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生養胃丹

回生養胃丹主治真元虛損,心胃不交,精神耗散,脾臟受濕,飲食不納,五味不成,津液反成痰飲聚於中脘,不能傳道,以至大腸燥澀,小便反多而赤,或時嘔吐酸水,久成翻胃結腸之症。

基本信息

方劑名稱

回生養胃丹

藥物組成

蒼朮(米泔水浸3日,洗淨曬乾,再換浸3日)4兩,蓮肉(酒浸1宿)4兩,雄豬肚1個(壁上揉擦洗淨,入蒼朮、蓮肉在內,以線縫緊,用好酒煮爛,取入石血內搗如泥,捻作小餅,烘乾加後藥),南星4兩(切細,薑汁浸1宿,以伏龍肝同炒,去伏龍肝用。或用黃土炒亦可),半夏4兩(泡,曬乾,細切,好醋浸7日,蒸熟),橘紅4兩(以灶心土炒,去土用),粟米4兩(薑汁浸、蒸、焙),人參1兩,白朮1兩,白茯苓1兩,厚朴(薑汁炒)1兩,蓬術1兩(醋炒),蓽澄茄1兩,砂仁1兩,三棱1兩(醋炒),白豆蔻1兩,谷芽(炒)1兩,麥芽(炒)1兩,甘草1兩,丁香5錢,木香5錢,沉香5錢。

處方來源

《古今醫鑒》卷五。

方劑主治

真元虛損,心胃不交,精神耗散,脾臟受濕,飲食不納,五味不成,津液反成痰飲聚於中脘,不能傳道,以至大腸燥澀,小便反多而赤,或時嘔吐酸水,久成翻胃結腸之症。

製備方法

上為末,稀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空心陳米湯送下。

中藥方劑之回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