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生丸

回生丸
藥物組成:地黃12兩(1半制),萸肉(蒸、曬)4兩,枸杞(曬乾)4兩,菟絲子(自製)4兩,牛膝(酒蒸,曬乾)4兩,山藥(蒸)4兩,茯苓(人乳拌,曬,至加倍重)4兩,白芍(酒炒)4兩,蓮肉(去心,炒)4兩,麥冬(去心,曬乾)4兩,天冬(去心,曬乾)4兩,北五味(蜜水拌蒸,焙乾)4兩,棗仁(炒)4兩,園肉(炙乾)4兩,蓮須4兩,玄參(蒸)4兩,骨皮4兩,女貞子(酒蒸,曬)4兩,龜甲膠,鱉甲膠8兩(俱地黃汁溶化),鰾膠(牡蠣煅粉拌炒,淨)8兩,豬脊髓30條(去筋膜,搗爛,入煉蜜熬),黃牛肉(去油)10斤(熬膏),紫河車膏4兩,(如無,用紫河車4具至10具,泔水洗淨,隔湯煮熟,搗爛,藥拌,曬乾)。
處方來源:《顧松園醫鏡》卷十一。
方劑主治:男婦陰虛內熱。
製備方法:諸膠髓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5錢,淡鹽湯或園肉湯任下。

中藥方劑之回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