、院長、政界要人

75歲高齡掛冠而去

“博士之父”終圓博士夢

主持“商務”再創佳績

幸福晚年意外離世

朱家驊:學界泰斗的淒涼晚境

●作為教育界、學術界泰斗、外交界耆宿,朱家驊以學者身份從政,由省政到黨務到部院歷任要職,其組成的“新CC系”可與陳氏“CC系”互為抗衡。遷台後嘔心瀝血,重振中央研究院,卻因失寵不得不默然退位。

依戴投蔣,以學者從政

背棄師友,敗離大本營

主持黨務,與CC鬥法

經營文教,頗有建樹

觸蔣大忌,赴台後遭冷落

一生清廉,晚年生活貧困

劉峙:亂世“福將“原本是一豬

●劉峙出身黃埔,曾為蔣氏“五虎上將”之一,早年也曾有過“輝煌”戰績,卻不見絲毫虎氣。抗戰中多喪師失地,人稱“長跑將軍”。淮海大戰前蔣介石任命其為徐州“剿總”司令,時人評:徐州乃南京之大門,不派一虎,也應派一狗,今派一豬,大門守不住了。其後果然如此。

北伐中的驍將

軍閥混戰中的“福將”

抗戰中的“長跑將軍”

漂泊三年回台歸隊

薛岳:“百戰名將”馮婦難當

●薛岳是一位傑出的戰地指揮官,北伐中嶄露頭角,抗戰中指揮了四次長沙會戰,獲得過杜魯門頒發的自由勳章,人稱“百戰名將”,綽號“老虎仔”。曾策劃抓蔣,也曾舉兵反蔣,被蔣重用又被蔣排斥,去台後遭猜忌賦閒家中,享年102歲。

反蔣擁蔣沉浮不定

抗日驍將戰功赫赫

內戰中的長敗將軍

去台後落寞度餘生

胡宗南:“西北王”敗退台灣誰之過

●作為天子門生,胡宗南第一個當師長,第一個當軍長,第一個當軍團長、集團軍總司令、戰區司令長官,並身為復興社領導骨幹,“十三太保”之一。在“反共”中發跡,卻屢屢成為共軍手下敗將,號稱“西北王”,卻丟了西北丟西南。敗退台灣後遭彈劾,抑鬱而終。

天子門生第一師起家

抗日戰場上調轉槍口

內戰戰場上一觸即潰

逃台後成了眾矢之的

失意中走完人生路

湯恩伯:“中原王”的黑白人生

●湯恩伯雖不是黃埔出身,但苦心鑽營有術,深得蔣介石寵信,成為繼陳誠、胡宗南之後蔣介石的第三張紅牌。曾屢建奇功,也曾敗跡連連。因丟了上海遭蔣介石遺棄,也因出賣恩師遭朋友唾棄,又因手術台上遭醫療意外,最終使生命提前定格。

素昧平生遇恩師

升官秘訣手抄本

抗戰中的驍將

內戰中的逃兵

出賣恩師遭譴責

日本求醫遭意外

周至柔:空軍中的常青樹

●作為陳誠“土木系”的重要干將,周至柔仕途通達。原為陸軍將領,後受宋美齡賞識調任空軍,在中日空戰中指揮有方,立下赫赫戰功,升任空軍總司令。赴台後仍得到蔣氏信任與重用。其侍母甚孝,其母93歲高齡去世,周披麻戴孝,甚為悲哀,頗得世人好評。

半路出家一步登天

戰鷹出擊血戰長空

打內戰不遺餘力

赴台後身居要職

馬鴻逵:“寧夏王”的二度出逃

●馬鴻逵出身於寧夏回族,先後投靠過袁世凱、馮玉祥,最後依附於蔣介石,其執掌寧夏軍政大權16年,在蔣介石的甜言蜜語中堅持到最後,敗逃台灣後卻受盡排擠與冷落,出逃美國後仍受台灣掣肘,做了他鄉之鬼仍不得安寧。

見風使舵投蔣

做了寧夏土皇帝

巧妙應對蔣介石

到台之後遭彈劾

余漢謀:“南海名將”的田園生活

●余漢謀出身粵系,跟隨陳濟棠多年,關鍵時刻反陳投蔣,置陳於“死地”,被蔣介石“恩寵”一時。抗戰中先失守於廣州,後兩戰粵北大敗日軍,毀譽參半。戰後被奪兵權,到台後避之郊外,過著種菜、賭棋的生活,後皈依基督,篤聽天命。

粵軍起家,私下裡抵制清黨

倒陳投蔣,民族大義為重

余漢無謀,大意失廣州

被解兵權,當了光桿總司令

為避猜疑,隱居郊區北投

張厲生:官高位顯晚境清貧

●張厲生留法歸來,先入CC系,後轉投陳誠集團,是陳誠手下得力幹將,赴台後仍官運亨通,與陳誠配合默契,政績突出,後出使日本。由於歷史潮流不可阻擋,蔣介石把中日建交歸咎於張厲生“工作不力”。從此賦閒在家,晚境清貧,靠親友資助度日。

寒門才子入主中樞

經營黨務官運亨通

去台後與陳誠共進退

官高位顯晚境清貧

王叔銘:“王老虎”一生仕途通達

●王叔銘出身黃埔,長期擔任周至柔副手,為國民黨空軍建設立下過汗馬功勞,抗戰中立下過赫赫戰功,去台後活躍于軍政兩界。喜歡跳舞與京劇,公務之暇常由親信駕車尋找舞伴,或舞場消遣,或參與唱和。歷經老蔣小蔣兩代,可謂仕途通達。

一路求學到蘇聯

空中老虎的功過

出任空軍總司令

退休後安享晚年

王世傑:淒涼北望中謝幕人生

●作為留法高材生,王世傑創辦武漢大學,功在千秋,從政後身居高位,影響決策中樞。奉命簽訂中蘇、中美友好條約,招致非議。赴台後陷入“王世傑事件”,在淒涼北望中謝幕人生。

創建武漢大學,功在千秋

出任高級要員,影響中樞

陷入政治漩渦,有驚無險

晚年安全退休,終老此生

于右任:書法宗師晚境孤獨

●素有“中國草聖、書聖”之稱的于右任,任國民黨監察院院長30年之久,是國民政府五院院長中任職最長的一人。於親共愛國,曾決意投靠共產黨,卻被迫裹挾至台灣,與妻兒隔海相望,晚境淒涼。

孫中山的信徒

文人總司令

做了監察院長

被挾逃往台灣

一個字的批文

晚年生活拮据

葬於高山之上

附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