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胡同

國子監胡同

1965年稱國子監街。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子監胡同國子監胡同

【曾用名】國子監孔廟、成賢街、國子監、紅日北路九條

【臨近街道】西起安定門內大街,與車輦店胡同相臨;東至雍和宮大街

監街東西向,形成於元朝初年,明時稱“國子監孔廟”,清時稱成賢街。民國以後稱國子監。1965年稱國子監街。文革時稱紅日北路九條。國子監街保存著較好的舊京街巷的風貌。因孔廟和國子監在此而得名。1984年定為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國監街是北京僅存有牌樓的街道。街上有四座牌樓,東西街口各一座,額題“成賢街”,國子監附近左右各一座,額題“國子監”。國子監街上還有祀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韓文公祠、始建於明代的火神廟、祀灶王爺的灶君廟。

監位建於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國元、明、清三代國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機構和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於元大德六年(1302年),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地方,內有進士碑林,共有石碑198座,上刻元、明、清三代進士5萬餘人的姓名,袁崇煥、曾國藩等人的名字均在其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