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座運動

圈座運動,是指大學校園裡大學生上課、自習時的占座情況,大學生們占座方式十分繁多,用課本、書包、水瓶等作為占座工具,還有用貼條、放置雷人物品的方式占座。但據了解,大學生占座原因並非出於教室資源不足,而是由於各種利於自己便利的習慣使然。

事件背景

圈座運動圈座運動

2009年10月某日,北京大學BBS上發生了一場關於占座的熱烈討論。事件因一大一女生髮表題為《通選課上遇到的極品男們》的帖子而起,發帖子的女生在文中表示,自己和同學本學期選了一門熱門選修課,由於“去晚了就肯定沒有座位”,因此她們提前在座位上貼了占座條。但前去上課時,卻發現座位上已經坐了兩個男生,占座條也被撕掉,雙方因此發生爭執。
帖子中稱:“雖然每年思修課都會討論占座究竟是否合理,但在校園裡,占座已經是被大家默認的潛規則。”她希望通過這篇帖子得到網友們的認可和聲援,但許多網友卻對她扔出“板磚”。“最反感這種貼條占座的人了,換我也會撕掉,你跟你同學才是極品呢。”類似這樣的回覆並不在少數。但也有網友對發帖人表示理解,認為她所談到的“潛規則”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現狀,在很多同學都對占座予以認可並身體力行的情況下,如果有人硬要扭轉這種局面,反而是對現有秩序的一種破壞。

現象

占座占座

占座現象在大學校園裡盛行已久,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大家已有點習以為常。熱門課程所在的教室往往是占座行為的“重災區”,同時也是各種占座手段的“展覽館”。一些普遍受歡迎的課程往往會有很多同學前來旁聽,有時旁聽人數甚至超過選課同學的數量。學校經常得在開課幾周后將一些熱門課程調換至更大的教室,但大教室資源畢竟有限,一些課程終究會出現爆滿的狀況,這樣占座現象就不可避免了。

除了熱門課程占座之外,上自習占座的情況也十分普遍。與上課占座不同的是,上自習占座的地點主要集中於專用的自習教室、圖書館等,而且占座時間也更長,往往是早晨占好座位晚上才撤走,隔夜占座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方式

用書本占座用書本占座

各所大學流行的上課占座方式,用課本、書包、水瓶等作為占座工具的情況最為常見,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雷人”方法:
貼紙條,寫上周幾第幾節課已有人占座,而且貼得特別結實,甭想撕下來,這樣貼一次條就可以管用一學期。
在上一節課的課間去教室,把書交給坐在第一排的同學,麻煩他們下課後把書留在桌面上。
帶手紙或是圍巾,總之是長條的東西,一次就能占一排,效率特別高,把整個寢室的問題都解決了。
用4張對開報紙分別鋪在兩排桌子的4個角,把兩排都占上。
故意放些看上去很噁心別人不會碰的東西。

升級稱為占教室

大學生占座高招大學生占座高招

有的高校辟開了“考研專用教室”,是研究生上課的教室。考研的學生希望得到固定的環境安心自習,而這裡舒適安靜,離食堂和教室都很近,因此受到青睞。而且只要拿書將抽屜塞滿,就相當於是向別人發出了信號:這裡已經有人了。於是這裡便成了考研一族的聚集地,因此被稱作“考研專用教室”。而一些低年級的學生也聞風而來,久而久之,每一個座位的抽屜里都塞滿了書本。“只要開學的時候找到一個合適的位子把書塞滿,相當於整個一學期那個位子都是你的了。”
有人不滿足於占據一兩個座位,而是採用了更為徹底的方法——占自習室。一些學生社團在獲得學校批准後,可以獲得教室在某個具體時間段內的臨時使用權,用來組織社團活動。有些同學便打著社團活動的名義,在自習室門口和黑板上註明“幾點到幾點有活動,敬請配合”。當時正在自習的同學往往不明就裡,陸續離開,而其他同學看到門口的標示往往也不會進來。接下來的幾小時,這個自習室便被耍小聰明的同學獨自享用。

原因

在北大“貼條門”事件中,有網友回帖表示,學校對兩棟教學樓進行封閉整修,教室資源因此緊張,導致了占座盛行的狀況,但也座位充裕,但占座情況依然普遍的。

固定座位利於學習

大學生占座高招圈座運動

如果有一個穩定的自習環境,心情會很舒暢,效率也會高很多,之所以占座並不是因為去晚了就沒位子,而是想挑一個自己喜歡的座位。如果占到一個舒適方便的位子,就可以避免換教室的麻煩,心裡會踏實一點,對提升學習效率也會有幫助。

不願和同學擠一起

自習室里存在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看上去人滿為患的自習室,實際上根本沒有坐滿,假設一間教室有120個座位,有100個同學想進來上自習,理論上來講座位應該是夠用的,但大家都不想和不認識的同學擠在一起,所以會習慣性地拿東西占在旁邊的座位上,基本是隔位就座。

習慣所致

“不管是上課占座還是上自習占座,習慣一旦形成了就很難改變,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可能是患上了‘占座依賴症’。”北大的小雷表示,自己在上大學之前對占座這種行為很不以為然,但大一入學後卻發現很多學長學姐都這樣做,這在大學校園裡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在不斷的“耳濡目染”中,他自己也逐漸養成了占座的習慣,“雖然自己心裡很清楚這是對公共資源的不合理占據,但一旦習慣了占座給自己帶來的便利,再想糾正過來就很難了。”

解決措施

“我們學校的圖書館可以說已經做到了‘零占座’。”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小胡不無自豪地說。該校圖書館自2003年以來每學期都在校園內發布倡議書,倡導“予人方便,予己方便”,經過幾年的持續倡議,已經達到了小胡所說的“零占座”的效果。中青院圖書館副館長鄭丹娘表示,強制性的管理措施儘管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問題的最終解決還是需要同學們轉變自己的想法和習慣。“其實座位完全是夠用的,如果每個同學都能明白‘人人不占座,時時都有座’的道理,占座的問題也就完全解決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