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園林城市

晉城市 潞城市 晉城市

創建標準

一、組織管理(10分)
1、認真執行國務院《城市綠化條例》;
2、市政府領導重視城市綠化美化工作,創建活動動員有力,組織保障、政策資金落實;
3、創建工作指導思想明確,實施措施有力;
4、結合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實際,創造出豐富經驗,對全國有示範、推動作用;
5、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的機構完善,職能明確,行業管理到位;
6、管理法規和制度健全、配套;
7、執法管理落實、有效,無非法侵占綠地、破環綠化成果的嚴重事件;
8、園林綠化科研隊伍和資金落實,科研成效顯著。
二、規劃設計(10分)
1、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完成,獲批准並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嚴格實施規劃,取得良好的生態、環境效益;
2、城市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單位附屬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風景林地及道路綠化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有機的完整系統;
3、編制完成城市規劃區範圍內植物物種多樣性保護規劃;
4、認真執行《公園設計規範》,城市園林的設計、建設、養護管理達到先進水平,景觀效果好。
三、景觀保護(8分)
1、突出城市文化和民族特色,保護歷史文化措施有力,效果明顯,文物古蹟及其所處環境得到保護;
2、城市布局合理,建築和諧,容貌美觀;
3、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法規健全,古樹名木保護建檔立卡,責任落實,措施有力;
4、戶外廣告管理規範,制度健全完善,效果明顯。
四、綠化建設(30分)
 (一)指標管理
1、城市園林綠化工作成果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各項園林綠化指標最近五年逐年增長;
2、經遙感技術鑑定核實,城市綠化覆蓋率、建成區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指標,達到基本指標;
3、各城區間的綠化指標差距逐年縮小,城市綠化覆蓋率、綠地率相差在5個百分點、人均綠地面積差距在2平方米內。
(二)道路綠化
1、城市街道綠化按道路長度普及率、達標率分別在95%和80%以上;
2、市區幹道綠化帶面積不少於道路總用地面積的25%;
3、全市形成林蔭路系統,道路綠化、美化具有本地區特點。江、河、湖、海等水體沿岸綠化良好,具有特色,形成城市特有的風光帶。
(三)居住區綠化
1、新建居住小區綠化面積占總用地面積的30%以上,辟有休息活動園地,改造舊居住區綠化面積也不少於總用地面積的25%;
2、全市園林式居住區占60%以上;
3、居住區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資金落實,措施得當,綠化種植維護落實,設施保持完整。
(四)單位綠化
1、市內各單位重視庭院綠化美化。開展"園林式單位"評選活動,標準科學合理,制度嚴格,成效顯著;
2、達標單位占70%以上,先進單位占20%以上;
3、各單位和居民個人積極開展庭院、陽台、屋頂、牆面、室內綠化及認養綠地等綠化美化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苗圃建設
1、全市生產綠地總面積占城市建成區面積的2%以上;
2、城市各項綠化美化工程所用苗木自給率達80%以上,並且規格、質量符合城市綠化栽植工程需要;
3、園林植物引種、育種工作成績顯著,培育出一批適應當地條件的具有特性、抗性優良品種。
(六)城市全民義務植樹城市全民義務植樹每年完成,植樹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於85%以上,盡責率在80%以上。
(七)立體綠化垂直綠化普遍開展,積極推廣屋頂綠化,景觀效果好。
五、園林建設(12分)
1、城市建設精品多,標誌性設施有特色,水平高;
2、城市公園綠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勻,設施齊全,維護良好,特色鮮明;
3、公園設計突出植物景觀,綠化面積應占陸地總面積為的70%以上,綠化種植植物群落富有特色,維護管理良好;
4、推行按綠地生物量考核綠地質量,園林綠化水平不斷提高,綠地維護管理良好;
5、城市廣場建設要突出以植物造景為主,植物本配置要喬灌草相結合,建築小品、城市雕塑要突出城市特色,與周圍環境協調美觀,充分展示城市歷史文化風貌。
六、生態建設(15分)
1、城市大環境綠化紮實開展,效果明顯,形成城鄉一體的優良環境,形成城市獨有的獨特自然、文化風貌;
2、按照城市衛生、安全、防災、環保等要求建設防護綠地,維護管理措施落實,城市熱島效應緩解,環境效益良好;
3、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紮實開展,效果明顯;
4、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60%以上;
5、污水處理率35%以上;
6、城市大氣污染指數達到二級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達到三類以上;
7、城市規劃區內的河、湖、渠全面整治改造,形成城市園林景觀,效果顯著;
七、市政建設(15分)
1、燃氣普及率80%以上;
2、萬人擁有公共交運車輛達10輛(標台)以上;
3、實施城市亮化工程,效果明顯,城市主次幹道燈光亮燈率97%以上;
4、人均擁有道路面積9平方米以上;
5、用水普及率98%以上;
6、水質綜合合格率100%。
八、特別條款
1、經遙感技術鑑定核實,達不到基本指標,不予驗收;
2、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未編制,或未按規定獲批准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的,暫緩驗收;
3、連續發生重大破壞綠化成果的行為,暫緩驗收;
4、城市園林綠化單項工作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的,加1分;
5、城市綠化覆蓋率、建成區綠地率每高出2個百分點或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每高於1平方米,加1分;最高加5分;
6、城市園林綠化基本指標最近五年逐年增加低於0.5%或0.5平方米,倒扣1分;
7、城市生產綠地總面積低於城市建成區面積的1.5%的,倒扣1分;
8、城市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的機構不完善,行業管理職能不到位以及管理體制未理順的,倒扣2分;
9、有嚴重破壞綠化成果的行為,視情況倒扣分。
園林城市基本指標表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人均公共綠地
秦嶺淮河以南6.578
秦嶺淮河以北66.57.5
綠地率(%)
秦嶺淮河以南303234
秦嶺淮河以北283032
綠化覆蓋率%
秦嶺淮河以南353739
秦嶺淮河以北333537
直轄市園林城區驗收
基本指標按中等城市執行。以下項目不列入驗收範圍:
1、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完成,獲批准並納入城市總體規劃,規劃得到實施和嚴格管理,取得良好的生態、環境效益;
2、城市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單位附屬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風景林地及道路綠化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有機的完整的系統;
3、編制完成城市規劃區範圍內植物物種多樣性規劃;
4、城市大環境綠化紮實開展,效果明顯,形成城鄉一體的優良環境,形成城市獨有的獨特自然、文化風貌;
5、按照城市衛生、安全、防災、環保等要求建設防護綠地,維護管理措施落實,城市熱島效應緩解,環境效益良好。
1992—2007年曆年國家園林城市名單125個城市(區)
第一批(1992年):北京、合肥、珠海3個城市
第二批(1994年):杭州、深圳2個城市
第三批(1996年):馬鞍山、威海、中山3個城市
第四批(1997年):大連、南京、廈門、南寧4個城市
第五批(1999年):青島、濮陽、十堰、佛山、三明、秦皇島、煙臺、上海浦東區(國家園林城區)第六批(2001年):江門、惠州、茂名、肇慶、海口、三亞、襄樊、石河子、葫蘆島、常熟、長春、上海市閔行區(國家園林城區)
第七批(2003年):上海、寧波、福州、唐山、吉林、無錫、揚州、蘇州、紹興、桂林、綿陽、榮成、張家港、崑山、富陽、開平、都江堰17個城市
第八批(2005年):嘉興 泉州、武漢、湛江、庫爾勒、徐州、安寧、樂山、吳江、長治、遵義、鄭州、伊春、寶雞、許昌、宜昌市、包頭、淄博、廊坊、鎮江、宜興、安慶、岳陽、壽光、邯鄲、南陽、日照、新泰、膠南、漳州、晉城
第九批(2006.09.26)成都市、焦作市、黃山市、淮北市、湖州市、廣市安、青州市、偃師市、太倉市、諸暨市、臨海市、桐鄉市、宜春市、景德鎮市
第十批(2007年):石家莊、遷安、調兵山、四平、松原、常州、南通、江陰、衢州、義烏、淮南、銅陵、永安、南昌、新余、萊蕪、膠州、乳山、文登、新鄉、濟源、舞鋼、登封、黃石、株洲、廣州、東莞、潮州、貴陽、銀川、克拉瑪依、昌吉、奎屯、天津市塘沽區、重慶市南岸區、重慶市渝北區
第十一批(2008年):瀋陽、長沙、敦化、淮安、上虞、贛州、宜都、南充、西寧
第十二批(2009):肥城、濰坊、臨沂、泰安、章丘、重慶、承德、武安、太原、潞城、侯馬、鐵嶺、開原、宿遷、泰州、金壇、台州、平湖、海寧、池州、萍鄉、吉安、三門峽、安陽、商丘、平頂山、鞏義、鄂州、湘潭、韶關、梅州、汕頭、柳州市、遂寧、昆明、玉溪、景洪、西安、青銅峽、哈密、伊寧
重慶市榮昌縣、重慶市雲陽縣、河北省樂亭縣、山西省懷仁縣、山西省武鄉縣、遼寧省桓仁滿族自治縣、吉林省撫松縣、江蘇省溧水縣、江蘇省高淳縣、江蘇省金湖縣、浙江省海鹽縣、安徽省歙縣、福建省沙縣、江西省吉安縣、山東省廣饒縣、山東省沂源縣、山東省平邑縣、河南省修武縣、河南省夏邑縣、河南省桐柏縣、四川省金堂縣、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雲南省彌勒縣、甘肅省華亭縣、陝西省鳳翔縣、陝西省千陽縣、陝西省麟遊縣、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源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沙灣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巴河縣
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江蘇省江陰市新橋鎮、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雲南省安寧市青龍鎮

全國園林城市(區)

中央直轄市:
北京市
上海市天津市(塘沽區)重慶市(南岸區,渝北區)5
河北省:秦皇島唐山市廊坊市邯鄲市石家莊市遷安市6
山西省:晉城市長治市太原市潞城市侯馬市5
內蒙古:包頭市1
遼寧省:瀋陽市大連市葫蘆島市調兵山市4
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市四平市松原市敦化市5
黑龍江省:伊春市1
江蘇省:南京市常熟市徐州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吳江市無錫市揚州市蘇州市鎮江市宜興市常州市南通市江陰市淮安市15
浙江省:杭州市紹興市寧波市富陽市嘉興市衢州市義烏市上虞市8
安徽省:合肥市馬鞍山安慶市淮南市銅陵市5
福建省:廈門市福州市三明市泉州市漳州市永安市6
江西省:南昌市新余市贛州3
山東省:威海市青島市煙臺市淄博市榮成市壽光市日照市新泰市膠南市晉城市萊蕪市膠州市乳山市文登市青州市濰坊市臨沂市廣饒縣、沂源縣、平邑縣20
河南省:濮陽市鄭州市許昌市南陽市新鄉市濟源市舞鋼市登封市平頂山安陽10
湖北省:十堰市襄樊市武漢市宜昌市黃石市宜都市6
湖南省:長沙市、岳陽市常德市株洲市4
廣東省:珠海市深圳市中山市佛山市江門市惠州市茂名市肇慶市開平市湛江市廣州市東莞市潮州市梅州市汕頭市15
廣西省:桂林市南寧市2
海南省:海口市三亞市2
四川省:綿陽市都江堰市樂山市南充市4
貴州省:遵義市貴陽市2
雲南省:安寧市1
西藏:無
陝西省:寶雞市1
甘肅省:無
青海省:西寧市1
寧夏:銀川市1
新疆:石河子庫爾勒市克拉瑪依市昌吉市奎屯市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