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關於貫徹落實全國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的意見

發文單位:國家文物局
發布日期:2004-4-19
執行日期:2004-4-19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局(文化廳、局)、文管會,各直屬單位:
黨中央日前召開全國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會議(以下稱會議),從推進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出發,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出了戰略部署。為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精神,充分發揮文物博物館工作在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文化氛圍和優質服務,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認真學習領會會議精神,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社會環境,是黨中央綜合研究分析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所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實現億萬家庭最大希望的民心工程。胡錦濤總書記在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的高度,深刻闡明了當前形勢下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明確提出了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重要原則和主要任務,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政治性和針對性。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各類文博單位和廣大文物、博物館工作者要結合自身實際,認真組織會議檔案的學習,深刻領會和牢牢把握講話的精髓,全面理解黨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方針原則,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和部署上來,切實抓緊抓好貫徹落實工作。
二、充分認識和發揮文物、博物館工作的特有優勢,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供“個性化”服務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豐富多彩的文物遺存,記載著全國各族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光輝歷程,凝聚著中華民族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以保護、展示歷史文化遺產和人類環境物證為己任的文物、博物館工作,在傳承歷史文明,弘揚民族精神,培育愛國主義情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成年人是社會的特殊群體,他們身心的健康成長,關係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旺發達、後繼有人,關係著中華民族的復興大計。各級文物開放部門和文物、博物館工作者,都要充分認識自身在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承擔的特殊使命和責任,從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特點和需求出發,從樹立和培育他們的正確理想信念入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要求,緊緊把握時代脈搏,唱響主鏇律,打好主動仗,捕捉興奮點,服務個性化,創造性地發揮文物藏品的實物性、生動性的教育功能,不斷增強博物館、紀念館等文物開放單位針對未成年觀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將文物這一凝聚著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文化載體真正轉化為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的精神食糧。
三、正確處理文物展示利用和有效保護的關係,積極穩妥地推進文物、博物館單位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免費開放工作
各級文物部門、各文博單位和廣大文物、博物館工作者要根據會議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4〕8號)的總體要求,按照《文化部、國家文物局關於公共文化設施向未成年人等社會群體免費開放的通知》(文社圖發〔2004〕7號)、《文化部、國家文物局關於貫徹落實的通知》(文辦發〔2004〕9號)和國家文物局《關於文物系統博物館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和建立輔導員隊伍的通知》(文物博發〔2004〕19號)的具體部署,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本地區、本單位對未成年人參觀實行免費或優惠的具體方案、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要學習借鑑國內外相關經驗,針對免費開放後出現的困難和問題,認真研究,不斷探索,積累經驗,妥善處理好擴大開放和有效保護文物的關係。要在確保文物安全和正常參觀秩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向社會開放,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教育環境。
四、不斷提高文博工作者的素質,大力加強文博單位輔導員隊伍建設
文博工作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是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力量。育人者先自育,教人者先自明。各級文物部門、各文博單位要高度重視工作人員隊伍,特別是講解員、輔導員隊伍的建設,採取切實有力的措施,引導和鼓勵文博工作者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樹立良好職業道德和高度敬業精神,為他們的學習、研究、工作提供方便,使他們真正成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合格工作者。
全國文物系統被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和其它文物開放單位,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採取聘請專業人才、招募志願者等方式,建立和完善由本單位人員與外聘人員相結合、專兼職相結合的輔導員隊伍,為未成年人參觀、學習、開展活動提供輔導和服務。未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博物館、紀念館等文博單位,也應積極創造條件,充分調動和發揮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等相關人士的積極性,引導他們積極投身到文博單位的講解和輔導工作中來。輔導人員應當思想品德高尚,專業學識豐富,熱心青少年教育,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和教育需求,切實承擔起幫助青少年增長知識,牢固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歷史使命。
五、積極創意和推出豐富多彩的博物館文化產品,滿足未成年人的特殊需求
陳列展覽是博物館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直接面對未成年人的博物館文化產品,是開展宣傳教育的重要方式。要認真總結國內外優秀陳列展覽特別是針對青少年展覽的成功經驗,不斷提高陳列展覽水平。要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加強陳列展覽的預見性和計畫性。在展覽內容設計上,要考慮滿足未成年人的需求。努力實現思想性與藝術性、科學性與觀賞性、教育性與趣味性的完美結合。要針對未成年人的興趣愛好,積極探索新的展示藝術和表現手段,注重高新技術和材料的合理運用,不斷增強陳列展覽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六、努力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參觀環境
博物館、紀念館等文博單位要努力貼近未成年人的實際需求,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注重營造高雅的人文環境和優美的生態環境,完善服務設施,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把優美的參觀環境,高質量的陳列展覽和良好的服務奉獻給未成年人,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和啟迪。
要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突出自身特色和優勢,向未成年人提供獨具特色的精神食糧。針對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特點和接受能力,精心組織各種參觀、瞻仰和考察活動。用祖國的名勝古蹟、輝煌悠久的歷史、優良革命傳統和現代化建設成就教育未成年人,用鮮活通俗的語言,生動典型的事例,喜聞樂見的形式,將深刻嚴肅的教育內容融入在生動引人的參觀考察等活動中。要研究設計適合未成年人參與的活動項目,激勵和培養未成年人的參與意識和探索精神,實現博物館、紀念館等與未成年人的相互認知,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七、密切與教育部門及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的聯繫,共同開創未成年人社會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全社會必須共同承擔的重大任務,需要構建學校、家庭和社會相結合的教育網路,強化社區和家庭的責任。各級各類博物館要充分發揮自身特有的社會教育功能,密切與學校、社區及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的聯繫,面向社會,深入學校,走進社區,為未成年人開展教育活動創造條件。結合學校教育的特點和實際,利用文物藏品和場館優勢,組織開展豐富多彩、適合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教育活動,使博物館真正成為未成年人的“第二課堂”。結合社區生活的特點,舉辦各種形式的巡迴展覽和講座,向更多的未成年人進行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民族精神和科學文化教育,培養廣大未成年人熱愛祖國、積極向上、團結友愛、文明禮貌、崇尚科學的精神境界。結合六一兒童節、五四青年節、寒暑長假等未成年人的節假日,有針對性地設計和開展參觀、考察、徵文、講座等適合青少年特點的活動,倡導先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規範,為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
八、切實加強和改善對未成年人教育服務工作的領導,積極爭取各級財政部門的支持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各級文物部門要切實承擔起這一政治責任,把該項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要確定相應機構和人員負責針對未成年人的文物工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認真部署,制訂規劃,採取措施,重在落實,發揮文博工作的潛能和優勢,針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突出問題,開展有針對性、時代性、實效性的教育和引導活動。
各地文物部門要積極爭取財政部門的支持,落實因免費或優惠開放所需的補償資金,以及配套設施建設和設備更新經費,保證博物館、紀念館等文博公益性單位的正常運轉。要認真策劃和精心組織針對未成年人的活動項目,尋求和動員社會力量的參與,逐步形成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多渠道籌資為輔的投入格局,以及全社會齊抓共管的領導體制和工作體制,努力開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新局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