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癲湯

回癲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石室秘錄》卷三。具有益氣健脾,溫化痰濕之功效。主治羊癲症。

基本信息

組成

人參三錢(9g),白朮九錢(27g),茯神五錢(15g),山藥三錢(9g),薏仁五錢(15g),肉桂一錢(3g),附子一錢(3g),半夏三錢(9g)。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益氣健脾,溫化痰濕。

主治

羊癲症。

文獻摘要

《串雅全書》:“回癲湯,治羊癲症,忽然臥倒,作羊馬之聲,口中吐痰如涌,痰迷心竅,因寒而成,感寒則發也。一劑即愈,永不再發。人參三錢,白朮一兩,茯神五錢,山藥三錢,薏仁五錢,肉桂一錢,附子一錢,半夏三錢,水煎服。此症得之小兒之時居多,內傷脾胃,外感風寒,結在胸膈之中,所以遇風寒便發。今純用補正之藥,不盡祛痰,轉能去其病根也。若作風痰治之,雖亦奏效,終不能一劑而不再發。”

中藥方劑之回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