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放大學對外漢語教學中心

國家開放大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對外漢語教學中心秉承遠程開放教育理念,依託廣播電視大學系統的優勢,開展漢語和中國文化教學、多媒體教學資源建設、遠程教學支持服務和相關研究,

中心簡介

以及海外傳播;是一個新型、複合型的國際漢語遠程教育與服務機構。

歷史作用

與新中國對外漢語教學事業發展近60年的歷史和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遠程教育30餘年的歷史相比,中央電大對外漢語教學的歷史不過前者的四分之一,後者的二分之一,非常年輕。但從它的發展歷程依然可以看到我國對外漢語教學遠程教育的一個縮影,可以看到我國現代信息技術與國際漢語教育結合的一個過程,也可以被看作是國家開放大學邁向國際化的一個濃縮模型。1. 率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面向海外開展漢語和中國文化教學 1996年,國務院新聞辦和國家教委決定利用美國的SCOLA衛星電視網在北美開展對外漢語電視教學,同時為美國的教育機構提供漢語教學輔助學習資源。這拉開了我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面向海外開展漢語和中國文化教學的序幕。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因為在遠程教育方面所積累的豐富教學資源以及套用現代技術手段進行遠程教學的經驗,有幸承擔了這個意義深遠的項目。不同以往的是,這個項目的目標是“針對海外母語非漢語人群的遠程漢語教學”。

美國SCOLA衛星電視網是非盈利性的教育電視網,北美有400多所大學和7000多所中學接收其節目信號,其中第三頻道(SCOLA Ⅲ)為“全中文教學頻道”。中央電大為此專門成立了“對外漢語電視教學節目製作中心”,先後製作播出了大型系列對外漢語電視教學節目——《中國全景》和面向社會客群的短期速成教學系列節目——《易捷漢語》,以及家庭學漢語系列教學節目《歡樂時光》等,播出時長累計約30萬分鐘。這些節目後來也被美國有線電視網、香港無線電視明珠台、南非MultiChoice有線電視、美國國際衛視英語電視頻道、麒麟電視IPTV電視網等十餘個海外平台播出。2. 大力建設對外漢語多種媒體和數位化教學資源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催化了海外對漢語和中國文化教育的需求,但師資和優質課程資源成為發展的瓶頸。我們充分發揮自身研發課程資源的優勢,將單純的視聽媒體資源改編成多種媒體教學資源;針對海外不同人群、不同學習目的和不同學習方式的學習者的多樣化需求,研發本地化的學習資源,內容涉及漢語語言學習和中國文化感知的方方面面。《中國全景》被改編成多種媒體對外漢語教材出版,全球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教學機構在使用,並以複合媒體形式將著作權轉讓到法國、韓國。《易捷漢語》以複合媒體形式(書+DVD+CD)在中國和韓國同時出版。《漢語課堂視聽》系列課堂教學輔助視頻資源幫助海外漢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展示生動的形象、提高教學效果。新近研發了《跨越新HSK》系列,獲得了較好的市場反響。中華文化系列《博覽中國》、《中國文化欣賞》等被列入“中國重點對外推廣出版工程”,《博覽中國》成為國家出版基金首批項目,《易捷漢語》系列還獲得了“全國優秀教育音像製品”二等獎等多個國家級獎項。

我們已經研發了三十餘部對外漢語多媒體教學資源產品,包括系統學習、短期速成、兒童、中國小、商務、旅遊、新HSK等多個方面的漢語言和文化學習內容,還有專門的語音、語法、漢字學習等輔助教學資源,以及豐富的中國文化教學資源,並陸續開發英、法、泰、韓、德等外語版本。產品形式除傳統的圖書、錄音帶/CD/MP3、錄像帶/VCD/DVD/MP4、CD-ROM軟體、網路課件等之外,還根據學習對象的特點,開發用於 iPad/iPhone、智慧型手機等移動學習以及不改變傳統紙質閱讀習慣的智慧型點讀/視筆等新媒體形式下的學習和教學資源。

合作建立全球第一所網路孔子學院

2005年,國務院頒布“關於《漢語加快走向世界“十一五”規劃》的通知”,提出要把“教學方法從紙質教材面授為主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多媒體網路教學為主轉變”。這正是廣播電視大學的優勢,也是發展遠程對外漢語教學的機遇。

在國家漢辦的支持下,中央電大和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於2006年5月合作成立了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孔子學院,這是全球第一所網路孔子學院。

雙方合作也是利用信息技術異地溝通,採取“前店後廠”的合作模式。美方負責組織教學,提出教學需求;中方利用國內對外漢語教學師資、技術優勢,組織編制學習資源。中央電大專門成立了孔子學院中國研發中心,負責密西根州立大學孔子學院的教材研發工作。所研發的用於美國高中漢語教學的《八仙過海學漢語》2008年被孔子學院總部評為“優秀漢語教材”;適用於全美中國小中國文化教育的《中國文化欣賞》、用於漢字普及教育的《一日一字》等網路課程由於適合美國的學習客群心理,都受到了學習者喜愛。2007年起,密西根州立大學孔子學院已連續三年被國家漢辦評為“優秀孔子學院”。

紮實地開展遠程漢語教育的探索、實踐

十餘年來,我們深入海外調研,與海外教育機構、傳媒機構、出版機構以及衛星運營商廣泛接觸,試圖探索漢語教學內容在海外的多種傳播渠道相互聯繫、共同傳播的可能性。2006年,中央電大向國家漢辦提出建議,建設以衛星電視和網際網路聯動傳播、為海外孔子學院和漢語教學機構提供遠程教學資源和支持服務的漢語遠程教育平台。經過2年的深入調研和積極籌備,2008年,中央電大開始自主研發基於網路的漢語國際教育遠程教學與服務平台系統,同時把“對外漢語遠程教學模式探索研究”作為科研課題,力圖在實踐和理論上都有所收穫。

開放教育理念的實踐

2006年,“對外漢語電視教學節目製作中心”更名為“對外漢語教學中心”,這標誌著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的對外漢語教學由以資源建設為主全面轉入依託現代教育技術開展對外漢語遠程教學為主,在更廣闊的範圍為教學服務。

國際先進教育技術理念的試驗田

我們的對外漢語教學從海外用戶需求調研著手,進行教學和學習資源在多種媒體終端上的試驗。例如:為了解決海外漢語教師缺乏多種媒體教學資源和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的狀況,我們研發了可以利用簡單的投影設備或電視機就能演示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多種媒體資源的“炫風筆”,不改變傳統閱讀習慣,教師便能輕鬆調用多種媒體資源開展課堂教學;即使是海外不懂漢語的教師們也能輕鬆上好漢語課。針對在全球青少年和白領中風靡的蘋果系列產品和智慧型手機,開發了用於 ipod、ipad、iphone和手機等圍繞課程的輔助學習材料。其中,基於IOS系統的《兒童歌謠》、《兒童漢語》法文版、英文版教學產品在App Store(蘋果套用商店)下載量總計達到3萬次以上。此外,圍繞著網路課程學習,參考當前社交網站的方式搭建了“易校園”虛擬學習社區,把社交網站的功能轉化為促進漢語學習的功能,提供老師與同學班級交流、個性互動,作業提交與批改,組織活動、與全球學習者線上交流,以及eAsk等功能。

以遠程教育方式帶動漢語教學“走出去”

據統計,全球漢語學習人數約4000萬,漢語教師的缺口在140萬。而每年全國各種渠道派出教師的總和也難以“萬”為單位計算。如此大的缺口需要更高效的方法。遠程教育的優勢正在於其“投入”與“產出”的配比和效能上。中央電大12萬教職工完成300多萬註冊在校學生的教學任務,正是遠程教育效能的體現。整合國內豐富的師資、專家、教學資源,漢語教學的教師、教材、教法以遠程方式“走出去”是一個很好的手段。

2008年,我們推出了“MyEChinese遠程漢語教學系統”,旨在通過“易學漢語”完成對全球漢語學習者、中國文化愛好者的服務,提供漢語和中國文化學習的學習/輔助學習資源以及遠程學習支持服務;通過“易教漢語”完成對全球漢語教師、預備教師、志願者等的服務,提供職業準入、職業培訓、終身學習的培訓資源,以及教學輔助支持服務;通過“易校園”提供對全球學漢語、教漢語、說漢語的人以及相關人員的虛擬社區服務;同時還開發了新HSK備考/模考系統。

2010年,在第十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和第五屆孔子學院大會上,MyEChinese以其基於泛在學習的設計理念、專為全球孔子學院研製的教學模式和豐富多樣的多種媒體教學資源,受到了與會者的好評。該系統中的教學示範課獲得了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頒發的“創新示範課獎”。3. 探索可複製、推廣的漢語遠程教學與服務模式 通過借鑑國內外開放教育理念,在不斷的漢語和中國文化教學和推廣中,我們逐步形成了MyEChinese這樣一個集遠程課程、授課、測試、學習支持和服務與線下教學、服務於一體的有推廣價值的套用模型,它可以把教育內容、教育服務和數字出版套用於網際網路、廣播電視、移動通訊、學習終端等各種數字出版、發布渠道,形成一個無縫化、泛在的信息獲取和學習環境,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通過任何設備獲取其想得到的任何學習信息和資源及學習支持。

在此基礎上,我們十分注重與國際上遠程教育機構的合作,已經與法國、英國、西班牙、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等的遠程教育機構開始合作或洽談,共同開展遠程漢語和中國文化教學以及漢語教師培訓等,通過合作機構進行充分的本地化,藉此進入各國的教育系統。

為了實現遠程教育的效益化,我們還利用中央電大遠程教育出版集團的出版優勢,把教育內容、教育服務與教育數字出版相結合,設計了“MyEChinese易漢語遠程教育與出版系統”項目。由於該項目將教育內容、教育服務和教育出版有機結合,探索建立將遠程教育內容和服務與數字出版和交易一體化的運營模式,因而成為跨行業的重大產業突破性項目,於2011年被列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十二五”時期國家重點電子出版物出版規劃;同年5月獲批進入國家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4. 先進教育理念、現代教育技術與漢語教學資源建設和教學實踐的人才橋樑 我們已經擁有一個集教學、資源建設、數字媒體研發、市場推廣的複合型人才團隊,專業背景涉及漢語教學、外語教學、教育技術、IT技術、市場行銷、媒體技術、新聞傳播等。可以從事或組織遠程教學與教學支持、多媒體教學資源建設、面授培訓交流、網路及廣播媒體管理與行銷、海外市場拓展與銷售、多種媒體技術研發等,成為漢語國際教育領域中一支能力兼具、特色獨具的“特種部隊”。

我們正在踐行著“教育與技術深度融合”的理念,並在先進教育理念和現代教育技術與漢語教學資源建設和教學實踐之間搭起橋樑,在適用的媒體上呈現適當的教學資源,以恰當的形式表現適合的教學內容,為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各種教學環境提供合適的教學資源和媒體。這支人才隊伍將成為國家開放大學從事漢語國際教育非常難得的寶貴財富。

獨具的特色

廣播電視大學的國際漢語教育發展,與普通高校相比走了很不相同的路。在十幾年間做出了一些開創性工作,這得益於國家漢語和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得益於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得益於開放教育的辦學理念和經驗。而學校給予這個團隊的自我發展機制及團隊的社會責任感也是決定性的因素。

1. 以國家任務和學科發展為團隊使命勇於探索 

國家最初賦予中央電大的對外漢語教學任務,是通過海外電視傳媒開展對外漢語電視教學。但中央電大對外漢語教學中心深刻地認識到自身在多媒體、遠程教育方面的理念和技術優勢對於傳統教學和教學內容方面的促進作用,抓住機遇,從現代信息技術與對外漢語教學深度融合這個角度切入,把教學媒體從廣播電視發展到了網際網路,把學習資源從多種單一媒體發展到了多媒體集合、網路學習平台,從單純教學資源建設發展到了對外漢語遠程教育,做了許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各種探索和嘗試,有成功、有挫折,但緣於這支團隊對漢語國際教育發展、教育技術革新以及國家開放教育的使命感,始終堅忍不拔,才有今天這個事業的局面。

為了這份使命感,除了在漢語國際教育與遠程開放教育相結合的事業方面探索之外,我們還十分重視遵循海外漢語教學市場經濟規律的事業發展探索。在“十一五”期間,我們抓住中國經濟發展帶動海外漢語學習人數劇增和全球孔子學院建設的契機,通過深入海外的需求調研、教學基礎資源的建設與整合,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以海外學習需求為導向、以開放教育/泛在學習為理念,自我定位、自我規劃,培養人才、打造團隊,不僅完成了國家任務,更走出了自我運營、自我良性循環的發展新路子。

2. 用遠程教育方式解決漢語國際教育和推廣的瓶頸問題

我們正在建設的MyEChinese遠程教學系統不僅把漢語和中國文化學習者作為服務對象,還把教學者、教育機構、其他教育服務者作為服務對象,不僅提供教育內容還提供師資、教育服務以及其他相關教育支持,搭建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學習、教學、交流環境,以整合集成、協作共享為工作方式,通過廣播衛星、網際網路、移動通訊、出版發行等各渠道傳送、發布。這種設計不僅考慮了漢語學習及國際漢語教師培養的遠程實現,更考慮了學習和教學資源的本土化、市場推廣和落地的問題,創造性地利用當前的技術發展成果解決制約國際漢語教育的三大瓶頸問題。在運作模式上可以與國際接軌,因此具有巨大的國際市場潛力。這正是國家開放大學的辦學理念在漢語國際教育方面的一個體現。

3. 以海外人群和市場為定位建構教學、合作、運作模式 

我們的漢語教學從最初開始就定位於面向海外人士,始終將市場定位於海外的漢語和中國文化學習人群,所研發的多種媒體教學資源、遠程教學模式、合作方式、運作模式等均面向海外學習者和海外市場。這正是得益於遠程教育的優勢所在,也使得我們的對外漢語教學從根本上有別於普通高校。自主智慧財產權的“MyEChinese”自2010年正式運營以來,資源和服務已經覆蓋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網站也成為全球同行業中排名和日均訪問量名列前茅的網站之一,MyEChinese已經成為在海外有一定影響力的漢語學習品牌。

4. 以生態學視角整體解決漢語國際教育的發展瓶頸問題 

面對當前阻礙對外漢語教學和國際推廣“教師、教材、教法”三大瓶頸問題,我們不僅需要在實踐中找出路,更需要從教育理論上找依據。從教育生態學、泛在學習理論出發,我們把學習看作是無處不在的,是一個整合了物理的、社會的、信息的和技術的多個層面和維度的生態系統,幾乎“兼容”了現代學習——數字學習(E-learning)、移動學習(M-learning)、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以及遠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的所有要素和特徵。我們謀求將教育機構、工作地、社區、家庭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為漢語和中國文化學習者、教學者、管理者、服務者提供全方位、無縫化、泛在的信息獲取和學習環境,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通過任何設備獲取其想得到的任何學習信息和資源及學習支持。

我們的MyEChinese遠程教學平台系統已經和準備:1)為國內外的漢語學習者提供漢語和中國文化學習資源和學習支持服務;2)為對外漢語教師提供崗前和繼續教育培訓所需的課程資源和學習支持服務;3)為國內外開展漢語教學的機構提供教學資源和遠程教學支持服務;4)為國內外擁有優質資源的出版、媒體傳播機構提供資源交易的機制和平台;5)為廣大的學習者和教學者提供豐富的學習、教學和輔助教學資源和共享資源平台。它將成為以教育資源和教育服務的方式向海外漢語和中國文化的愛好者、需求者提供國家開放大學服務的一個重要平台。

中心形象設計說明

中文名稱:國家開放大學對外漢語教學中心

英文名稱:Chinese Language Center at 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國家開放大學對外漢語教學中心 國家開放大學對外漢語教學中心

圖案

創意說明

中心logo是由字母C和E組合而成的,字母“C”代表“Chinese(漢語、中國的)”和“Culture(文化)”的意思,表達了中心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字母“E”代表“E-Learning(數位化學習)”、“Easy(簡捷)”、“Educational(教育的)”的含義,表示中心所提供的漢語教育是建立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基礎上的,中心的使命是向全世界提供簡捷的、易學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漢語和中國文化的教學、教學產品和服務。

Logo整體看來像一隻凌空展翅的飛燕,象徵中心的事業蓬勃發展;用樹木新芽的綠色和熱情的橙黃色搭配,代表中心的生命力和從事漢語國際教育所具有的熱情和象徵未來事業的輝煌;而中間橙黃色的形狀酷似人的“眼睛”,表示中心希望成為世界看中國和中國看世界的一個中外交流的視窗。

核心理念

責任與使命

以多種媒體教學資源與遠程教學支持服務為核心,做好全球漢語和中國文化學習和交流的平台,為各類開展漢語教學的機構和個人提供漢語和中國文化教與學全方位的支持和整體解決方案。

核心價值觀

行人難行,成人之美!

讓用戶體驗泛在學習的便捷與輕鬆、讓志同道合者感受與我們合作的安全與成就、讓團隊成員收穫實現夢想的快樂。

發展願景

中心全體成員希望通過專業的水平和不懈的努力,讓世界每一個角落(Anywhere)關注中國的人(Anyone),在任何時間(Anytime)都能從這裡以自己喜歡的方式(in Anyway),利用隨手可得的學習設備(Any device)便捷地獲取任何他們需要的漢語及中國文化相關學習資源、信息(Any content)和學習支持服務(Any learning support)。

組織機構

基於既定的發展目標和現有條件,制定事業發展規劃和組織構架:

海外事業部:負責MyEChinese系統與產品的行銷、推廣;中心對外形象宣傳。

教學部:負責線上和線下的各類教學、教學資源建設、教務管理、學習支持服務和科研。

項目部:負責各類項目的組織管理、監督實施及運作。

研發部:負責IT以及數字多媒體技術的研發和支持。

綜合管理部:負責中心各類非業務性事務的管理。

團隊風采

團隊特點

理念國際化、多專業複合、研發能力強,團隊成員平均年齡30歲,專業背景涉及漢語教學、外語教學、教育技術、IT技術、媒體技術、新聞傳播、市場行銷等,碩士以上學歷占60%,40%以上的主持教師有過海外學習或教學的背景。

國家開放大學對外漢語教學中心 國家開放大學對外漢語教學中心

團隊理念

讓用戶體驗泛在學習的便捷與輕鬆;讓志同道合者感受與我們合作的安全與成就;讓團隊成員收穫實現夢想的快樂。

聯繫方式

國家開放大學對外漢語教學中心

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75號 10003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